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ASML意外“转变”态度!

昔日数码 2025-03-31 22:49:54

全球光刻机龙头企业ASML近期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调整,深刻反映了当前半导体产业面临的复杂国际环境。作为芯片制造领域的关键设备供应商,ASML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敏感神经。2024年财报中披露的维修中心建设计划及其后续表态,凸显了跨国企业在美中科技竞争背景下的两难处境。

ASML关于北京维修中心的表述调整绝非偶然。从"新建"到"升级扩建"的措辞变化,体现了企业在地缘政治夹缝中的生存智慧。实际上,ASML自2023年起就在北京亦庄建立了维修部门,2025年的扩建计划将使其服务能力提升40%以上。这种渐进式扩张既规避了政治风险,又满足了客户需求。

2024年ASML在华营收达101.95亿欧元,占总收入的36.1%,这一数字远超美国(45.2亿欧元)和韩国(64.09亿欧元)市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巨大的设备需求,仅2024年就有12座新建晶圆厂投产。即便面临出口管制,ASML仍将中国视为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

在设备销售受限的情况下,维修服务成为ASML维持中国市场地位的关键。长江存储等企业明确表示,若无法获得维修服务将要求设备回购。考虑到ASML在华累计销售超1400台设备,全面停止服务将导致巨额财务损失。维修业务不仅保障了现有收入,更为未来合作保留了可能性。

美国政府的政策不确定性持续影响着ASML的决策。特朗普政府可能出台的新管制措施,以及美国市场45.2亿欧元的营收规模,迫使ASML在战略布局上保持谨慎。企业必须在配合美国出口管制与维护中国市场之间寻找平衡点。

上海微电子28nm光刻机的量产突破,标志着中国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据行业分析,到2025年中国光刻设备自给率有望达到30%。这种自主化进程正在改变市场格局,促使ASML重新评估其在华战略。

ASML的战略调整折射出半导体产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一方面是全球供应链的区域化重组,另一方面是技术路线的多元化发展。在这种背景下,跨国企业必须建立更加灵活的经营策略,以应对不同市场的特殊需求。

ASML案例再次证明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极端重要性。中国半导体产业需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保持国际合作的开放态度,另一方面加速关键设备的自主研发。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未来,ASML将继续在中美博弈的夹缝中寻求发展空间。其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将呈现三个特点:服务本地化、技术差异化、合作多元化。对中国半导体产业而言,这既是挑战,更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机遇。

5 阅读:1327
评论列表

昔日数码

简介:喜爱科技,关注数码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