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外媒的报道,近期台积电全球副总裁彼得·克利夫兰在某商业论坛上表示,台积电希望能够在亚利桑那州尽快建设第三座先进晶圆厂,以维持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地位,并确保美国成为台积电的第二故乡。
2019年,特朗普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台积电停止向华为供货,并对其施加压力赴美建厂。最初,台积电以成本太高等理由表示无意在美国建厂,但随着《芯片与科学法案》的颁布,美国政府通过软硬兼施的策略,促使台积电在2020年5月宣布在亚利桑那州建设5nm工厂。
如今,台积电在美国的投资总金额已经达到1650亿美元,计划共建设3座晶圆厂、2座封装厂以及1座研发中心。这些投资不仅体现了台积电对美国市场的重视,也反映了其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战略调整。
制程技术的转移与影响台积电最初在美国的芯片工厂坚持实行“N-1”原则,即确保美国工厂制程始终落后于中国台湾1代以上。然而,随着亚利桑那州工厂的建设,这一策略似乎正在发生变化。据外媒报道,台积电计划在亚利桑那州工厂开发A16工艺,并在2028年生产1.6nm制程芯片。虽然美国工厂生产1.6nm芯片的时间将比台湾工厂晚2年左右,但这一举措表明台积电正在逐步将最先进的制程技术转移到美国。
这种技术转移对美国半导体产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有助于美国在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其次,通过吸引台积电等全球领先的芯片制造商,美国能够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
市场与政策的影响台积电副总裁在论坛上还提到,美国市场约占台积电75%的业务,而对中国的销售额仅为10%。这一数据反映了台积电业务的地理分布,也表明其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为了确保符合美国的法律法规,台积电表示将与美国政府进行良好沟通,确保芯片的销售和分销方式正确。
美国政府的政策对台积电的决策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提供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激励,美国政府成功吸引了台积电等企业赴美建厂。这种政策不仅有助于提升美国本土的芯片制造能力,也为其在全球半导体竞争中提供了更多筹码。
未来预测尽管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的建厂计划进展顺利,但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美国工厂的运营成本较高,这可能对台积电的盈利能力产生一定影响。其次,随着技术转移的深入,台积电需要平衡其在全球市场的利益,尤其是在中美关系紧张的背景下。
此外,台积电还需要应对来自其他竞争对手的压力。随着全球半导体市场的竞争加剧,台积电需要不断创新以保持其在先进制程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结论台积电在美国的建厂计划不仅是其全球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也是美国政府推动本土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通过将最先进的制程技术引入美国,台积电不仅有助于维持美国在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领域的领导地位,也为自身在全球市场中赢得了更多机会。然而,这一过程中也伴随着诸多挑战,台积电需要在技术转移、成本控制和市场平衡之间找到最佳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