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念山海经:这座山里有一味能用来害人的草药,堪称宫斗必备神药

小不点念经 2022-04-25 10:04:15

嶓冢山:这座山里有一味能用来害人的草药,堪称宫斗必备神药嶓(bō)冢山位于大时山往西三百二十里的地方,汉水在这里起源,向东南方向流入沔(miǎn)水,嚣水也在嶓冢山发源,但河水的流向,是向北汇入汤水中。嶓冢山的植物以桃枝和钩端两种竹子为主,满山遍野都是。山中栖息着犀、兕(sì)、熊、罴(pí)等野兽,还有白翰、赤鷩(bì)等鸟类。此外,嶓冢山还有一种神奇的药草,这种药草名字叫蓇(gǔ)蓉。蓇蓉草的叶子如同蕙草叶一样,根和桔梗相似,虽然开蓝色的花朵,但不结果实,人如果吃了蓇蓉草,就会患上不孕不育的病。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山海小档案:在山海经里,嶓冢山算得上是一座生机勃勃的山脉了。嶓冢山是沔水和嚣水两条河的发源地,山上茂林修竹遍地,有犀、兕、熊、罴等野兽出没,有白翰、赤鷩(bì)等鸟类安家。如果山海经要评选自然保护区的话,嶓冢山绝对榜上有名。蓇(gǔ)蓉草,是山海经里出现的第一株可以用来害人的药草。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蓇蓉草“令人不孕”的药效,说不上好坏,但在重视子孙后代繁衍的古人看来,蓇蓉草十有八九是妥妥的邪药了。蓇蓉草这种药草,很大可能会被广泛应用在后宫或后宅的争斗上,也会堂而皇之地被应用在青楼妓馆这些地方。计划生育的时候,如果有蓇蓉草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断绝超生的事情发生。

原文: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嶓(bō)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miǎn)。嚣水出焉,北流注于汤水。其上多桃枝、钩端,兽多犀、兕(sì)、熊、罴(pí),鸟多白翰、赤鷩(bì)。有草焉,其叶如蕙,其本如桔梗,黑华而不实,名曰蓇(gǔ)蓉,食之使人无子。

声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山海经》是一本关于我国古代山川地理河流的百科全书。就山海经的内容而言,也有人将《山海经》戏称为《山珍海味经》或《古代旅游食宿指南》。经学者研究,《山海经》不是一时、一人所作,而是从先秦到秦汉,经过各个时代不知名作者的编写补录形成的文集。从古至今,对于《山海经》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相关著作更是汗牛充栋。今天市面上主流的《山海经》版本,是经过西汉文学家刘向、刘歆父子编辑整理,晋朝风水大师郭璞做注而成。《山海经》以中原一带为中心,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依次勾勒出当时九州之内的山川地理情况。现代版本的《山海经》,共有文章十八篇,内容涉及五花八门,为读者勾勒出一个光怪陆离的奇幻世界。本文以市面上通行的《山海经》版本原文为依据,在原文翻译的基础上,再加上小编自己的理解,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写成,个人主观性比较强,再加上个人学识有限,肯定有错误疏漏之处,还请多多包涵。如有争议,以读者为准,小编虚心受教。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