大 S,这位在华语娱乐圈中备受瞩目的明星,她的一举一动都能引发大众的关注。而在她因流感引发肺炎不幸病逝后,家人遵照其遗愿选择树葬且不立碑的决定,更是掀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讨论。这一选择不仅关乎个人的身后之事,更触及到了传统观念、环保理念以及人们对生命归宿的不同理解。
大 S 于 2 月 2 日在日本不幸离世,年仅 48 岁。2 月 5 日,她的骨灰被护送回台,最初安置在家中。然而,这一做法引发了邻居的不满,从风水、房价,到卫生、安全等角度,都对邻居产生了多方面影响。迫于舆论压力,徐家人于 2 月 7 日回应,称已申请树葬,骨灰只是暂时放家里 。小 S 通过经纪人证实,大 S 生前常聊生死话题,明确表示希望选择环保树葬,让自己回归大自然 。大 S 妈妈也透露,大 S 多年前就决定身后事采用树葬,她认为树葬环保又浪漫,能让生命回归自然,以另一种形式延续 。
树葬,作为一种古老又现代的殡葬方式,在现代社会逐渐受到关注。现代树葬主要是将逝者骨灰装入可降解骨灰盒后深埋于树下,或把骨灰均匀撒在树下土壤中,也有壁葬式树葬,将骨灰嵌放在有绿化植物覆盖的墙壁式格位内 。在台湾,树葬地点位于台北市木栅区的「咏爱园」和「落羽之丘」,这两处树葬区共提供了约 1 万 5900 个安葬位置,总面积达到 1 万 9400 平方米。这里的树葬不设立墓碑,不制作坟墓或塔葬,而是将骨灰安置在树下,让逝者的生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申请树葬的居民需填写相关申请书并提供身份文件、火化许可证等资料,完成审批后,家属便可选择具体树葬区域安葬 。
从环保角度来看,树葬有着诸多积极意义。传统墓地每人至少占地 1 平方米,而树葬的占地面积仅为原来的 1/5,能有效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 。树葬避免了传统殡葬中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也减少了石材等殡葬用品的使用,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能增加绿化面积 。树葬传承了古代尊重自然、生命循环的理念,又与现代环保理念结合,通过认养绿地、种植纪念树等方式,增强了公众的环保意识 。大 S 一直以来对环保理念十分推崇,她选择树葬,无疑是将自己的理念贯彻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然而,这一决定也引发了诸多争议。在传统观念中,墓碑是死者身份与记忆的象征,是后人缅怀和祭拜先人的重要依托。大 S 树葬不立碑,让一些传统观念较强的人难以接受,他们认为这样的做法缺乏对逝者应有的尊重与纪念,大 S 的离世缺少足够的纪念与敬意 。对于亲人而言,没有墓碑,缺少一个固定的祭拜之地,可能会加重思念之情,甚至带来心理上的不安 。有人评论道:“没有墓碑,后人怎么祭拜?难道以后只能在一片树林里凭感觉找地方?”
还有业内人士指出,树葬并非一劳永逸的安葬方式。在台湾,树葬、花葬等环保安葬方式需要将骨灰再度磨细后,装入可分解纸袋中,再埋到指定地点。由于骨灰与土壤融合不易,需要定期用推土机翻土以继续容纳新骨灰。这意味着,大 S 的骨灰在两三年后可能会被推土机翻新,为新骨灰腾出空间 。这让不少网友觉得这种方式太过草率,甚至有人呼吁小 S 和具俊晔为大 S 购买一块墓地,让她能够真正安息 。
大 S 的这一选择,或许与她的成长经历和性格密不可分。她热爱自由,敢爱敢恨,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明确的规划。正因如此,她生前便已决定,即使离世,也要以最环保、最自由的方式完成最终的告别 。小 S 也透露,她和姐姐曾经聊过死亡的话题,当时大 S 就明确表示,希望未来可以选择树葬,不留下任何痕迹 。如今,小 S 尊重姐姐的选择,也希望能按照她的意愿,让她真正 “如风一般自由” 。
其实,类似大 S 这样选择环保殡葬方式的并非个例。琼瑶生前也曾明确要求,希望死后能以花葬的方式回归自然。最终,她的家人遵照遗愿,将她的骨灰撒入阳明山的花海中,没有墓碑,没有铭牌,让她的灵魂真正地融入这片土地 。日本、韩国等地近年来也在大力推广树葬和花葬,许多现代年轻人开始接受并推崇这种方式 。与传统墓葬相比,环保葬不仅减轻了后代的经济负担,也减少了对土地资源的占用,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
大 S 树葬不立碑这一事件,是传统与现代观念的碰撞,是对生命归宿不同理解的体现。我们不能简单地评判这一选择的对错,毕竟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身后之事。树葬这一方式,虽然目前存在争议,但它所代表的环保理念和对生命的独特理解,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而大 S 的这一选择,也将成为人们探讨殡葬文化变革的一个典型案例,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在尊重传统的同时,拥抱更加环保、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理念。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相信会有更多元化的殡葬方式出现,为人们提供更多选择,让逝者以他们希望的方式安息,让生者以更恰当的方式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