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调查显示,目前女孩月经初潮的年龄一般在10至16岁之间。卫健委的数据是,我国女童月经初潮年龄平均为12.5岁,且有下降趋势。
刚上3年级的妞妞,已经超过一米五了,个头在班上很出挑。所以,总会有人跟黄姐说,你闺女真高啊!但黄姐一点也不开心。

她说,女儿9岁多,就来例假了,半年不到的时间里,长高了8cm,一下子就155cm了!
所以,每天给她各种补营养、排骨汤、人参汤,就想着抓住这个机会,让女儿更高一些。
但没想到,女儿身高没什么变化,体重倒长了不少,现在已经快60kg了。
黄姐带女儿到医院体检,才知道问题所在。
医生说,妞妞例假来的早,和日常饮食有很大关系。而且,因为来了例假,身高发育也不太正常,性早熟的迹象,太明显了!
随后,黄姐带女儿做了骨龄测试,还有一系列检查,最后才知道,女儿的骨骺线已经封闭,没有长高的可能性了。
我身边也有家长反映,说女儿刚上三、四年级,就已经来月经了,怎么这么早啊!
女儿什么时候来月经更好?《医学快讯》的意向调查显示,超7%的女孩在8、9岁,就已经迎来月经初潮,但能给予关注的父母不到10%。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显示,女孩月经初潮的黄金年龄为12至16岁左右,这是身体发育正常与健康的标志之一。
如果在10岁前已经历月经初潮,则定性为性早熟,若是晚于17岁,视为性晚熟。

根据亚太儿科内分泌学会(APPES)公布亚洲地区出现性早熟女孩的表现,月经初潮来得太早便是表现之一,它所造成的危害涵盖生理、心理。
比如,早于同龄人来月经,很可能让孩子产生误解,又或是受到同龄人的异样眼光、嘲笑等,令孩子感到自卑、内向、抑郁等负面心理,不利于心理健康。
不过,影响更直接的是,月经来得太早,也意味着发育年龄提前,或许早期会让人误以为,孩子比同龄人发育得好。
比如,身高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但骨骺线也比同龄人闭合得更早。
当然,如果女孩月经初潮超过17岁才来或没来,这种性晚熟的表现,也和身高有很大关系。

一般女孩经历月经初潮后,每年可以长高4至5厘米,但太晚来月经,骨骺线已闭合,也很难再长高。
如何让女儿更好度过经期?作为“中西医结合妇科第一人”的俞瑾教授则认为:“月经之于,女孩们是无比重要的存在,需要正确认识它,才能与它和谐相伴。”
首先,注重生理知识教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些年一直致力于全球推广儿童生理课普及,因为缺乏生理知识已经是全球多个国家的未成年人普遍存在的问题。
同为女性的妈妈,就是女儿最好的生理课老师,以过来人的经历,告诉女儿一些注意事项。

除此之外,还可以购置相关书籍,下载一些科普影音等,鼓励女儿独自学习,创造多种学习的方式,达到全面教育生理知识的目的。
其次,提前了解应对。
《医学快讯》(MedicalXpress)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因缺乏经期知识的了解,19%左右的女孩对月经产生错误认知、恐惧等,以致于月经真正来临时,让她们惊慌失措。
因此,按专家们的建议,避免如今有些8岁左右就要经历月经初潮,家长可以6、7岁开始,就提前做好引导。
让女儿知道,月经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生理现象,不用太过担心。
平时,妈妈注意教导女儿如何使用卫生巾以及经期的护理知识,包括注意隐私部位清洁、做好保暖、不吃寒凉食物、多喝温水等。
最后,细心观察。
越来越多的女孩,在8-10岁期间,就已经经历了月经初潮。因此,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时刻注意女儿的成长状况。
同时,妈妈也要充分了解性早熟、月经初潮正常年龄等知识,细心观察女儿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如何避免女儿月经来得太早?根据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的调查数据可知,我国目前儿童性早熟发病率已达到0.43%,且女孩占比高于男孩。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月经初潮来临的年龄不断变小。
而关于性早熟,主要因饮食、环境等有关,如果家长们注意养育,其实是可以很好避免的!
建议一:定期检查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儿童每年体检次数建议,1至2岁宜每年2次,3至12岁为每年1次。
现在学校一般都会组织体检,家长只要让孩子按时参加,就可以了。如果学校不组织,建议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做相关检查。

Tips:我国卫健委的建议是3至12岁为儿童身体发育高速期,最好每年进行2次体检,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多关注一下。
建议二:注意饮食
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的一篇文章指出,中枢性性早熟与肥胖有一定联系,因为相比于体重正常儿童患上性早熟概率为3.59%,肥胖儿童可达到54.17%。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6岁以下肥胖儿童为3.6%,6至17岁为7.9%。可见,如今儿童肥胖已不少见。
因此,家长们需注意孩子的饮食,保证营养均衡的情况下,避免高脂肪、高糖、重油等饮食习惯。
比如,炸鸡、油条、蛋糕、糖果等,尽量少吃。
建议三:正视性早熟,积极治疗
作为经历月经过早到来、身高增长太快、体重肥胖、胸部比同龄人发育早等处于性早熟状况的孩子来说,她所需要承受的未知恐慌、外界异样眼光,已经感到压力极大,甚至是抑郁。

所以,家长们应正视孩子的性早熟,鼓励、引导孩子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然后一起到医院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降低性早熟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凌晨妈妈来叨叨:
《了不起的生理期》中提到,月经是绝大多数女孩都会经历的事情,它也是体现身体是否健康的指标之一。如果你家有女儿,这篇文字可以收藏一下,或许以后会有大帮助!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