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宁看不起师兄华歆跟他割席断交?华歆却够意思多次给管宁找工作

云梦泽中的读书人 2023-03-25 14:49:08

前言:开头我先给大家看一首诗:华歆当日逞凶谋,破壁生将母后收。助虐一朝添虎翼,骂名千载笑龙头。这首诗取自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管宁和华歆绝交始末

犹记得我们小时候读书,就学习了管宁“割席断交”的成语典故。这一典故出自于《世说新语》。

东汉时期,华歆和管宁从小跟随太尉陈球一起读书。管宁和自己虽为同门师兄弟,但是管宁从华歆的日常表现看出了这个师哥跟自己不是一路人。

有一天他们坐在一个席上读书,外面突然有喧闹的声音,原来是一位达官贵人经过。华歆忍不住就放下书本就出去看热闹,而管宁照旧读书。这时候管宁忍无可忍掏出一把刀割开席子,对回来的华歆说:子非吾友。从此两人绝交,再无往来。

其实管宁早就想跟华歆绝交。之前有一次三个人在菜园子搞劳动,邴原就在菜园子里挖出了一枚金子。而管宁直接视而不见,华歆就捡起来看了半天,但是碍于管宁的眼神,所以最后还是扔掉了。就在这时,管宁开始对这个朋友有了不同看法,思考着值不值得相交。

这次绝交对于华歆来说是一种解脱吧!因为跟这样的朋友在一起真心太累。

刘义庆主持编写的《世说新语》,是一本小说题材的文集。它的文学地位很高。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专门为这部文集撰写了一篇文章,来记述它的内容和历年来的发展和影响。

也正是因为《世说新语》的巨大影响,让割席断交成为中国历史上广为人知的典故之一。

那管宁和华歆的人生到底是怎样的呢?

被捧为高士的管宁

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都十分尊敬品德高尚的人,我们也提倡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管是当世人还是后世人,都认为管宁就只是这样的人,而他的师兄华歆跟他比简直不值一提。

管宁生前,他的好友比如邴原、王烈、王基等等都对他赞不绝口,很多在朝廷任职的高官朋友都多次向朝廷推荐他。这里面就包括他的师兄华歆。华歆死后桓范又向魏明帝推荐管宁,称赞他的个人才华和遗世独立的良好品德,希望皇帝对用高规格的礼仪迎接他,并且给予丰厚的优待。

就在管宁死后不到50年,晋朝的皇甫谧编写了一部文集《高士传》,管宁赫然在列,而华歆这样的人不在其列。

这本书选取了自尧舜时代到曹魏时期96人,比如帝尧时的许由、汉代商山四皓等等。基本都是以隐士为主。他们深具才华,拒绝当政者的征召,毅然决然的隐居。这种高风亮节的谦让精神受到世人的推崇。

皇甫谧写这本书,其实也是赞美自己崇拜的人,把他们当做了自己的人格榜样。因为他身为东汉名将皇甫嵩的后代,晋武帝建立晋朝之后,多次派人征召他去朝廷为官,但是都被一一拒绝。

正因为如此皇甫谧推崇像许由、管宁这样的人物就不奇怪了。

五胡乱华的时代,在后赵石虎的朝廷,曾经听到著名僧人佛图澄的弟子,在朝堂夸赞管宁有君子之风。

《太平广记 异僧篇》:昔舜优蒲衣,禹造伯成,魏饰干木,汉美周党,管宁不应曹氏,皇甫不屈晋世,二圣四君,共嘉其节。

自唐宋以来,对管宁的称赞几乎史不绝书。反之华歆就不一样了。

奉魏收后让华歆被骂千年

华歆为什么会被后世人称为逆贼和乱党,被骂1800多年?一切皆因为华歆逼杀汉献帝的伏皇后,这件事最早被记录在《后汉书》中。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纷争不断。北方的诸侯经过十几年的战争之后,只剩下以兖州曹操和冀州袁绍两大势力。正当曹操和袁绍准备战争的时候,朝廷内发生了衣带诏事件,忠于汉献帝的势力在预谋除掉自己。

可是就在曹操刚处理完衣带诏事件后,又发生了伏皇后密谋自己父亲除掉曹操的事件。

而华歆这时候是曹操身边的谋臣。伏皇后预谋刺杀曹操的事件败露,华歆亲自带领士兵抓捕伏皇后。最后伏皇后和自己的父亲一族被曹操诛杀。

《后汉书》记载:尚书令华歆勒兵收后。

要知道,《后汉书》与《史记》《三国志》《汉书》被史学界称为前四史,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史学著作之一。它诞生于南北朝时候,也就是晋朝灭亡之后的南方刘宋朝。

对,就是和《世说新语》的作者为同一朝代。也就是说这两本书都诞生于这个朝代,相差不到50年。时间先后顺序当然是《后汉书》在先。

北宋时期司马光就对华歆没有好的脸色,充满厌恶之情。首先是在《资治通鉴》里,对当华歆助纣为虐的“奉魏杀后”的故事,特别进行了着重描写。

司马光引用东晋评论家孙盛的意思,说华歆在做豫章太守的时候,面对孙策的进攻,他选择投降,于是说他投降孙策毫无气节,毫无人臣操守。

司马光把《世说新语》描写的管宁割席断交的故事,就堂而皇之的在自己的文学巨著《资治通鉴》中,将他作为一件事实写在了《魏纪》中。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人一时知其优劣。来评判管宁和华歆,意思就是说华歆明显比不上管宁。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显然是司马光在断章取义。因为在《世说新语》里也有这句话。不过这句话说的不是管宁和华歆,而是华歆和王朗。就是那个在后世《三国演义》里被蜀汉丞相诸葛亮阵前骂死的那位。

其实不仅仅是华歆,就连管宁司马光都不喜欢。他曾经说:郭槐金台虽见礼,华歆龙尾岂能贤。在这句诗中,他质疑的人不仅有管宁,还有华歆。

到了明代,人们对华歆骂得更厉害,最具代表的是两部文学典籍。

首先就是明代小说《三国演义》,书中说华歆先事孙策,后归曹操,至此乃有收捕伏皇后一事。对华歆的奉魏杀后、逼帝禅位等故事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描述。《三国演义》的影响,恐怕胜过任何一本史书。所以华歆的形象在大众的心中,早已经是助纣为虐的佞臣,其丑恶嘴脸让人没有一丝好感。

然后就是王夫之的《读通鉴论》。这是中国历史关于历史评论最精彩的一部杰作。书中华歆和贾充之流相比,说成了毫无廉耻、扶贼篡逆的贪婪乱贼。

然而华歆真的这样不堪吗?

华歆是积极入世的人才

“一条龙”让我们知道,华歆和管宁才华和贤名不堪伯仲。华歆从小生活在平原县的官吏家庭。小时候在山东这个地方,他和管宁、邴原、王烈等人一起读书。而他们的老师不简单,就是汉朝的太尉陈球。

就在当时,人们羡慕和欣赏他们的才华,就把华歆、管宁、邴原三人称为“一条龙”。而华歆是龙头,邴原是龙腹,管宁是龙尾。

古代社会,龙可是高贵的象征。用来形容人物的话,那这个人要么就是地位身份无比尊贵的人,要么就是才华横溢的人。

华歆的政治才华和眼光让人佩服。华歆走上了为官的路子。他在官府做事的名声也很好,为人处事公正,不偏不倚。平时又非常低调,下班就回家关门插锁。

当时王芬等人预谋废掉灵帝,当他们跟华歆商量的时候,华歆严词拒绝,并预言这样的事情必将失败。事实也是如此,最后密谋泄漏,只有听从华歆的王芬安然无事,其他人都被处死。因此被举孝廉入仕,在朝廷担任郎中一职。

后来外戚何进当政,征召华歆为尚书郎。但是天下大乱,奸臣董卓把持朝政,随意废立皇帝,天下诸侯群起讨伐。

华歆就效仿曹操从朝廷跑了出来,之后留在了南阳袁术那里。之后在徐州被拜为豫章太守,勤政爱民,名声不错。

回到朝廷之后,担任了尚书令。之后曹操远征孙权,他做了军师。王朗钟繇华歆为三公,当时三大权臣。曹丕建立魏国之后,他就被任命为御史大夫,后被封为相国,安乐乡侯。魏文帝时期,他担任司徒。魏明帝时期为太尉。

视金钱如粪土的华歆,不比管宁差。在担任豫章(今天江西南昌市)太守的时候,因为政绩被朝廷征召入京任职的时候,很多人给他赠送财物。他的做法是先一一收下之后,然后把这些人聚在一起,讲明道理之后全部退还了财物。

陈寿在《三国志》里,对华歆的评价,有八个字“清廉纯合德行质朴”。他当了一辈子的官,他没有任何财物,自己的俸禄都是赈济了自己的族人亲戚故人。

管宁选择“邦无道则隐”的人生

孔子曾经说过:危邦不居,乱邦不入。也许这就是管宁的行事风格吧!

《论语 泰伯篇》: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和华歆选择不同,管宁和自己一起游学的好友邴原、王烈一起去了辽东地区。辽东地区在那个时代还相对比较和平。在这里,他们受到辽东太守公孙度的欢迎,给了很好的待遇。

但是管宁独自在山谷修建庐舍居住。而且与大部分人居住在郡县南部不一样,他居住在北部。公孙家族三代都优待管宁,赐给他财务和官职,但是最后都被他封金挂印拒绝。

可能他觉得“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这就是当时熟读儒家名著之后得出来的感受,管宁就是这样的人。对于管宁,司马光就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你看看这样的人,真的值得我们称赞吗?

他们对管宁的评价,平时隐藏自己,穿着简朴朴素,吃的粗茶淡饭,依然坚持读书修习学问,修养自身浩然之气。

坚持自己的乐趣,不改变志向,坚贞的操守让人动容。据说他家里的一张案板,因为他经常跪在那里学习,已经起了一个巨大的坑。

这样的人具有很大人格榜样,如果他身居高位,既可以教化朝廷百官和朝廷的风气,同时又可以在社会的引导百姓形成良好风俗习惯。

当初他的妻子死后,朋友劝他再娶,他断然拒绝,坚持不娶。当世之人无不交手称赞。这样的做法不就跟庄周一样吗?

管宁给华歆的纠葛

就这样两位性格差异如此巨大的师兄弟,他们真的绝交了吗?起码在管宁看起来确实如此。终以其一生,管宁都不在跟华歆有任何交集。尽管如此,华歆对这位师弟还是特别照顾。

首先就是他们为自己的老师立碑。他们曾经都跟随陈球一起学习,劳动和生活。那段经历也是他们出名的时候。

东汉太尉陈球

之后陈球因为参与谋划诛杀宦官,但是事情败露之后被下狱处死,他的老婆和孩子都被发配到边疆。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家人连坟墓的碑都不敢立。最后是自己的弟子管宁和华歆在汉朝灭亡之后一起给老师立碑,同时还写下了碑文,记载了陈球的60名弟子。

《水经注》里记载:泗水流经的下相县故城东,有汉太尉陈球墓,墓前有三碑,是弟子管宁、华歆等所立。

然后就是多次给管宁介绍工作。

华歆自己在新的朝廷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也拥有了至高的权位,但是他并没有忘记自己这个师弟。

第一次在公元223年,魏文帝曹丕想征用天下的品行道德高尚的人,于是这时候已经是朝廷司徒的华歆,向朝廷举荐了管宁。管宁回到北海之后,被朝廷赐予大中大夫的职位。他拒绝了。

第二次是在魏明帝时期,公元227年已经是太尉的华歆想把自己的职位让给管宁,但是被管宁拒绝。之后朝廷又封他为光禄勋。但是都被他上书拒绝。

他在书中阐述了自己拒绝的理由,就是没有那个才能担任具体职务,比如农业和军事。自己年事已高,已经无法胜任这样的职位。

根据他族人的描述,管宁的生活十分简朴。平时都是粗衣粗裙,粗茶淡饭,但依然坚持祭祀不断。

而华歆举荐管宁,不仅仅是因为管宁是自己的师弟,更多是因为他知道管宁的才华。他这样做实在为国举荐人才,于公于私自己都应该这么做。

华歆和管宁到底孰优孰劣?

自古以来,中国历朝历代对隐士,感觉他们有一种神秘感,以及莫名其妙的崇拜之情。从尧舜时期的许由,到汉代的商山四皓,到宋代时代的种放。他们超然世外,同时贤名远播。面对当政者的征召和推荐,他们断然拒绝。

中国人的矛盾之处。我们一边向往着他们的隐居生活,一方面又向往着尘世间的繁华功名。这就是道家思想在中国人心中留下的巨大烙印。因此像管宁这样的人,自古以来就受到大家的尊敬和欣赏。

像华歆这样积极入世的人才了?他们在历史舞台上的表演,台下总有评论家对他们评头论足。其实不管是在古代社会,还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大家都好像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干事的人会犯错,不干事的人就不会犯错。不管你干的好坏,始终有人赞美或者诋毁。

我们似乎忘记了一个现实,那就是在一批人选择过着桃源一般的隐居生活时侯,社会却有一批实干家,他们在这个社会激荡起了风云变幻,推动着历史滚滚向前。

他们孰优孰劣,其实一目了然。或许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写在最后:华歆和管宁,其实代表的正是中国历史上的两类人才。一部分人淡泊名利,过着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一部分人积极入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改变这个社会,实现自己的个人抱负。我们不应该对他们厚此薄彼,需要我们正视他们,积极向他们学习。既要培养自己高尚品质,也要积极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在社会有所作为。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