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海局势持续紧张的大背景下,一则来自中国台北地区《军武频道》4 月 1 日的报道,再度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报道显示,台防务部门推动的后备战力提升计划已持续了 4 年有余,从新编步兵旅、14 天教召,再到 18 个县市后备旅,一系列举措紧锣密鼓地展开,台军试图通过不断调整编制与革新训练,充实所谓的防卫作战人力。如今,随着县市旅在 2025 年回归全动署管辖,新年度教召流路也已正式开启。
根据台军方的规划,今年的目标可谓 “雄心勃勃”,计划召训近 11 万人。其中,14 天召员相较于去年增加了 2 万多人,同时还将持续扩充县市旅人力,意图提升动员效能。从台军上月底发布的陆军年度施政绩效报告中,我们能一窥其背后的动作。为推动后备革新,台陆军去年底已设立项目办公室,依据「陆威项目 - 后备革新议题」3 年交流蓝图完成全案规划,并持续邀集跨部门单位共同拟定具体实施方案。
回顾过去,基于「常后一体」目标,台军后备指挥部归陆军指挥管制,以落实战、训、动员督管能量合一。然而今年回归全动署管辖后,陆军与后备兵力转变为「常中有后」的方向进行编装调整,期望常、后备部队在同一指挥链下共享人、装、训等资源,从而助力后备部队战力恢复。而后备部下辖的 18 个县市后备旅,在今年初已达成首阶段编制目标,具备了独立执行营级部队教召、整备的能力。按照计划,今年底前还会继续推进第二阶段编增,旨在建构 24 小时内的动员恢复战力能力。
在教召训练方面,2025 年延续「现地」模式,将召员带至作战计划的实际战术位置施训。目标召集人数高达 10 万 8942 员,相较于去年的 9 万 4870 员,增加了 1 万 4072 人。在新制 14 天召训部分,今年度预计划召集 29 单位、5 万 1685 员,这一数字比去年的 2 万 7564 员多出了 2 万 4301 人;旧制 5 至 7 天教召则涵盖 70 单位、3 万 3860 员,较去年的 4 万 7729 员减少了 1 万 3869 人。此外,还将编实动员 19 单位、4417 员,以及勤务召集 119 单位、1 万 8980 员,规模较去年均有所扩大。
二、训练内容的 “革新”针对台军新制召训内容,台陆军去年已加入「应用射击、地图阅读及作战计划演练综合评鉴」等课程,试图提升后备人员的实战能力。今年更是开设了县市后备旅基干种能及助教辅训,同时继续推进协训交流,期望汲取实战经验。在动员验证方面,台陆军将于今年汉光 41 号演习期间,验证步兵 206 旅全旅动员,而后备指挥部则会偕同县市级政府共同开设联合应变指挥中心,验证军民整合机制,提升所谓的全社会防卫韧性。
三、背后的 “谋独” 算盘然而,台军这一系列看似 “积极” 的后备战力提升举措,背后实则暗藏 “谋独” 祸心。长期以来,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 “台独” 分裂立场,勾连外部势力,不断进行谋 “独” 挑衅。他们妄图通过提升所谓的军事力量,来抗拒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这种行径无疑是在玩火自焚。
从国际形势来看,美国等外部势力出于遏制中国发展的险恶用心,不断在台海问题上兴风作浪,对台军售、派遣军事人员赴台等行为,严重破坏了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台军后备战力提升计划,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迎合外部势力的鼓噪,企图以此作为与大陆对抗的资本。但他们忽视了一个关键事实,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铁律。任何企图分裂自己国家的行为,都将遭到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也必将以失败告终。
从两岸实力对比来看,大陆的综合实力以及军事力量远远超过台湾地区。近年来,解放军在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无论是先进武器装备的列装,还是作战能力的提升,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台军即便进行所谓的后备战力提升,也不过是杯水车薪,无法改变两岸力量悬殊的格局。而且,台湾民众大多渴望和平,不希望被卷入 “台独” 分裂势力制造的战争风险之中。台军的这些举动,实际上是在将台湾民众推向危险的边缘。
台军的后备战力提升计划,不过是民进党当局 “以武谋独” 的一场闹剧。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仅无法实现其分裂图谋,反而会进一步加剧台海地区的紧张局势,给台湾民众带来更多的灾难。我们坚信,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任何企图阻挡这一进程的行为都将被历史的车轮无情碾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