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啃老已经出现:子女不伸手要钱,却以更隐蔽的方式消耗父母,许多父母浑然不觉,还逢人就炫耀子女有出息

文化小侠 2025-03-28 09:36:55

人们都说养儿防老,但是现实生活中却是很多人都在啃老,并且一种新型的啃老正在出现,很多父母还浑然不觉。

过去的啃老直白且露骨,可以说是明抢。表现为子女无所事事整日在家呆着,既不上班,还心安理得的吃父母的喝父母的,没钱还和父母要。

不过,这种情况下,子女要的大多是些零花钱,对于父母而言,无非是家中多添一副碗筷、多养一张嘴,并不会掏空父母钱包。

而现在的啃老更为隐蔽,相当于是暗盗,子女不再明目张胆的伸手要钱,而打着"独立""奋斗"的幌子,不是今天缺创业基金,就是明天需要考研交学费,不断的榨干父母的积蓄。许多父母还浑然不觉,甚至逢人就夸:我孩子可争气了,为了更好的生活一直都很努力。

父母还在感动孩子的'懂事',殊不知,父母早已被'薅秃'——孩子早已用更隐蔽的方式,掏空了他们的钱包和精力。

01新型啃老五花八门

新型啃老的形式可谓五花八门,令人防不胜防。

常见的是创业式啃老,很多年轻人头脑一热,就想创业,开咖啡店,做电商……个个说的天花乱坠,父母被孩子的热情与决心打动,纷纷慷慨解囊,拿出多年积蓄甚至把养老钱都搭进去为孩子的创业梦买单。

结果呢?不少孩子在创业过程中,缺乏实际规划与执行能力,店铺常常开不了多久就关门大吉。可即便如此,他们依旧继续向父母要钱,美其名曰 “总结经验,再试一次”。父母满心期待孩子能创业成功,却不知自己的积蓄正被一点点蚕食。

还有 “育儿式啃老”,有些年轻夫妻生了孩子后,直接把带娃任务甩给父母。老人不仅要24小时照顾孙子,还得贴钱买奶粉、尿不湿。年轻爸妈下班回家往沙发一躺,刷手机、打游戏,孩子哭了都懒得动,还嫌老人带得不好。

而老人看着可爱的孙辈,心甘情愿地付出一切,丝毫没意识到自己正陷入一种新型啃老的困境,子女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过度依赖父母的人力与财力支持。

甚至有的孩子毕业多年不工作,整天在家"备考",不是考研就是考编,把父母的积蓄花在购买学习资料、参加各类培训课程上,甚至连基本的生活开销也全靠父母承担 。

爸妈觉得孩子爱学习是好事,心甘情愿供着。结果三五年拼考依然没有上岸,游戏段位倒是涨了不少。

这些新型啃老的形式,看似各有不同,但本质上都是子女以各种看似合理的借口,不断从父母那里获取资源,而父母往往被蒙在鼓里,还以为是在助力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02不要假装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面对这些新型啃老现象,孩子们可得好好想想自己的行为了。

父母含辛茹苦将我们养大,真正的孝顺是让爸妈晚年能享享清福,可不是让他们老了还得为你拼命。

该承担的生活成本、该经历的人生风雨,终究需要自己直面。

别人的尺子,丈量不了你的人生

别人的地图,找不到你要的前路。

生活是自己的,千万别假装努力,因为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孝顺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用实际行动去践行。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年轻人要有勇气去面对生活的挑战,凭借自己的努力去创造美好生活,用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的价值,而不是用看似合理的借口掩盖啃老的本质。

而父母也要建立边界意识:支持不等于包办,帮助要有尺度。当子女反复以"事业""学业"为由索要资金时,不妨要求查看商业计划书或学习成果;当孙辈成为情感绑架的工具时,要勇敢说出"我们也要有自己的生活"。

当我们不再用"孝顺"绑架亲情,当"父母养老"回归本质需求,中国家庭才能真正实现从"共生型"到"成长型"的进化。

0 阅读:0

文化小侠

简介:小镇宝妈,专注分享生活、个人成长和育儿领域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