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参观展览时,发现李敏心事重重,毛主席:娇娃,想什么事呢

兴衰的五千年 2024-08-02 03:35:07

前言

在毛主席的关爱和教育下,李敏长成了一个有礼貌大姑娘,深得人们的喜欢。

虽然李敏长大了,但在毛主席的眼中,女儿依旧是那个可爱的小姑娘,他总是不厌其烦地教育李敏,不要翘尾巴,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毛主席:娇娃,想什么事呢

1959年8月29日,在毛主席的亲自主持下,李敏和爱人孔令华在中南海颐年堂举办了一个简朴的婚礼。

那天,毛主席特意拿出400元钱,摆了几桌酒席,并按照和女儿李敏定下的邀请名单,请来了一些亲朋好友。

席间,看着新婚的女儿李敏,毛主席的眼中满含慈爱,心里非常高兴。随后,毛主席频频举杯,和前来道贺的亲朋好友敬酒。

在酒宴结束后,毛主席和李敏、孔令华等人一起合影留念。

当天晚上,毛主席还在春藕斋里安排了电影,请大家一起观看。

回到卧室的时候,已经不早了。然而,毛主席却没有一点困意,显得非常兴奋,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的娃娃长大了,她长大了,结婚了……”

按照毛主席的安排,李敏和孔令华结婚后仍然居住在中南海里。

那时候,李敏和孔令华经常在一起吃饭,散步,赏花,生活过得十分惬意。看着女儿高兴,毛主席也十分愉快。

李敏虽然结婚了,但在毛主席的心里,她还是那个乖巧可爱的女儿。

1960年,李敏的丈夫孔令华主动要求到北京郊区的农村参加劳动。这样,家里就只剩下了李敏一个人。

4月的一天,毛主席要到中南海瀛台,去参观技术革新的展览会。看见女儿李敏独自在家,也没有什么事,毛主席便拉着女儿一起前往。

在参观的时候,李敏显得特别小心,不断地在心里提醒自己,在参观的时候,一定不要往前挤。于是,李敏便一直跟在参观队伍的后面。

见女儿好像有什么心事,毛主席将她拉到自己的身边,柔声问:“娇娃,想什么事呢?”

听了父亲的话,李敏才回过神来,连忙说:“没有,没有什么……”

原来,李敏并非真的什么都没有想。她想的是,在上一次陪父亲参观的时候,所发生的事情。

那天,在参观的时候,李敏显得兴致勃勃,不知不觉便走得快了一些,站在了原本属于一个工作人员的位置上。

见李敏站在了他的前面,那名工作人员自然地站在了李敏的后面。看到这个现象时,毛主席当即看了李敏一眼。

发现父亲看自己的眼神很不寻常,李敏心里十分疑惑,还以为是自己衣服不整,或者不干净,丢了丑。

然而,在仔细看了自己的衣服后,李敏发现衣服穿得没有问题,也没有不干净的地方,便继续站在那里没有动。

见李敏在原来的位置上没有动,毛主席又看了李敏一眼。

这一次,李敏看到父亲的眼神更加严厉了,便下意识地回过头去,这才发现自己站在了工作人员的前面,当即明白了父亲的意思:“娇娃,你该走开,那个位置是他们的!”

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李敏很快便悄悄退到了工作人员的身后。这件事情,李敏的记忆十分深刻。

对于这样的错误,李敏是知道的,因为父亲曾不只一次地对她说:“有工作人员在我身旁的时候,你莫要随便站到我身旁把他们挤走,这是他们的岗位,是他们的工作,这是党分配给他们的任务,这是组织的安排。他们如果不在我的身旁,那就是失职,失职那是要挨批评的。”

这次,在走神的时候,李敏想的便是这件事情。

在李敏回过神来后,毛主席特意拉着她来到展品前,要她仔仔细细地参观工人们的革新劳动成果。

在毛主席看来,要想改善人民的生活,科学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些科技成果的背后,就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他想让女儿记住这些。

听了父亲的话,李敏便认真地看了起来。

这时,随行的摄影记者立即按下了照相机的快门,记录下了这一非常有意义的时刻。

对于父亲的关怀,李敏心里感到十分温暖,也感到非常幸福!

1936年,李敏出生在陕北保安,也就是现在的志丹县,乳名娇娇。李敏出生后不久,邓颖超等人便过来看望。

邓颖超等刚来到门口,毛主席正好笑眯眯地从窑洞里走出来。于是,邓颖超等人便问:“生了没有?”

听了邓颖超等人的话,毛主席高兴地说:“生了,生了,生了个大鸡蛋。”说完后,毛主席便把邓颖超等人让到了屋子里。

看着孩子十分可爱,邓颖超轻轻地把她抱起来,满眼怜爱地说:“真是个小娇娇。”

其他人和邓颖超的感觉一样,连连说:“是呀,是呀,你看那小眼睛,和主席真像……”

听了大家的话,毛主席心里十分甜蜜。毕竟,这是他身边唯一的一个孩子。后来,大家都叫毛主席的女儿为:“娇娇。”

就这样,娇娇这个名字,在老战友们中间叫开了。然而,在娇娇出生后不久,母亲贺子珍便赌气离开了延安,将娇娇留给了毛主席。

当时,为了劝说贺子珍留下来,毛主席流着眼泪苦苦挽留,说:“不要走,好吗?”

但是,贺子珍离开延安的心是那样坚定,不管毛主席如何挽留,她都不为所动,狠着心把娇娇托付给奶妈,带着自己的行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延安。

这一走,贺子珍再也没能回来。在后来的几年里,毛主席便在当地老乡和身边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既当爹又当妈地照顾着女儿成长。其中的滋味,也只有毛主席一个人能懂。

1940年,娇娇已经三岁多了,到了该上幼儿园,接受启蒙教育的年纪。此时,毛主席也因为革命紧迫,无法天天照顾女儿。

这年春天,傅连暲找到毛主席,提议在延安办个托儿所,来收养革命烈士和抗日将士的子女。

听了傅连璋的建议,毛主席非常赞成,高兴地说:“这是件大好事,要尽快办,托儿所办起来,就让娇娇第一个报名。”

然而,不久后,毛主席便得知了贺子珍在苏联的情况。只好忍着巨大的痛苦,将刚满娇娇送到苏联,与她的母亲贺子珍作伴,希望给贺子珍的心灵上带来一些慰藉,有助于贺子珍恢复健康。

1941年6月,德苏战争爆发。

很快,德军便采取闪电战术,将机械化程度很高的德军,派入苏联境内,并很快占领了大片的苏联领土。

那时候,德军指挥官已经能够在望远镜里,看到莫斯科红场附近的高大建筑,情况十分危急。

此时,不幸降临在滞留在苏联的贺子珍身上。贺子珍不得不带着女儿娇娇,还有毛主席的两个儿子毛岸英和毛岸青,跟随国际儿童院,前往伊万诺夫市生活。

在这里,娇娇跟随着母亲贺子珍体验了人间地狱般的生活,母亲被无情地强行送到疯人院。此后,娇娇过上了没有亲人的生活。直到1946年,王稼祥来到苏联后,才将她们解救了出来。

李敏:爸爸,您莫偏心哦

1947年8月,在毛主席的批准下,娇娇跟随母亲贺子珍回国,在刚刚解放不久的哈尔滨生活。

在哈尔滨,娇娇得到了一双小皮鞋。那天,看到东北局的叔叔们拿来的新皮鞋时,娇娇的心里十分喜欢,穿在脚上,美在心里。

紧接着,娇娇故意穿着新皮鞋来到母亲的房间里,在母亲贺子珍的面前走来走去,还特意种种地踩着地面,发出“哒哒”的声音,以此来引起贺子珍的注意。

这也是娇娇第一次穿上新皮鞋。

原本,娇娇是希望母亲贺子珍可以夸她的新皮鞋漂亮的,没想到贺子珍却说:“把新鞋脱下来,还给组织上。我们刚来乍到,什么也没做,就给组织添了这么多麻烦,你那双旧鞋补一补,还可以穿。”

1948年,辽沈战役胜利后,娇娇又跟随母亲来到沈阳暂居。

在沈阳,娇娇见到了前来看望他们的小姨贺怡。后来,在贺子珍的鼓励下,娇娇给父亲写了一封孩气十足的信。

在信中,娇娇用俄文写道:“毛主席:大家都说您是生我的爸爸,我是您的亲女儿。但是,我在苏联从未见过您,也不清楚这回事。到底您是不是我的亲爸爸,我是不是您的亲生女儿,请赶快来信告诉我。娇娇。”

收到娇娇的来信后,毛主席赶紧让人翻译过来。看着信中充满稚气的话语,毛主席哈哈大笑。

很快,毛主席便给娇娇发了一封电报:“娇娇:我的女儿,你的信我收到了。你好好学习,做一个中国的好女孩。爸爸很好。”

1949年,毛主席和中央机关进驻香山后,想到女儿娇娇已经13岁了,早就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便在贺子珍的同意下,将娇娇接到身边疼爱。

来到毛主席身边后,李敏得到了很好的照顾,让她体会到了在父亲膝下长大的快乐。当然,毛主席也给了女儿很好的教育。在毛主席的教育下,李敏成为了一个人人喜欢的好孩子。

后来,为了让娇娇上学,毛主席还给女儿取了一个名字,叫做李敏,让她在北京的八一学校上了学。

在学校里,李敏认识了一个叫做孔令华的男同学,并成为了朋友。中学毕业后,李敏接受了孔令华的追求。大学期间,在父亲和母亲的同意下,李敏和孔令华结了婚。

婚后,李敏和孔令华过得十分幸福。这些,都少不了毛主席给他们的关爱。

1960年,孔令华自告奋勇去北京郊区参加劳动锻炼。对此,毛主席十分支持。

在一个周六的下午,在北京郊区黄土岗公社结束了一个月的劳动后,孔令华回到中南海。

看着丈夫被晒黑的脸颊,长长的胡子,李敏十分心疼,立即为他收拾了一下东西,并说:“你赶快到外边去理发,刮刮胡子,早点回来和爸爸一起吃晚饭。”

就在孔令华向往常一样,准备出门去理发的时候,正好碰上了进门的毛主席。看着孔令华是一副劳动人民的模样,便笑着说:“莫到外面去嘛!”

听了毛主席的话,李敏还以为父亲不愿意让孔令华出门,怕耽误了一起吃饭的时间,便解释说:“我让令华到外面理发,很快就会来,误不了全家吃晚饭。”

没想到,毛主席却说:“莫走,莫走。叫小周为他理发。”

对此,李敏和孔令华感到非常意外。因为毛主席从来都没有让他的理发师周福明给除他以外的其他人理过发。毛主席多次说过,周福明是国家派来他家工作的,由国家发工资,所以家里人无权让他理发。

短暂的一怔后,李敏又说:“还是到外边去理吧,外边人少也快。”

然而,毛主席却再次坚持道:“莫去,就找小周来理!”

最终,在毛主席的坚持下,孔令华让周福明理了发。这是孔令华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让周福明理发。

随后,一家人围坐在餐桌上,开始吃团圆饭。席间,毛主席一直给孔令华夹菜,并说:“你们也应该到农村去锻炼锻炼,向令华学习。劳动光荣嘛!”

对于毛主席给孔令华夹菜还让大家向他学习的事情,李敏很是“嫉妒”,故意说:“爸爸,您莫偏心哦,怎么光给他夹菜呀?”

李敏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大家都望着毛主席,等待着他的解释。这时,毛主席笑着说:“我这叫赏罚分明。不劳动者,不得食嘛!”

毛主席说完后,乐呵呵地笑了起来。

跟着毛主席的笑声,大家也都笑出声来,充满了温馨的家庭气氛。

0 阅读:0

兴衰的五千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