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晚,深圳的夜空中似乎都弥漫着一种神秘而又令人兴奋的气息,因为小鹏汽车就在这座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召开了2025年春季发布会。就在这个发布会上,一款全新的2025款小鹏G6重磅亮相,它的售价定在17.68万元 - 19.88万元之间。这个消息一出来,就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新款小鹏G6外观有小改,配置却进行了大升级,多达81项的升级内容里包含了5C超充、高通骁龙8295P、纯视觉高阶智驾、双层夹胶隔音玻璃等等。这一系列的改变,让老款的“老6”瞬间仿佛失去了光彩,那些老车主们看到这样的变化,想必也是咬牙切齿。可是,这个全新小鹏G6的实力究竟如何呢?它是否真如看起来那般诱人?
先看看外观方面。全新小鹏G6延续了“科技流动美学”的造型设计理念,依旧采用Robot Face前脸。不过呢,它和老款相比还是有一些小变化的。车头部分,原本的分段式贯穿灯组摇身一变成为一体式星河光翼灯组,这还不算完,它还集成了转向灯,同时车标上移了,这显然是借鉴了理想L系列的风格,而且大灯底部的激光雷达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黑色烤漆饰板装饰。车侧呢,黑色轮拱饰条不见了,新样式轮毂登场,外后视镜增加了AD灯,一旦开启智驾功能,这里就会出现蓝色灯条,用来提醒周围车辆该车已开启智驾。车尾变化也很大,全系取消自适应升降电动尾翼,改成了外凸小鸭尾设计,两侧还新增了C型切割型面,立体感更强,只是乍一看有点像第三代荣威RX5。整体而言,全新小鹏G6的线条更加协调、运动,颜值有了很大提升,只是前脸两侧五边形挖孔还在,就像是硬生生长在脸颊上的两个大眼睛,总让人感觉有些别扭。
再说说内饰。全新小鹏G6的内饰布局没有大刀阔斧的改动,只是在局部细节上下足了功夫。以前的绒布或者塑料内饰件现在都升级成了皮质或者超纤绒材质,摸上去那叫一个舒服,高级感呼之欲出。10.2英寸内嵌仪表变成了10.25英寸外立仪表,14.96英寸梯形中控屏升级为15.6英寸等边窄边中控屏,而且还是120Hz高刷,车机芯片也从高通骁龙8155升级为高通骁龙8295P,这让Xmart OS车机系统的响应速度快了好几倍。同时,中高配车型还新增了9英寸流媒体内后视镜。空调出风口从自动调节改为手动调节,这一机械控制功能的回归竟然还得到了不少人的点赞。内饰氛围灯升级为星河律动氛围灯,四门灯带的位置调整后还应用了漫反射技术,一到晚上点亮的时候特别好看。
智驾配置方面,全新小鹏G6标配图灵AI全视觉智驾,支持高速NGP、城区NGP、代客泊车。虽然取消了激光雷达,改成全视觉方案,但从实际体验来说和老款带激光雷达版的XNGP相差不大,只是不知道这种依靠数据模型训练和摄像头感知视觉的纯视觉智驾方案在复杂环境下能否和视觉 + 激光冗余智驾方案相媲美呢?
三电底盘部分,小鹏G6依旧采用800V高压碳化硅平台,5C超充可让充电10分钟续航增加450km。电机方面取消双电机版,统一为后置单电机版,电池也从66kWh磷酸铁锂/87.5kWh三元锂升级为68.5kWh磷酸铁锂和80.8kWh磷酸铁锂,CLTC工况续航从580km - 755km提升至625km - 725km。底盘还是采用前双叉臂独立悬架 + 后五连杆独立悬架,不过经过全新调教,对标奔驰GLC,全系配备HRS液压回弹减震、太极衬套矩阵,减震性能和底盘质感都有了明显提升。
说到竞争对手,像特斯拉Model Y、乐道L60等都是它的对手。拿Model Y和乐道L60举例,它们和全新小鹏G6有很多共同点,都是纯电掀背中型SUV,内部空间大、主打智能、续航长。但是差异也很明显,在品牌号召力上,特斯拉最强,小鹏次之,乐道作为新品牌最吃亏。在充电速度、智驾配置、造型设计、电机性能和内饰感观等方面也各有长短。而小鹏G6最大的优势就是那17.68 - 19.88万元的低售价,所以性价比非常高。
至于售价,小鹏G6全系都在20万元内,这可是很有竞争力的。那小鹏G6为何能定出这么低的价格呢?是亏本赚吆喝吗?其实不是。小鹏汽车引入王凤英后,在供应链方面做了大变革,在压价方面王凤英甚至亲自上阵,控制好了整车物料成本,而且不少零件平台化共享,还取消了激光雷达这个高成本的硬件配置,再加上直销模式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以及新能源市场竞争激烈小鹏汽车不能定高价等多方面原因,最终确定了三个SKU,价格分别是17.68万元、18.68万元、19.88万元。那选哪个最好呢?中配相比入门版多6项配置,很划算,建议选中配。顶配相比中配只多了电池增加续航一项配置,没必要升级。所以最终推荐小鹏G6 2025款625长续航Max旗舰版。
回顾2023年6月29日小鹏G6上市时,它凭借多种先进技术月销量冲高至8750辆。全新小鹏G6在外观内饰、智驾、三电底盘等多方面进行了改进升级,还降低了售价。小鹏汽车创始人兼CEO何小鹏称它为“六边形战士再进化”,它是否能像预测的那样月销量冲破老款巅峰甚至达到1.5万辆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