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黑龙江一农妇收留2条小蛇,15年后家成了蛇巢:赶都赶不走

孔甲丙今说史 2024-06-24 02:48:37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遥远的黑龙江省,一个小村庄的边缘,有一座被密集森林环抱的破旧木屋。2006年的一个寒冷夜晚,刘玉平,一位孤独的农妇,在熟睡中感觉到一阵冰冷蔓延至脚边。睁开眼,她发现两条刚孵化不久的菜花蛇静静地蜷缩在她的被脚下。在大多数人眼里,这种情况无疑是恐慌的源泉,但刘玉平却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她决定收留这两条无家可归的小蛇。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条小蛇不仅长大了,还将更多的同伴带回了这个小屋。到了2021年,整个屋子已变成了一个庞大的蛇巢,蛇的数量多到令人难以置信。她是如何与这些蛇和谐共处的呢?

初始的惊骇与奇遇

2006年的那个晚上,刘玉平在经历了一天的辛勤劳作后,早早地进入了梦乡。山中的夜晚通常安静而幽深,只有偶尔的风声和野生动物的窸窣声打破夜的静寂。那天夜里,气温略显凉爽,刘玉平的小屋里静悄悄的,除了她平稳的呼吸声,几乎听不到其他任何声响。

就在这样一个宁静的夜晚,刘玉平突然感觉到一阵不同寻常的冰凉。她的睡意被这种突如其来的寒冷感所打扰,半梦半醒之间,她感到自己的身边似乎有什么异样的存在。慢慢地睁开眼睛,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映照出旁边不远处的一个长条形的影子。

当她的目光聚焦时,才惊觉那竟是一条大花蛇正静静地躺在她的床边。这条蛇身体斑驳,色彩鲜明,与寂静的夜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普通人眼里,这种情形无疑是惊恐的源泉,但刘玉平却没有马上起身逃离或是尖叫。她静静地观察着这条不速之客,注意到蛇的眼睛不是那种冷漠或威胁的目光,反而透出一种无助和委屈。

这条大花蛇似乎并无攻击的意图,它的身体轻微蜷曲,静静地躺在那里,偶尔轻轻动弹,似乎在试探这个新环境。刘玉平慢慢地坐起身,尽量保持平静,她知道,山中的动物多半是因为环境的变迁而偶尔走入人类的居住地。

刘玉平回想起自己在山中的孤独生活,除了那些蜜蜂和偶尔的野生动物,鲜有其他生物与她为伴。也许是这份孤寂让她对这条突然出现的蛇生出了一种莫名的接纳感。她没有立刻起身去寻找可以赶走蛇的工具,而是继续静静地观察,试图从这条蛇的行为中读懂它的意图。

蛇群的逐渐壮大

随着那两条大花蛇的定居,刘玉平的小屋渐渐成为了它们的新家。不久之后,这两条蛇开始繁衍子孙,这些幼蛇的出现,使得更多的大花蛇被吸引到这个地方,可能是被初始那两条蛇的信息素或是这个地方的安全感所吸引。

不断有新的蛇加入进来,刘玉平的小屋和周边的小区域逐渐变成了一个蛇的聚集地。这些蛇在土屋周围的草丛中游动,有时候在屋檐下休息,有时在阳光下晒太阳。尽管小屋的环境因此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伴随着一些意想不到的好处。

刘玉平家的老鼠问题一直比较严重,这些小动物经常闯入蜂房,偷吃蜂蜜和蜂蜡,有时还会破坏蜂箱。然而,随着蛇群的增多,这一问题开始得到有效的解决。大花蛇是熟练的猎手,尤其擅长捕捉那些小型哺乳动物。它们在夜间活跃,静悄悄地滑行在草丛和屋角,捕捉一切可以找到的老鼠。

这种自然的捕猎行为极大地减少了老鼠的数量。原先需要刘玉平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设陷阱或使用毒药的问题,现在几乎自动得到了解决。蛇用它们的方式,清除了这些害虫,仿佛是在以它们的能力来回报刘玉平对它们的接纳和宽容。

小屋的这种新常态也改变了周边环境的生态平衡。蛇的存在不仅限制了老鼠的数量,同时也影响了其他可能对蜂场造成威胁的小型掠食者。这一连锁反应让刘玉平的养蜂事业变得更加稳定,减少了她因外界因素干扰而产生的损失。

此外,蛇的存在也使得小屋周围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没有了老鼠的破坏,蜂箱的维护变得更加容易,蜂群的健康状况也有所提升。蜜蜂的产蜜量因此而增加,刘玉平可以收集到更多、更纯净的蜂蜜,她的蜂蜜在市场上的销量和口碑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蛇与人的和谐共处

菜花蛇以其体型较小但捕猎能力出众的特点,在刘玉平的小屋周围渐渐繁衍并占据了一席之地。这种蛇虽然无毒,但其敏捷和捕猎技巧使得它们成为了不可小觑的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刘玉平和这些蛇之间形成了一种特别的共处关系,蛇们在她的土屋和周围地区自由来去,成为了她非官方的“家蛇”。

尽管蛇的出现对刘玉平的生活带来了积极影响,但她的家人对这种与蛇共居的生活方式感到忧虑。他们担心这种共处可能隐藏潜在的危险,尤其是对家中的小孩和来访的客人。尽管这些菜花蛇是无毒的,但蛇毕竟是野生动物,其不可预测的行为可能带来风险。

面对家人的担忧,刘玉平进行了一番思考。她观察了这些蛇多年,了解到它们的习性和行为模式。菜花蛇通常不具攻击性,除非受到直接的威胁或挑衅。在她的小屋和养蜂场周围,蛇们更多的是扮演着清除害虫和保持生态平衡的角色。凭借这些年的观察和经验,刘玉平相信这些蛇不会对她或她的家庭成员构成威胁。

此外,她也考虑到自己的经济状况。养蜂业是她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在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稳定的蜂蜜产出对家庭而言尤为重要。蛇群的存在明显减少了可能威胁蜂场的害虫和捕食者,保证了蜂蜜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对刘玉平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自然福利。

因此,即便面临家人的反对和忧虑,刘玉平决定坚持留下,继续与这些蛇共处。她细心管理养蜂场,同时也留意维持与蛇群的和谐共处。

逾十年的共生岁月

随着时间的流逝,刘玉平与居住在她小屋周围的菜花蛇之间的关系愈发深厚。到了2021年,她的小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居住地,更成为了一个庞大蛇群的栖息地。这个蛇巢里居住的蛇不只是几条,而是成百上千条,它们在屋檐下、墙角、甚至是屋顶都能找到它们的踪影。

刘玉平的生活与这些蛇紧密相连。每天早晨,当她步出屋门准备检查蜂箱时,总能看到这些灵活的生物在草丛中穿梭,或是在阳光下悠然自得地晒太阳。虽然对于外人来说,这样的场景可能充满了恐惧与不安,但对刘玉平而言,这已是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蛇群在这里的生活也显得非常自然。它们帮助刘玉平维持了养蜂场的生态平衡,自然而然地控制了老鼠和其他小型害虫的数量。这种无声的帮助让刘玉平的蜂蜜产量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蜂蜜的品质也因此得到了保障。

在这十五年的共处中,刘玉平学会了理解这些蛇的习性和需求。她知道在什么时候和地点最可能看到它们,甚至能通过它们的行为判断出天气的变化或是周围环境的微小变动。她在小屋周围布置了一些特制的蛇窝,提供给这些蛇更为安全舒适的栖息之所,确保它们在冬季也能有足够的保暖。

刘玉平的日常生活中也逐渐融入了与蛇的互动。早晨,她在喂养蜂群之前,会先绕屋一周,检查蛇们的状态,确保没有受伤的蛇或是因意外进入居住区的小蛇。这些检查虽是简单的例行公事,但也体现了刘玉平对这些生物的关心与尊重。

此外,刘玉平还为这些蛇提供了一些水源。在夏天干燥的日子里,她会在小屋附近放置几个水盆,确保这些蛇在炎热的天气中也能得到充足的水分。这种细心的照顾,让蛇群与她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彼此之间的信任也随之增强。

经济的转变与新生活

到了2022年,刘玉平的生活有了新的变化。她的孩子,看到母亲多年来辛勤工作的成果,决定将家中的蜂蜜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他们开始在当地市场上摆摊,同时也通过互联网销售,把这种在蛇群保护下产出的蜂蜜介绍给更多的消费者。

这些蜂蜜因其独特的生产背景和优质的品质很快在市场上获得了好评。消费者被这种蜂蜜背后的故事所吸引——一位勤劳的养蜂者和数百条蛇和谐共处,共同守护着这片养蜂场。这个故事很快传播开来,吸引了许多对自然养蜂和生态保护感兴趣的人们。

刘玉平的蜂蜜在市场上的畅销,除了质量保证外,部分原因也得益于蛇群的存在。这些菜花蛇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养蜂场的守护者。它们有效地控制了可能损害蜂箱的老鼠和其他小型掠食者的数量,使得蜂场更加安全。刘玉平因此不再担忧夜晚或是当她不在场的时候会有人或其他动物来偷窃蜂蜜。

这种天然的保护方式不仅有效,而且成本低廉,完全不需要人为干预。蛇群的存在让养蜂场几乎成了一个自我维护的系统。这一点在刘玉平向潜在客户解释她的蜂蜜为何如此纯净与安全时,总能引起额外的兴趣。

随着这种独特的养蜂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刘玉平的蜂蜜也开始出现在各种生态和自然保护的讨论中。许多环保主义者和自然爱好者被这一模式所吸引,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创新的将自然生物多样性融入现代农业生产的方式。不少摄影师和自然学者也开始造访刘玉平的养蜂场,希望亲眼见证这一和谐共处的奇迹。

参考资料:共睡一个炕!女子与蛇“同居”15年 大蛇就有20多条

0 阅读:13

孔甲丙今说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