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4月起全国飞检!这些行为被“穿透式”严查,必重视

福之需 2025-03-27 14:06:43

3月底前自查自纠 4月起飞检

3月底前:全国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需完成自查自纠,重点核查2023-2024年医保基金使用情况,退回违规资金。4月起:国家医保局联合地方启动全国飞行检查,通过大数据筛查、追溯码技术锁定问题机构,实施“突击查账。

下月起,一场覆盖全国医院、药店的医保基金“大体检”正式启动——国家医保局将以“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方式,对全国定点医药机构展开飞行检查!

截至目前,陕西、河北、广西、云南等超20个省份已率先完成自查自纠,一场医保基金保卫战的“风暴眼”正在形成。

“四不两直”飞检:雷霆手段直击要国家医保局此次飞检的力度堪称“史上最严”:

1️⃣突击性极强:检查组可能随时出现在医院药房、检验科,甚至调取实时诊疗记录,让违规行为无处遁形。

2️⃣检查范围扩大:新增肿瘤、麻醉、重症医学三大领域,与原有的心血管、骨科等6大领域形成9大重点监管方向,覆盖临床检验、耗材使用、收费合规性等全流程。(检查内容查看往期:2025年,全国医院大检查开始!)

3️⃣技术手段升级:依托药品追溯码、大数据模型锁定风险点,精准打击“回流药”“虚假处方”等隐蔽骗保行为。

典型案例警示:哈尔滨某药店曾伪造上万张手写处方,骗取医保基金超亿元,最终51人被刑事立案,6223万元涉案资金被冻结。

自查自纠暴露的“重灾区”:这些根据国家医保局公布的2025年典型问题清单,以下行为将被重点打击:【医疗机构】过度检查:无指征开展糖化血红蛋白、血栓弹力图等高额检测项目。收费乱象:串换项目收费(如用低价检测方法套收高价费用)、超标准收费(如重复收取检验项目)。虚假诊疗:挂床住院、伪造手术记录、多记麻醉时间。【零售药店】空刷医保卡:虚构购药记录套取统筹基金,甚至将额度“囤积”至次年使用。串换药品:用医保目录内药品名称结算保健品、日用品。回流药倒卖:勾结中间商收购医保药品再高价转售。超量开药:诱导参保人集中刷卡购买超需药品。伪造处方:涂改处方、AI自动开方或无处方售药。数据驱动的精准监管国家医保局通过大数据模型筛查异常数据(如住院率畸高、费用波动超5%),结合药品追溯码、DRG付费数据等,实现风险预警和精准定位问题机构。例如,2024年通过智能监管系统追回医保基金31亿元。在自查自纠阶段,不少机构都发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例如,部分医院在收费过程中存在超标准收费、重复收费的现象;一些药店则存在虚假购药、诱导空刷医保卡、倒卖医保药品等违规行为。这些问题不仅违反了国家医保政策,也损害了医保基金的公共利益。因此,各机构在自查自纠过程中,都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退还违法违规使用的医保基金,以期在飞行检查中顺利通过。

自查自纠报告或表格填写重点

国家不仅重拳打击犯罪,更注重源头治理:

医院当前已经建立组织、拿到数据,并且开始根据省级、市级细化《典型问题清单》开始对照,最终上报“医保局”的自查自纠报告或者表格怎么写?有以下两个模板可供参考:

参考:广西壮族自治区医保局发布“××医院自查自纠情况表”

2025年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报告(模板)

医疗保障局:

为全面落实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守护医保基金安全,我院严格按照文件要求,针对心血管内科、骨科、血液透析、康复、医学影像、临床检验、肿瘤、麻醉、重症医学等9个重点领域,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全面自查自纠工作。现将自查自纠情况及整改措施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 单位名称:xxxx医院

2. 单位性质:公立/民营/连锁/加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3. 科室设置:心血管内科、骨科、血液透析中心、康复科、医学影像科、临床检验科、肿瘤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4. 诊疗项目:涵盖心血管介入治疗、骨科手术、血液透析、康复治疗、影像检查、实验室检验、肿瘤放化疗、麻醉管理、重症监护等(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5. 服务内容:提供门诊诊疗、住院服务、手术操作、药品及耗材使用、医保结算等(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6. 人员构成:现有医务人员xx人,其中医师xx人,护士xx人,技师xx人,药师xx人(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二、自查自纠情况

(一)自查自纠组织领导情况

1. 牵头领导:由院长xxx同志牵头,分管医保工作的副院长xxx同志具体负责。

2. 参与人员:医保办、医务科、护理部、财务科、药剂科、设备科及各临床科室负责人组成自查自纠工作小组。

3. 自查范围:针对心血管内科、骨科、血液透析、康复、医学影像、临床检验、肿瘤、麻醉、重症医学等9个重点领域,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4. 自查方式:通过调取病历、检查收费清单、核对医保结算数据、现场检查等方式进行。

(二)自查发现问题

根据国家医保局文件要求,对照9个重点领域的医保政策执行情况,发现以下问题:

1. 心血管内科问题:部分介入治疗项目收费与医保目录不符,存在超标准收费现象。违规金额:xx元(附明细清单)。

2. 骨科

问题:骨科耗材使用不规范,部分高值耗材未按规定审批备案。违规金额:xx元(附明细清单)。

3. 血液透析

问题:透析次数记录与实际治疗次数不符,存在虚记问题。违规金额:xx元(附明细清单)。

4. 康复科

问题:康复治疗项目收费与医保目录不符,存在重复收费现象。违规金额:xx元(附明细清单)。

5. 医学影像科

问题:部分影像检查项目未按规定执行医保限价政策。违规金额:xx元(附明细清单)。

6. 临床检验科

问题:检验项目打包收费,未按单项收费标准执行。违规金额:xx元(附明细清单)。

7. 肿瘤科

问题:部分抗肿瘤药物使用超出医保适应症范围。违规金额:xx元(附明细清单)。

8. 麻醉科

问题:麻醉记录与手术记录不符,存在多记麻醉时间问题。违规金额:xx元(附明细清单)。

9. 重症医学科

问题:部分重症监护项目收费与医保目录不符,存在超标准收费现象。违规金额:xx元(附明细清单)。

三、整改措施

(一)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 政策理解不透彻:部分医务人员对国家医保政策理解不到位,导致执行偏差。

2. 人为操作失误:部分科室在收费录入过程中存在操作失误,导致收费不规范。

3. 系统管理漏洞:医院信息系统未及时更新医保目录和收费标准,导致收费与政策不符。

4. 监管不到位:科室内部自查机制不健全,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二)下一步整改措施

1. 加强业务学习与培训

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开展医保政策专题培训,重点学习9个领域的医保政策要求。

针对具体岗位(如收费员、医师、护士等)开展专项培训,确保政策执行到位。

2. 完善信息系统管理更新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医保目录和收费标准,确保收费与政策一致。增加系统自动审核功能,对超标准收费、重复收费等问题进行实时预警。

3. 强化内部监管机制 建立科室自查自纠常态化机制,定期开展医保政策执行情况检查。设立医保专项监督员,对重点科室进行不定期抽查。

4. 举一反三,全面整改对发现的问题逐一整改,及时缴回违规金额,确保医保基金安全。对其他科室进行延伸检查,杜绝类似问题发生。

5.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将医保政策执行情况纳入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强化责任意识。对屡次违规的科室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穿透云南、黑龙江等十余省份引入第三方专业团队,结合大数据和现场稽核,开展“线上初筛+线下核验”。

云南省计划聘请第三方专业团队,针对8个州市以及省本级,总计9个统筹区开展省内年度飞行检查。每个检查组至少配备7名专业人员,单次检查周期缩短至10天。

检查被选定的定点医药机构是否存在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检查被选定的医保经办机构是否严格执行经办管理规程和内控制度。

此外,针对国家医保局下发的专项检查、反欺诈大数据线索核查、举报投诉核查、省级直接核查的线索等需要配合参与的任务,第三方机构还需配备不同专业人员。

本次服务的工作时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年内完成。这也意味着,云南医保基金监管正式进入“第三方专业化”时代,200余家医疗机构即将面临数据与现场的双重“穿透式”审查。

河北省更是在2025年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行动中,将检查周期拉长至9个月,要求二级以上医院按季度提交耗材进销存数据,与医保结算记录交叉比对,杜绝“账实不符”。

个人追责:医生、药师纳入积分黑名单

《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规定,违规医务人员将被扣分,累计达限者暂停医保服务资格。

2024年,仅智能监管系统就拦截31亿元问题资金,多名医生因虚构诊疗记录被终身禁业

通过“异常住院”“倒卖医保药品”等模型追回医保资金近6亿元;通过“男女检查、男女用药”“糖化血红蛋白”等大数据筛查线索追回近1亿元;通过智能监管子系统,挽回医保基金损失31亿元......

对普通人的三大影响:看病更透明,救命钱更安全

1️⃣费用更清晰:过度检查、重复收费将被精准打击,患者无需为“不必要”的项目买单。

2️⃣购药更规范:药店刷医保卡买日用品、保健品成为历史,医保卡真正用于“治病救命”。

3️⃣举报有奖:国家医保局开通举报热线和微信通道,骗保行为一旦查实,举报人最高可获20万元奖励。

(本文数据来源国家医保局、最高检数据通报、各省医保局行动文件等互联网公开信息)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