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当欢声笑语弥漫在大街小巷,雄安新区大河片区水资源再生中心项目(一期)的建设现场,却是机器轰鸣,一片繁忙。
该项目位于大河片区西北角,由中交一公局集团承建,涵盖水资源再生中心工程及外部道路工程。这里,一期旱季设计规模达1.75万立方米/天,远期更至3.5万立方米/天,土建一次性完工,设备分期配置。全地下式的设计,搭配退水管,周边还有城市支路EC7延长线和EC1延长线,总长约0.34公里,包括道路及其附属工程和绿化等,工程复杂而重要。
晨光初照,工程师们身着工装,手持图纸,穿梭于工地。他们目光专注,不放过任何细节,仔细检查,只为确保工程质量上乘。他们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坚定而执着,与拔节生长的工地建筑一起,构成了一幅壮美的画卷。
安全部的周建新,虽入职仅一年,却已从安全员成长为副部长。他脚步沉稳地在工地巡查,眼神警惕。“这个配电箱的接地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接地电阻不能超过4欧姆,否则可能会引发触电事故,危及工友们的生命安全。”周建新指着一处正在安装的配电箱说。
回忆初入职场,面对复杂环境和众多规范,他曾迷茫。他说:“刚开始的时候,我看着那些厚厚的安全手册和复杂的施工图纸,感觉自己像个迷失在森林里的孩子,完全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但是他没有退缩,而是积极向老师傅们请教,“我每天都会拿着小本子,跟在师傅们后面,记录下他们强调的每一个重点、每一个细节。”他努力学习新知识,提升自己的技能。
国庆期间,周建新放弃与家人的团聚。他说:“家人都很理解我,他们知道这个项目的重要性。我也想回家,但是这里的工作更需要我。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让这个项目顺利推进,为雄安的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他的话语朴实而真挚。
周建新和工友们在平凡的岗位坚守,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他们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用智慧和汗水,为雄安新区“未来之城”建设贡献力量。
报道:通讯员刘煜琪
来源:雄安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