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人们常说,跟领导吃饭最难熬。不仅要注意餐桌礼仪,还得时刻提防着自己的一言一行。
这让很多人在领导请客时都不敢放开吃,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在领导心里留下不好的印象。
在古代也有这种情况,古时候的大臣们,对皇帝的饭局更是避之唯恐不及。尤其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一场庆功宴,竟成为了一个让人心惊胆战的生死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勤俭皇帝的大宴会
朱元璋从小家境贫寒,深知吃不饱饭的痛苦,所以他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鼓励农民耕种土地。
他曾下令给农民免除赋税,并且派官员到各地监督农业生产情况。
同时,他还下令建造了许多水利工程,以便更好地灌溉农田。朱元璋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够让百姓们都能吃上饱饭,过上好日子。

但是,朱元璋的这些努力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和支持。一些朝中大臣认为,皇帝过于关注百姓的生活,而忽视了自己的享乐。
他们私下里经常议论朱元璋的节俭,认为这样的皇帝实在是太不像话了。甚至有些大臣还公然在朱元璋面前炫耀自己的奢华生活,毫不顾忌皇帝的感受。

朱元璋对这些大臣的行为非常不满,他多次警告这些人要节俭持家,不要过度铺张浪费。
但是,这些大臣根本不把皇帝的话放在心上,依然我行我素。朱元璋心里非常清楚,如果不严加管教,这些人迟早会成为朝廷的祸害。

功臣们的嚣张气焰
打天下时的好兄弟们如今成了朝廷重臣。这些功臣们之所以如此嚣张跋扈,是因为他们手握重兵,拥有实力。
当年朱元璋起兵反元,就是依靠这些人的支持才得以成功。在战场上,这些将领们冲锋陷阵,立下了赫赫战功。
朱元璋夺得天下后,为了报答这些功臣,便将他们提拔为朝廷重臣,给予了很高的地位和荣誉。

然而,高官厚禄和荣华富贵彻底腐蚀了这些人的心性。他们开始不可一世,目空一切。
在朝堂之上,他们经常与其他大臣发生争执,甚至大打出手。
在民间,他们为非作歹,欺压百姓。一些世家子弟仗着自己的背景,肆意妄为,甚至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更令朱元璋愤怒的是,这些功臣们居然当着他的面炫耀自己的功劳,声称当初若不是他们拥护,朱元璋根本不可能登上皇位。
这简直就是在打皇帝的脸,质疑皇权的合法性。
朱元璋对此极为恼火,他多次警告这些功臣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要尊重皇权。但这些人根本不把皇帝的话放在心上,依旧我行我素。

朱元璋意识到,如果再不采取措施,这些目无君上的功臣迟早会成为朝廷的心腹之患。
他们手握重兵,随时都有谋反的可能。为了稳固皇权,确保社稷安康,朱元璋决定要铲除这些心怀不轨的功臣,重振皇威。

聪明人的警觉心
明朝第一谋士刘伯温是一个非常聪明且谨慎的人,他深知在官场上身不由己,稍有不慎就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多年来,他一直小心翼翼地在朝堂上周旋,即便受到了别人的排挤和打压,也始终保持着谦逊低调的态度。
当接到朱元璋的宴请时,刘伯温立即意识到事情并不简单。

他对朱元璋的脾性非常了解,知道这个皇帝向来不喜欢大操大办。如今突然大摆筵席,极有可能是有什么阴谋诡计。
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注意,刘伯温特意穿了一身普通的衣服赴宴。当他来到宴会地点时,更加确定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只见庆功楼建在一个偏僻的山腰上,四周都是茂密的树林,显得格外隐蔽。

楼内的窗户都非常狭小,根本无法看清外面的情况。而墙壁却是中空的,似乎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
更令人不安的是,整个庆功楼内弥漫着一股浓烈的松香味。
刘伯温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判断出这是易燃物的味道。他意识到,这场宴会恐怕是一个陷阱,而自己和其他大臣很可能都是猎物。

刘伯温不动声色,在心中暗暗盘算着应对之策。他知道,在这种局面下,贸然离开只会引起皇帝的怀疑和愤怒。
但如果继续留在这里,又随时可能遭遇不测。刘伯温深吸了一口气,准备见机行事,伺机脱身。

致命的三道菜
宴会刚开始时,朱元璋只让人奉上了一些简单的素菜,比如凉拌黄瓜、水煮青菜等。
这些菜清淡无味,根本无法满足功臣们的口腹之欲。很快,这些达官贵人就开始窃窃私语,抱怨今天的菜色太过寒酸。
看到大臣们如此不满,朱元璋却只是笑而不语。直到酒过三巡,众人都有些醉意时,他才吩咐下人上了几道珍馐美味。

只见几个大盘子被端了上来,里面盛放着色香味俱全的佳肴:红烧兔肉香气扑鼻,烤全狗金黄油亮,还有一碗晶莹剔透的燕窝羹。
这几道菜的出现立刻让在场的功臣们眼前一亮,个个食指大动。他们你夹一块我夹一块,大快朵颐,吃得不亦乐乎。
美酒佳肴下肚,再加上微醺的酒意,这些平日里趾高气昂的大臣顿时没了平日的矜持,开始大声吹嘘起自己的功绩来。

此时此刻,只有刘伯温一个人若有所思地看着面前的菜肴。他敏锐地察觉到,这最后上桌的三道菜颇有深意。便对一旁的徐达说:“今天我们可能会死!”
红烧兔肉和烹狗肉,分明是在影射"狡兔死,走狗烹"的典故。而燕窝羹,则是暗示"飞鸟尽,良弓藏"的寓意。
这三道菜摆在一起,令刘伯温心中顿时警铃大作。他意识到,朱元璋这是在借美食传递一个危险的信号。

“兔死狗烹,飞鸟尽弓藏”,说的就是那些曾立下汗马功劳,如今却飞扬跋扈的功臣们的下场。
朱元璋已经认定,这些目中无人的大臣已经成了心腹大患,他要趁此机会将他们一网打尽。

刘伯温心中暗暗叫苦,但脸上依旧不动声色。他知道,在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刻,任何不慎重的举动都可能让自己葬身于此。
他强忍着内心的惊惶不安,装作若无其事地继续待在宴席之上,同时暗中观察着局势的变化,伺机而动。

皇帝的决断
朱元璋能够从一个贫苦农民成长为一代明君,除了他的雄才大略和非凡胆识之外,更得益于他的性格。
朱元璋自幼受尽穷苦,他深知底层百姓的疾苦,也因此更加同情和爱护他们。即便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皇位,他依然保持着那颗朴实无华的赤子之心。
但是,朱元璋的仁厚并不代表他缺乏果断和威严。恰恰相反,作为一个从万里挑一的枭雄,朱元璋骨子里透着一股凌厉的杀伐之气。

对于那些忤逆皇权、目无法纪的臣子,他从来都是雷霆手段,绝不心慈手软。
这一点,从朱元璋对待这些不臣之臣的态度上就可见一斑。当他察觉到这些功臣有谋反之心后,便立即决定铲除他们,绝不姑息。
当刘伯温拉着徐达及时离开庆功楼后,在几个心腹大臣的配合下,朱元璋立即下令封锁四周,一把火烧掉了整座庆功楼,连同里面那些骄横跋扈的功臣。

在大火熊熊燃烧的庆功楼前,朱元璋脸色阴沉地注视着火光,眼神中透着凌厉的杀气。
他深知,自己的这个决定虽然残酷,但却是大明江山的定海神针。只有铲除这些心怀不轨的奸臣,皇权才能得以巩固,社稷才能长治久安。

这一仗,朱元璋无疑是赢了。从此以后,朝堂之上再没有人敢于挑战皇权,也再没有什么功高盖主的功臣们了。
朱元璋用自己的铁腕手段,让天下臣民重新认识到了皇权的威严。他用鲜血和烈火,为大明王朝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场看似平常的庆功宴,实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清洗。
朱元璋用三道看似普通的菜品,暗示了他对功高盖主之臣的态度。
而刘伯温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过人的智慧,既救了自己也救了徐达一命。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明史》 《朱元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