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替身”的传奇故事,古已有之,千百年来民间再对其不断加以权谋和政治的想象,“替身”这个词语,便具有了深不可测的神秘色彩。
其中最著名的“稗官野史”如斯大林的替身之谜——在他晚年的生日晚宴上,他的女儿斯维特兰便发现了一些端倪,并将之写入日记:“让我感到奇怪的是,父亲不抽烟了,他的脸色发红,而不像以前那样苍白了,他的脸看上去比以前宽了一些,我简直越来越不认识自己的父亲了。”这甚至引发了俄罗斯部分史学家的大胆猜测——在那之前的十余年前,斯大林早已死于非命。
历史的真相或许已成永恒的秘密,但此类“传说”,毫无疑问对于民间具有着极大的吸引力。然而基于此类题材的影片却乏善可陈,究其原因,大概是替身题材的演绎,无论对于导演还是演员,都是需要艰难攀登的高峰吧。
最近口碑刷屏的张艺谋的影片《影》,便是这类影片的佳作。”老谋子“对于中国历史题材影片在美学上的把握当然登峰造极,邓超对于主人公大都督子虞和替身境州的演绎,也可以说配得上击节叫好。
对于替身题材来说,“一人分饰两角”通常并非只是两个割裂的角色那么简单,从映后口碑来看,观众普遍认为邓超成功把握了三个角色——子虞、境州,和扮演子虞的境州。而邓超在几个月的拍摄期间,体重如过山车一般上下落差超过四十斤,虽有克里斯蒂安·贝尔、阿米尔·汗等国际巨星珠玉在前,但对于中国演员来说,应该是第一人了。最终影片呈现的效果也的确令人信服,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秾纤皆邓超对《影》成三人“。
在影片的前半段,邓超的境州角色出身卑微,却意气风发,年纪轻轻经历了死里逃生和亲人永隔,那种年轻了十几岁的外表,和沉积在心中的仇恨,用“举重若轻”四个字形容恰当不过;而子虞,形容枯槁,内心复杂,骄傲、凶残,又有一丝自卑和变态的复杂情绪,被邓超把握得精准凌厉;在境州扮演的子虞身上,你又仿佛见到了大都督曾有的荣光,以至于影片已经放映了很久,许多观众才意识到两个角色实为一人所扮。
这三个角色之间邓超如何切换往复,以及拍摄中的技巧已有太多分析这里不必赘言。我想说的是,随着影片进入最后半个小时,朝堂之上主公设宴一段一连串的刺杀,竟让我看到了邓超的第四个角色——最终成为子虞的境州。
这也是我认为邓超接下这个角色最大的难点——境州在这部影片中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故事的发展不断成长,这其中细微的变化,成为考验演技最难拿捏的部分。
境州从一步步被人牵制令人叹息,在经历了代替背后人物征战杀伐,与主公权谋相见,又经历了与子虞之妻小艾逐渐产生感情、共同洗练,最终同心,境州似乎用短短的时间走完了子虞的一生,他对子虞除了仇恨之外,竟然多了一丝同理心。
当境州反杀子虞,身与影之间只剩一人的时候,他走出大殿,掷地有声地向群臣宣布主公的死讯,在为数不多的知晓影子真相的权臣田战眼中,我们看到的,只有子虞,或者说,是终于成为了子虞的境州。
凝视深渊的人最终成了深渊,杀死恶龙的人最终变成恶龙。邓超在《影》中的表演远不是四十斤体重变化可以概括,对影四人,令人拍案。
老张的电影要多看几次才能看懂
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