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666”的操作~

懒猫的丰收 2025-04-25 16:45:16

接着梳理一季报,

今天看看哪些基金经理加仓了,哪些减仓了~

01

加仓

加仓的基金经理主要是这些:

(1)杨思亮

杨思亮很猛,“宝盈优势产业”的仓位一下子增加了45.74%,从38.66%增加至84.4%。

回顾历史仓位,2023年1季度,杨思亮接管后仓位一路下行,2024年4季度降至38.66%,没想到今年一季度增加这么多。

一季报中,杨思亮说:

1)一季度,国内宏观经济延续触底回升态势,伴随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产业的持续突破,市场悲观预期得以快速扭转,相应市场结构也从防御转向进攻;但我们相信,国内增长与国外通胀的解决并非坦途,在战略上转向乐观的同时,我们将继续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2) 国内角度,尽管整体物价水平仍处在低位运行阶段,伴随《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把稳住楼市和股市写进总体要求,我们相信,我国资产价格有望稳步回升。

3) 海外角度,发达经济体降息节奏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我们维持此前判断,本轮通胀的核心矛盾在供给侧,或许需要需求侧付出预期外的代价才能得以解决,海外经济或将经历“先入其谷,再登其峰”的剧烈波动过程。

一句话总结,虽然海外的担忧还在,但杨思亮对国内股市转向乐观了。

持仓上,

杨思亮加仓的主要是消费。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海尔智家被买进十大重仓股,伊利的持股数量增加了20%,重庆啤酒持股数量增加41.62%。

杨思亮管的另一只消费基金“宝盈消费主题”加仓白酒更多,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被买成了前三大重仓股,泸州老窖也进了十大重仓股,排名第6。

我查了下,杨思亮上次重仓白酒还是2022年4季度,这是他时隔2年再次重仓白酒。

(2)郭斐

郭斐也加仓了,看历史仓位,2023年3季度开始减仓,最低减至50.73%,去年4季度加了10个点左右,今年1季度加仓25个点。

一季报中,郭斐说:

“面对不确定性,我们比过去更为看重估值和ROE所处的周期位置,买得便宜以及买在周期的低位是我们希望对组合留有足够的安全垫,如果还能有可观的股息回报作为保护则更佳——我们深知,低回撤才是长期复利的核心来源”。

潜台词是,他觉得现在是市场底部位置。

看业绩,核心资产牛市中,郭斐大幅跑赢指数;熊市中,因为减仓避险,以及转向价值,回撤也小于指数,2019年以来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超额收益(绿线)持续向上,他此时大幅加仓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信号。

持仓上,郭斐加仓的主要是银行和消费,减持了有外需敞口的家电。

在一季报中,他说:

“在周期思维审视下,内需消费、金融、以重卡和工程机械为代表的资本品等领域有一批公司似乎正在经历周期底部,近期业绩经受住了严苛的宏观考验,体现出较强韧性,即使没有风来,也值得买在‘无人问津时’”。

(3)童兰

童兰逐步从之前的小透明变成了黑马基金经理,和董承非共管“兴全趋势”时几乎没啥人关注,没想到独自管理基金后表现这么好,“兴证全球欣越”已经连续8个季度排名同类前50%,基金规模也水涨船高,一季度从12亿元增加至18亿元。

看历史仓位,

前几个季度,“兴证全球欣越”的仓位都维持在60%,今年1季度增加至93%。

一季报中,童兰说:

1)DeepSeek的出现扭转了中美科技角力的预期走向,AH 市场的流动性得以有所改善;与此同时,国家政策对国内经济的托底决心和力度预期也仍存,且在近几年持续较弱的宏观体感下,企业的自适应调整使得企业盈利能力恢复性修复的效果也有望逐渐体现;基于内外预期改善的共振效果,市场在1季度也表现较为强劲。

这段话的意思大概是说,市场预期改善了,她也因此不再悲观。

2)基金仓位水平有所抬升,组合配置上继续维持了稳健价值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同时对资产价格落入合理区间的消费企业继续加大了配置。

看具体持仓,

童兰把口子窖、山西汾酒买进了十大重仓股。其他消费股,蒙牛乳业、百亚股份、涪陵榨菜等仓位也有所提升。

海外营收占比较高的美的,持仓从6.91%降至5.16%,下降较多。

(4)何帅

何帅也加仓了,“交银瑞和”的股票仓位从76%增加至94%。

看具体持仓,主要加仓了消费、医药、互联网,之前重仓的银行被大幅减持。

一季报中,何帅说:

1)DeepSeek的出现使得科技行业投资机会的确定性提前了,国内在AI领域的投资和发展会明显加速,长周期的成长空间也因此打开。未来AI投资的重点会从基础模型转移到应用端,他比较看好面向消费者端的互联网,及面向企业客户端工作流智能代理的投资机会。

2)在传统行业,基于对优质和低估的偏好,加仓了食品饮料等行业。

(5)于渤

于渤是追求绝对收益的,2023年4季度后持续加仓,从10.88%加到41.93%。

一季报中说,“1季度的整个宏观环境温和,国内经济数据良好,稳步复苏,较有利于A股市场”,言外之意也是看好后市行情。

看持仓,

比较均衡,科技、互联网、消费、新能源都有配置。

02

减仓

减仓的基金经理主要是这些:

(1)江峰

“中信保诚多策略”执行的是微盘策略,一季度表现不错,基金涨了10.89%,同类前7%。基金规模也增长明显,从7亿元增至12亿元。

但江峰却在一季度选择大幅减仓,股票仓位从84.5%降至52%,是近期较为明显的一次降仓。

一季报中,江峰说:

“结合行业景气度、业绩趋势、估值等几个维度,一季度,本基金对食品饮料、农林牧渔、文化传媒、商业零售等行业中个股进行了增持,产品整体股票仓位控制在 60%左右。总体上在行业和个股配置上,主要优选估值合理,景气度预期向上的股票”。

大概是觉得小盘、微盘股估值涨得比较高了吧~

业绩上,

因为降仓位,江峰虽然在3月份表现一般,但却在4月的下跌中跌幅明显小于“中证2000”和“微盘股指数”,然后抓住4月中下旬的反弹,业绩再创新高,不由得怀疑他是不是趁着下跌把仓位加了回去,这波操作,666!!!

另外,江峰也比较看好消费的投资机会。

他在一季报中说,接下来重点关注这四个方向:一是大消费板块的机会;二是稳增长预期下有望受益的行业;三是国家安全和国产替代等专精特新方向;四是新质生产力相关的高新技术制造业。

(2)孙权

孙权是富国基金新跑出来的黑马基金经理,重仓科技,“富国创新企业”一季度涨了11.13%,同类前7%。基金规模也因此增加较多,从6.6亿元增至10.8亿元,但股票仓位却从86%降至62%。

孙权管的另一只基金“富国新兴产业”,一季度涨了9.15%,基金规模从45.6亿元增至72亿元,股票仓位从85%降至81%。

尚不清楚降低仓位的原因,孙权在一季报中没交代。

(3)曹晋

曹晋出于对海外风险的担忧降低了仓位,“富国成长动力”股票仓位从78%降至61%。

一季报中,他说:

展望二季度,核心是四月份中美关税的靴子落地。鉴于宏观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我们相应降低了权益的仓位,同时降低了出海敞口的相关企业的风险暴露,保持契约允许范围内的最大的现金头寸。

看历史仓位,之前最高时87.2%,他是持续降低仓位。

(4)董辰

董辰是突然降低了仓位,“华泰柏瑞多策略”股票仓位从93%降至76%。一季报中,董辰说他也是出于对海外风险的担忧降低了仓位。

“A股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海外,美国激进的“效率”政策和关税政策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同时国际地缘政治格局仍然处于动荡上升期。美联储维持利率高位对风险资产不太友好,随着美国通胀压力显现,利率环境可能会更加艰难。鉴于海外风险,本基金适当降低了权益仓位”。

(5)卢玉珊

卢玉珊也是偏好绝对收益的选手,2025年1季度,“南方改革机遇”股票仓位从89%降至83%。

但她在一季报中说对未来并不悲观,

“目前A股各类宽基的估值回到过去十年50%分位数以下位置,4月政治局会议前后政策有望进一步释放暖意,叠加经济弱复苏预期升温和风险偏好的修复,我们对市场并不悲观”。

看历史持仓,过去几个季度卢玉珊持续加仓,从65%加到89%,2025年1季度小幅降低仓位。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0 阅读:11

懒猫的丰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