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灭亡时,再高明的裱糊匠,也堵不住漏风的破窗

浩博评过去 2023-08-31 17:54:08

一、

都说司马懿取代曹魏是因为寿命长,其实司马懿能成就功名大业,家族后代能一统三国建立晋朝,是数代人不断努力的结果。

司马懿,只不过是司马氏的代表罢了。

早在东汉安帝年间,河内司马氏的司马钧便做到征西将军,是东汉两千石的高官。司马钧之子司马量做到豫章太守,司马量之子司马隽做到颍川太守,司马隽之子司马防做到京兆尹,司马懿就是司马防之子。

除了不如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和弘农杨氏以外,四世两千石的河内司马氏,绝对是东汉末年的顶级世族之一,比曹操这种“赘阉遗丑”的底蕴深厚太多了。

这就是司马懿崛起的根基,也是颍川世族提拔并支持司马懿的历史渊源。

毕竟河内司马氏出过颍川太守,和颍川荀氏、颍川陈氏有深厚的交情,到了司马懿、荀彧、陈群这一代,更要结成利益同盟,共同扶持进步嘛。

在这个人脉圈子的支持下,司马懿进步非常快,并凭借自己的能力东征西讨,直至成为曹魏的辅政大臣。

而此时在曹魏任职的,还有中护军司马师、散骑常侍司马昭、尚书令司马孚、平阳太守司马望等等一大批司马氏成员。

如果说司马懿的功业名望,是他发动高平陵政变的底气,那么众多精明强干且执掌军政大权的司马氏成员,就是儒家经学世族们拥护司马懿篡位的重要保证。

因为司马氏后续有人,不用担心没有主心骨,跟着司马懿干完这一票大的,以后就不用再担心改朝换代了,可以安心享受胜利果实。

一锤子买卖,很多人都觉得值。

高平陵政变成功后,司马氏又经历了数次血腥屠戮,连续三代人接力,才真正夺取曹魏的江山。

一次是司马懿清理曹爽、何晏等改革派,平定“淮南一叛。”

原本何晏准备投靠司马懿,替他处理曹爽等改革派成员,保住一条性命,结果人都抓起来以后,司马懿说“凡有八族”,何晏数来数去都凑不够,便对司马懿说“岂谓晏乎”,难道我也在里面?

司马懿微微点头:“是也”,统统夷三族。

可见在清洗政敌方面,司马懿是丝毫不准备妥协的。

而听闻司马懿取得朝廷的军政大权,执掌淮南兵马的太尉王凌不服气,大家都是平起平坐的曹魏重臣,凭什么现在司马懿能挟天子以令诸侯,我们就得跪下磕头,将来还要给司马懿的子孙磕头?

于是王凌决定起兵讨伐司马懿,拥立楚王曹彪做皇帝。

为了复制司马懿的成功经验,王凌还派将军杨弘去联络兖州刺史黄华,结果杨弘和黄华都没搭理王凌,直接跑去向司马懿告密。

司马懿亲自率领大军征讨淮南,生擒王凌,凡涉及到此事的都夷三族,并赐死楚王曹彪,设置机构严格监管曹魏宗室,避免以后再出现类似的事情。

另一次是司马师处理改革派余党,平定“淮南二叛。”

公元251年,司马懿去世,长子司马师继任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司马孚进位太尉,叔侄两人共同执掌曹魏政权。

司马师没有威震天下的功业名望,继承司马懿的地位,其实是不能服众的,所以司马师表现的非常开明,功劳都让给部属,过错都收归自己,真正做到了“延揽英雄务悦民心。”

例如征讨吴国失败,朝廷大臣都劝司马师惩处军队将领,但司马师说:“我不听诸葛诞的正确建议,才导致前线失败,和诸将无关”,除了削除监军司马昭的爵位以外,谁都没有受到指责。

司马师这么做,归根到底是要减少杀戮,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

但司马师要做的是改朝换代,必然会有大量的反对力量。

中书令李丰之子李韬娶了曹魏的公主,因为这层关系,李丰就不愿意和司马师亲近,还准备和夏侯玄起兵推翻司马师,然后拥立夏侯玄为大将军,恢复曹魏江山。

司马师整整笼络了两年,李丰都没能改变心意。

司马师没办法,便亲手砍死李丰,李韬、夏侯玄等人都夷三族,随后废魏帝曹芳,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

而扬州刺史文钦、镇东将军毋丘俭和曹爽、夏侯玄等改革派的关系很好,听说他们都被夷三族,感觉这场大案迟早得牵扯到自己头上,于是在寿春起兵讨伐司马师。

面对生死存亡的大事,司马师留下司马昭镇守洛阳,亲自统帅大军奔赴淮南,经过两个月的大战,司马师才平定文钦和毋丘俭的叛乱。

那时司马师刚做完眼部手术,还没有完全恢复,在淮南战场受到惊吓后,一只眼珠直接崩出来了,导致司马师获胜回师以后就去世,司马昭继任大将军、录尚书事的职务。

从此时起,司马昭站在河内司马氏六代人的肩膀上,接过夺取政权的最后一棒。

公元257年,司马昭命贾充慰问四征将军,到淮南的时候,贾充趁机问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关于改朝换代的看法。

诸葛诞和曹爽、夏侯玄等人的关系不错,政治立场上自然不认可司马氏,而夏侯玄、王凌、毋丘俭相继死去,也让诸葛诞忧心忡忡。

于是诸葛诞对贾充说:“世受魏恩,岂可欲以社稷输人乎?”

贾充回洛阳之后,向司马昭汇报了工作情况,司马昭意识到诸葛诞靠不住,便任命诸葛诞为司空,间接夺取他的兵权。

诸葛诞害怕到洛阳以后,被司马昭处死,决定效仿王凌、毋丘俭起兵造反,讨伐司马昭。司马昭亲自统兵二十六万,整整打了半年,才平定诸葛诞的“淮南三叛。”

可以说,淮南三叛是高平陵政变的延续,司马氏清除异己,是清除曹爽等改革派的后续工作,并不是没头没脑的乱杀一通。

公元258年,司马昭以平定淮南的功劳,被魏帝曹髦封为相国、晋公、加九锡、食邑八郡。

公元260年,魏帝曹髦不甘心失去政权,亲自带领宿卫部队冲出宫门,要和司马昭决一死战,结果被中护军贾充拦在大街上,一番交战后,贾充鼓动太子舍人成济,当街刺死魏帝曹髦。

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邓艾、钟会出兵攻破蜀汉,司马昭以灭蜀汉的功劳,晋爵为晋王,食邑二十郡,得到当年曹操的地位。

从此以后,三国只剩魏、吴两国。而吴国失去蜀汉的支援,人口和经济根本不能和魏国相提并论,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而这一点,吴国人张悌都看出来了:

“司马懿父子累有大功,除其烦苛而布其平惠,为之谋主而救其疾苦,民心归之亦已久矣。淮南三叛而腹心不忧,曹髦之死四方不动,任贤使能,各尽其心,其本根固矣,奸计立矣。”

至此,经过七代人的努力,司马氏得江山,再无任何悬念。

二、

既然江山是司马氏一代又一代接力得到的,整个过程中司马氏成员都出了大力气,那么新朝建立以后,自然要论功行赏。

而且司马氏能得到曹魏的江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曹魏把宗室都监管起来,导致宗室诸王没有军政大权,更没有直属兵力,不能有力的拱卫曹魏江山,当朝堂出现权臣的时候,只能做待宰的猪羊。

针对曹魏灭亡的教训,司马氏建立新朝以后也要大封宗室,拱卫司马氏来之不易的江山。

在这样的背景下,司马氏分封宗室的力度可谓是空前绝后。

公元265年8月,晋王司马昭薨逝,太子司马炎继任晋王、相国,同年12月,魏帝曹奂禅位于司马炎,晋朝正式建立。

刚登上皇帝宝座,司马炎便追封司马懿为宣皇帝、司马师为景皇帝、司马昭为文皇帝,并封叔祖辈的司马孚为安平王,叔父辈的司马干为平原王、司马亮为扶风王、司马伷为东莞王、司马骏为汝阴王、司马彤为梁王、司马伦为琅玡王,封弟弟司马攸为齐王、司马鉴为乐安王、司马机为燕王,封堂兄司马望为义阳王......

这一圈封下来,意味着晋朝刚开国就有了27个掌握实权的王。

根据晋朝的分封制度,司马氏诸王以郡为国——

户口两万以上的是大国,可以设置上中下三军,兵力五千人。户口一万的是次国,可以设置上下两军,兵力三千人。户口五千的是小国,设置一军,兵力五百人。

仅看这些条款,是不是觉得也没什么?朱元璋分封子弟也是这么做的,明朝不也没出大事么?

但问题是,晋朝分封诸王之后,还有一条特别条款——“王不之国,官於京师,皆得自选国中长史。”

如果司马氏诸王都到封国去,确实可以纠正曹魏不封宗室的问题,但缺点是诸王封国离洛阳太远,一旦洛阳发生政变,宗室诸王来不及营救。

如果司马氏诸王没有封国,只做朝廷的官,那么又会重蹈曹爽的覆辙,一旦政治斗争失败,就会被政敌一杆子撸到底。

司马炎做了一个折中的选择,就成了现在的样子,司马氏诸王设立封国,本人留在洛阳做官,并从封国选择长史等属官。

从上帝视角来看,司马炎的折中方案,才是日后爆发“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

因为司马氏诸王有了封国和兵力,就和儒家经学世族一样,成为晋朝根深蒂固的地方势力。而从封国选择长史的权力,就让留在洛阳做官的司马氏诸王,和封国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样一来,位高权重又有地方势力支持的司马氏诸王,本质上是在朝廷内部另立山头。

公元277年,司马炎为了拱卫晋朝江山,决定再给诸王赋权——“诸王为都督者,各徙其国使相近”,改封诸王的封国,让诸王的封国和领兵镇守的地方合二为一。

于是,司马亮改封为汝南王、都督豫州诸军事,司马伦改封赵王、镇守邺城,司马辅改封太原王、监并州诸军事,司马伷改封琅玡王、镇守徐州,司马骏改封扶风王、镇守关中......

当司马氏诸王有了节制地方兵马的大权,又能从封国选拔人才,便拥有了和汉初诸侯王一样巨大的权力。

但他们毕竟是朝廷的官,没有汉初诸侯王的名分,那么在大一统国家已经深入人心的时候,司马氏诸王能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唯一途径就是——

杀进洛阳,夺取朝廷最高权力,进而黄袍加身。

这是晋朝最大的隐患,同样也是司马氏得天下的代价。

而司马氏得天下的另一个代价是,依靠儒家经学世族和功臣的支持改朝换代,那么必然要对儒家经学世族和功臣过分容忍。

这方面最典型的代表是贾充。

贾充是曹魏重臣贾逵的长子,曾追随司马师平定文钦和毋丘俭的叛乱,司马师病重后,立即赶回北方,留下贾充做监军。司马昭继位后,贾充又做了司马昭的心腹,到淮南刺探出诸葛诞的不臣之心。

可见,贾充是受到司马师和司马昭绝对信任的。

公元260年魏帝曹髦出宫讨伐司马昭的时候,司马伷其实遇到曹髦了,他不敢抵抗,转身直接就跑。但贾充没跑,反而冒天下之大不韪和曹髦作战,并和成济说:“司马公畜养汝等,正为今日。今日之事,无所问也。”

这句话是对成济说的,其实也是对自己说的。

成济刺死曹髦之后,尚书左仆射陈泰要求斩贾充以谢天下,司马昭说:“卿更思其次”,你再想个办法,贾充不能杀。

最后成济被夷族,算是给了天下一个交代。

这件事成为贾充一辈子都洗不清的政治污点。

公元272年,贾充和河南尹庾纯发生口角,贾充说庾纯不回家供养父母是不孝,结果庾纯直接发出灵魂拷问:“高贵乡公何在?”曹髦在什么地方,你敢说出来吗?

贾充羞愧难当。

公元280年,晋朝平定吴国,贾充问孙皓:“听说你在南方凿人耳目、剥人面皮,到底是为什么?”孙皓的回答也很直接:“人臣有弑其君及姦回不忠者,则加此刑耳”,同样是说贾充杀曹髦的事。

贾充再次沉默不语。

这两件事,说明贾充的名声已经彻底臭了,换做其他王朝早就赶回老家去了,但在晋朝,贾充不仅活的很滋润,还被封为鲁郡公。

原因很简单,和其他王朝相比,晋朝的铁杆忠臣实在不多,儒家经学世族这种骑墙派又太多,司马氏谁都不能得罪,更不可能用严刑峻法来约束他们。

于是贾充这种人富贵满堂,石崇和王恺疯狂炫富,司隶校尉李熹弹劾尚书山涛、中山王司马睦等人侵占官田,司马炎只是口头教育一番就完事了。

整个晋朝出现一股宽容放纵的风气,丝毫不像是刚开国的样子。

以上这两个司马氏得天下的代价,意味着晋朝的历史包袱太沉重,有着与生俱来的痼疾。

三、

晋朝与生俱来的痼疾,决定了晋朝不能大刀阔斧的改革弊政,需要的也不是雄才大略的皇帝,而是面面俱到却无所作为的裱糊匠。

从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到司马炎,本质上都是汉末乱世的裱糊匠。

尤其是晋武帝司马炎,真正的裱糊大师。

有次司马炎问司隶校尉刘毅:“朕能和汉朝哪个皇帝相提并论?”刘毅说:“和桓灵二帝差不多吧。但桓灵二帝卖官的钱起码都进了国库,您卖官的钱都进了私人腰包,这么看,您还不如桓灵二帝呢。”

诸葛亮说过,汉朝灭亡是桓灵二帝造成的,可见在那个年代,把帝王比作“桓灵”是骂人的,就差直接说是亡国之君了。

但司马炎丝毫不在意:“桓灵之世不闻此言,今朕有直臣,固为胜之”,汉朝桓灵年间可没有人敢这么说,现在你能直接说出来,可见晋朝是胜过汉朝的,我也是超过桓灵二帝的。

可以说司马炎有人君的度量,也可以说晋朝有言论自由,但司马炎的话,其实就是和稀泥,把刘毅的劝谏给糊弄过去了。

关于国防安全,侍御史郭钦提出过建议:

“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内及京兆、魏郡、弘农,往往有之。今虽服从,若百年之后有风尘之警,胡骑自平阳、上党不三日而至孟津,北地、西河、太原、冯翊、安定、上郡尽为狄廷矣。”

郭钦的意思是,山西和陕西境内都是胡人,现在虽然服从晋朝,但以后很可能起兵造反,到时候晋朝的半壁江山就没了,洛阳也暴露在胡人的兵锋之下。

所以郭钦建议:“宜及平吴之威,谋臣猛将之略,渐徙内郡杂胡于边地”,趁现在谋臣猛将还在,晋朝尚且兵强马壮,赶紧把胡人都迁徙回塞外故乡,别在山西和陕西晃悠了。

司马炎的反应是——“帝不听。”

做为晋朝的皇帝,司马炎不可能不清楚边境的情况,而且他策划了平吴的战争,肯定明白边境盘踞的胡人意味着什么,但他就是不愿意付出实际行动,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为什么?

迁徙胡人要耗费大量的钱粮物资,但晋朝在册户口只有2459840户,人口不过千万,每年上交的农业税非常有限,朝廷的日常运作就很勉强了,用来迁徙胡人根本不够。

如果武力驱逐的话,就必定会出现军功卓著的大将,到了那个时候,他会不会挥兵洛阳,效仿司马懿夺取晋朝的政权?

正因为这样的考虑,司马炎便做出了不闻不问的决定,裱糊盛世的局面。

在选官用人方面,侍御史刘毅也提出意见: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公无考校之责,私无告訐之忌,臣窃为圣朝耻之......愚臣以为宜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敝法,更立一代之美制。”

刘毅建议司马炎,废除“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九品中正制。

同时,汝南王司马亮和司空卫瓘也提出类似的建议,重新制定选官用人的制度,最大范围的吸纳人才进入朝廷。

但九品中正制是儒家经学世族保障利益的工具,废除九品中正制,就是和所有儒家经学世族为敌,这个道理司马炎很清楚。

所以听到刘毅、司马亮、卫瓘的建议,司马炎“虽善其言而终不能改也”,他根本不可能放弃晋朝的基本盘,更改立国的合法性。

甚至连给皇太子司马衷选太子妃,他也在做裱糊匠。

原本司马炎选定的太子妃是卫瓘之女,但贾充也想让女儿做太子妃,于是贾充的妻子郭槐便和杨皇后串通起来,向司马炎推荐贾充之女贾南风。

杨皇后的目的是联合贾充,巩固儿子司马衷的太子地位,贾充的目的是联姻皇室,巩固贾家的荣华富贵,所以两人一拍即合。

两家女子的优劣,司马炎很清楚:“卫氏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贾氏种妬而少子、丑而短黑”,卫瓘之女更符合司马炎的审美,他更倾向卫瓘之女做太子妃。

然而,卫瓘虽然能力超群品行高洁,但在朝堂的政治势力不如贾充,和司马氏的捆绑程度也不如贾充,于是在杨皇后和贾充党羽的不断劝说下,司马炎做了妥协,册封十五岁的贾南风为司马衷的太子妃。

实事求是的说,司马炎不是雄才大略的皇帝,也没能改革晋朝的弊政,但在晋朝的历史条件下,司马炎是最合适的皇帝。

因为司马炎是高明的裱糊匠,晋朝需要的就是裱糊匠。

四、

其实以司马炎的精明,他应该很清楚,智商堪忧的太子司马衷,不能承担晋朝裱糊匠的重任,所以司马炎很多次想要废太子。

但是犹豫几次,司马炎还是放弃了废太子的想法。

除了不想因为废太子引起朝堂政治斗争以外,更大的原因是,司马炎发现太子司马衷之子司马遹非常聪慧,有晋宣帝司马懿之风。

早在司马遹五岁时,洛阳宫里起火,司马炎登上门楼观看火势,旁边的司马遹说:“幕夜仓猝,宜备非常,不可令照见人主”,天太黑了,警备肯定不周密,您赶紧下来吧,别被人给暗算了。

从此以后,司马炎便对司马遹非常欣赏,准备让智商堪忧的司马衷做个过渡人物,晋朝裱糊匠的重任,将来留给皇孙司马遹。

司马炎的憧憬很美好,但他没有想到的一点是,晋朝有根深蒂固的结构性矛盾,时刻需要一个裱糊匠来协调各方势力,一旦出现空窗期,各方势力必定跳出来争权夺利。

所以最终接替司马炎做晋朝裱糊匠的,不是皇孙司马遹,而是贾南风。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驾崩。

原本司马炎准备用汝南王司马亮、侍中和车骑将军杨骏一起辅政,但由于司马炎病重,杨骏利用职务之便草拟了诏书,任命自己为太尉、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侍中、录尚书事,然后拿给司马炎看。

司马炎草草看了一眼,觉得身后事难以扭转,随即驾崩了。

这个时候,杨骏成为执掌晋朝军政大权的人,和女儿杨太后一起,暂时替代司马炎做了裱糊匠。

刚把司马炎安葬到峻阳陵,杨骏便下令:

“中外群臣皆增位一等,预丧事者增二等,二千石以上皆封关内侯”,这是给晋朝各级官员加官进爵,希望他们能明白,跟着杨骏走有肉吃。

但问题是,裱糊匠的任务是维持各方势力的平衡,不作为不折腾,所有人都平平安安的过日子。

杨骏的做法,意味着升官或者降爵,可以不凭功劳业绩,完全由杨骏一言而决,这就彻底打破了各方势力的平衡。

既没有开创之功,又没有灭国之威,你杨骏凭什么?

司马氏的晋朝,儒家经学世族的晋朝,容不下杨骏这么狂妄的人。

于是,晋升为皇后的贾南风抓住机会,联络殿中中郎孟观、李肇、黄门董猛、都督荆州诸军事的楚王司马玮,于公元291年3月发动政变,一夜之间诛杀权倾天下的杨骏,并把杨骏及其兄弟杨珧、杨济、散骑常侍杨邈、中书令蒋俊等人夷三族。

巧合的是,杨骏的府邸,正是曹魏大将军曹爽的老宅,真是同一座房子同一种命运。

政变成功后,贾南风以皇帝司马衷的名义,颁布了一系列任命——

任命汝南王司马亮为太宰、秦王司马柬为大将军、东平王司马楙为抚军大将军、楚王司马玮为卫将军、下邳王司马晃为尚书令、东安王司马繇为尚书左仆射。

任命属于贾氏外戚的车骑司马贾模(族兄)、右卫将军郭彰(老舅)、贾谧(外甥)共同参与军政事务。

任命太保卫瓘和汝南王司马亮共录尚书事,太子少傅张华为侍中、中书监,裴頠为侍中,安南将军裴楷为侍中、中书令,和尚书右仆射王戎共同处理朝廷机要事务。

通过这一系列的任命,皇后贾南风团结了司马氏诸王,稳定了儒家经学世族的代表,安排了亲信外戚,真正实现了宗室、外戚、朝臣的大团结。

这才是一个优秀裱糊匠的政治素质。

稳定大局以后,贾南风密令楚王司马玮杀汝南王司马亮、太保卫瓘,随即说楚王司马玮是没有诏命擅自行动,以“专杀之罪”的名义处死司马玮。

自此以后,晋朝的政令完全出自皇后贾南风,贾南风也成为司马炎的真正继承人,晋朝真正的裱糊匠。

史书上对贾南风这个人没有一句好话,评价贾南风执政时期的晋朝,却用了一句“虽闇主在上而朝野安静”。

写史书的人,反对的其实是女性执政的贾南风,但承认贾南风治国理政的业绩。

五、

贾南风在晋朝的地位,类似于吕后在汉朝的地位,她们都是性格刚强的女性,都在勉力维持王朝的江山。

但贾南风和吕后有个很大的不同,贾南风接手了司马炎的江山,而吕后接手了刘邦的江山。

刘邦留下的江山,虽然遍地都是同姓诸侯王,但那些同姓诸侯王和长安朝廷没有直接联系。虽然选官用人制度不完善,但有人事权和财政权的诸侯国,完全可以消化国内的精英人才。

虽然长安朝廷的功臣们势大力强,但他们追随刘邦亲手创建了汉朝,合法性和忠诚度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吕后接手刘邦留下的江山以后,可以把斗争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哪怕废立皇帝毒杀诸侯王都没事,直到等来代王刘恒。

而司马炎留下的晋朝,却是这样子的——

司马氏诸王有封国、有镇守地方的军权、有位高权重的朝廷官职,几乎是独立的政治单元,随时可以在首都洛阳和皇权抗衡。

儒家经学世族是靠站队成为开国功臣的,对晋朝的认同感极低,对司马氏的忠心基本停留在口头。

没有改革九品中正制,那么晋朝的寒门精英就没有政治出路,热烈盼望天下大乱重新洗牌。

胡人已经在边境盘踞了一百多年,他们对晋朝的花花世界垂涎欲滴,也希望晋朝衰落下去,趁机入主中原。

而且司马炎平定吴国之后,便裁撤州郡兵马,大郡保留百人的武装,小郡只有五十人,导致地方州郡的武装力量约等于零。

以上这些线索汇总到一起,只能出现一个结果,那就是一旦时机成熟,司马氏诸王便要起兵到洛阳争权,而没有出路的寒门精英必定推波助澜,追随司马氏诸王寻找混乱中的阶梯。

面对混乱,地方州郡根本没有反制措施,儒家经学世族也没有反抗的力量。

等司马氏诸王的兵力消耗殆尽时,晋朝便再无可战之兵,那就是边境胡人饮马黄河的绝佳时机,寒门精英改投到胡人麾下谋求出路。

所以贾南风没能等到合格的继承人,甚至没能保住司马炎留下的江山。

公元299年,太子司马遹流露出不满贾氏的态度,为了贾氏族人的荣华富贵和生命安全,贾南风撺掇司马衷废太子,随即派人用药杵杀死司马遹。

太子司马遹之死,成为点燃晋朝火药桶的星星之火。

公元300年,赵王司马伦以“匡扶社稷、为天下除害”的名义起兵,攻入皇宫诛杀贾南风和贾谧、董猛等亲信,把张华等朝臣夷三族,并自封为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相国、侍中,“一依宣、文辅魏故事”,一年后登基称帝。

晋朝的最后一层遮羞布被赵王司马伦扯下,八王之乱的大幕自此拉开,五胡乱华的惨剧即将上演。

历史的经验证明,当历史的进程走到那一步的时候,再高明的裱糊匠,也糊不住走风漏雨的破窗。

贾南风死了,晋朝事实上就亡了。

此后三百年的乱世,本质上是晋朝故事的重演。

例如南北朝的宗王出镇制度是效仿司马氏诸王镇守四方,大将谋权篡位是司马伦起兵的翻版,种族仇杀和诸王争权,和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一样,背后隐藏着寒门精英的野心。

所有的矛盾都付诸于刀锋,所有的野心都化为战争,所有的弊政都指向杀戮。

混乱、杀戮、战争、瘟疫、流民......这就是此后三百年的主题。

而经过三百年的乱世,中国大地上的各方势力形成新的动态平衡,胡人、汉人、世族、庶民也凝聚出新的共识。

在这样的基础上,胡汉融合、世庶合流的隋唐帝国如日方升。

0 阅读: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