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常是不是经常下馆子啊,有没有经常点一些家常菜呢?你不知道的是有些菜,老板看到你点,那心里可开心了。
今儿咱们就扒开餐馆后厨的帘子,看看哪些菜是老板的"财富密码"。先说好了,看完可别摔手机——建议左手降压药右手计算器,咱们边算账边唠嗑。
一、麻婆豆腐菜市场2块8毛的嫩豆腐,浇两勺5毛钱的豆瓣酱,撒点葱花辣椒面,转眼就成"川味经典"。可是呢有些馆子连正经郫县豆瓣都不用,拿火锅底料炒两下就敢端上来。
要说这菜有多暴利?我表哥的馆子每天能卖80盘,光这道菜月入6万!不过您要是真馋这口,教您个诀窍:看豆腐是不是"三颤"——端上桌用筷子轻戳,颤三下不碎的才是正经嫩豆腐。要是硬邦邦的,八成是批发市场论斤称的老豆腐。
去年在网红餐厅点过一个绝的,两片西红柿撒白糖,愣是起了个"雪漫火焰山"的雅号,标价88!简直就是西红柿的华丽变身,我差点把筷子掰断,这钱没的是明明白白啊。
要说这类创意菜的套路,就是"三个一":起个玄乎的菜名,摆个精致的造型,配段瞎编的故事。下回见着"青龙卧雪"(黄瓜蘸白糖)、"火山飘雪"(糖拌西红柿),您可千万捂紧钱包。
海边大排档最经典的套路,就是"借壳上市"。五块钱一斤的乳山生蚝,撬开铺满蒜蓉,转眼卖58元/打。您盯着肥美的某音吃播流口水?现实是端上桌的蚝肉还没蒜末大!
教您个防坑妙招:新鲜生蚝壳是微微张开的,轻敲会慢慢闭合。要是遇到死活撬不开的"僵尸生蚝",八成是重复利用的壳+冷冻肉。这时候您就该喊:“老板,这蚝怎么比我家门锁还紧呐?”
要说餐饮界的点石成金术,干锅系列绝对排前三。菜市场五毛一斤的土豆,切吧切吧过遍油,丢几片五花肉当"气氛组",身价立马翻十倍。最绝的是这菜越放越入味,堪称"剩菜变宝"的典范。
不过您要是看见干锅里的土豆透明发亮,可得留神——八成是反复使用的老油!正经干锅应该是土豆边缘微焦,带着自然的酱色。记住口诀:“干锅干锅,越吃越香;油亮反光,赶紧喝汤(别吃了)”
这道凉菜的暴利程度,简直是对打工人的降维打击。超市2块钱的内酯豆腐,加上1.5元的皮蛋,老板抡起菜刀"咣咣"两下,转眼变成18块的"开胃前菜"。堪称是“三分钟暴富套餐”,最气人的是有些店家用筷子都拌不开的冷藏豆腐,美其名曰"冰火两重天"。
下次可以试试这么点单:“老板,豆腐要现开的,皮蛋要溏心的,麻油要现泼的”要是后厨真照做,这钱花得也算值。要是端上来还是那坨冷藏预制菜,呵呵,您懂的。
这道国民菜堪称餐馆界的"扫地僧",看着朴实无华,实则暗藏玄机。有些店家鸡蛋用最便宜的饲料蛋,西红柿专挑带青的,一盘成本不到4块,敢卖28!还分甜咸两派,甜党咸党吵得越凶,老板数钱笑得越欢。
教您个验货妙招:用筷子夹鸡蛋,能自然垂落呈绸缎状的,定是新鲜土鸡蛋;要是结块发硬,八成是便宜货。再尝尝汤汁,自然浓稠的是现炒,稀汤寡水可能是料理包。
您以为点个素菜能省钱?错!大错特错!菜市场1块5的油麦菜,过遍水卖20,利润率吊打澳洲龙虾!加个“有机蔬菜”概念,郊区大棚菜换个标签,价格直接起飞。
有次我在农家乐亲眼所见,老板娘从后门菜贩子那儿接来一筐菜,转身就在菜单写上“现摘有机时蔬”。所以啊,下次听说是自家种的菜,您就顺着话茬问:“能去菜园子现摘吗?”保准老板脸绿得跟那盘青菜似的。
这道菜的暴利程度,妥妥就是餐饮界神话。批发市场八毛一斤的花生,炸一炸装小碟,敢卖12块!更损的是有些店家玩"视觉魔术",浅口碟子铺满粗盐粒,乍一看满满当当,实际花生不到三十粒。
建议自带"防坑三件套":手机手电筒照油色(清澈为佳)、纸巾吸油(油渍扩散快的不是好油)、数数(超过50粒算良心)。要是遇到花生红衣都不去的,直接喊话:“老板,您这花生穿秋裤呢?”
看完这八大"金矿菜",是不是觉得手里的外卖都不香了?其实咱也不是不让商家赚钱,但总得讲究个“良心溢价”。下次点菜记得活用这些冷知识,保准服务员听了都要喊你一声“行家”!
最后送大家点菜三字经:
看菜单,莫冲动;问做法,防掉坑;
尝一口,辨真假;觉得亏,咱退单。
毕竟咱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您说是吧?这些菜您是不是都点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