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张氏的迁徙源流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历史过程,以下是对其迁徙源流的详细考察:
张姓起源于“青阳”,即古代冀州的清河流域,清河发源于今河南、山西两省交界处的太行山区,流经今河南省的新乡、濮阳,河北省的清河、沧州等地,从天津入海。清河上游的濮阳一带为“颛顼之墟”(上古帝王颛顼建都之地),可能是张姓的起源地。
先秦时期:张姓先民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是西周后期的“张仲”,他辅佐周宣王。到了春秋时代,晋国(今山西省境内)是张姓人群聚集的重要地区。战国时期,晋国分为韩、赵、魏三国,张姓先民随之迁徙到黄河南北,在更广阔的中原地区建立家园。
秦汉时期:秦汉是张姓向四周发展和繁衍的重要时期。西汉留侯张良的后裔从陕西出发,徙河北入江苏,渡过长江,进入江南地区。同时,张姓也开始向西南地区移民,最早见于公元前316年,秦国惠文王派张若为蜀国守,组织秦民万家入川。
魏晋南北朝时期:伴随着民众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张姓先民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还到达岭南、西南、西北、东北和东南沿海地区。西晋末年,渤海湾地区成为张姓人群重要的聚集中心。
隋唐五代时期:张姓在黄河乃至长江流域建立了许多声名显赫的望族。同时,与唐代同时的渤海国有很多张姓贵族。五代初年,渤海国为契丹所逼,向我国东北边境方向逃遁,有些张姓先民随之从渤海湾地区北上关东。
两宋时期: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后来蒙古族南下,全国经历了大移民,北方人口向巴蜀、两淮、东南、岭南地区流移,张姓情况也如此。
元朝时期:元末反元起义中,张士诚与朱元璋结盟反元,后兵败被俘自缢。张氏后裔为避朱元璋迫害,于洪武二年(1369年)各徙他乡,主要迁徙途径有闽西迁粤、苏州阊门洪武赶散等。
明朝时期:明朝永乐年间,张姓由广东迁入台湾地区。同时,明朝时期张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和江西三省,江苏成为张姓的第一大省。
清朝时期:张姓继续向台湾、海南等沿海岛屿迁徙,并已经迈出国门,走向东南亚和世界各地。
近现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变革和人口流动的加剧,张姓人口继续向全国各地迁徙。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流动的频繁,张姓人口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更加广泛。
五、当代张姓分布特点在当代,张姓人口最多的省份是河南,占据了张姓总人口的较大比例。其次是山东和河北,这三个省份集中了张姓人口的相当一部分。其他张姓人口较多的省份包括江苏、四川、安徽、辽宁、黑龙江和湖北等。全国范围内,张姓人口分布呈现出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北方张姓区和低比率南方张姓区的特点。
综上所述,全国各地张氏的迁徙源流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历史过程,涉及多个历史时期和地理区域。张姓人口在迁徙过程中不断繁衍和发展,形成了今天广泛而复杂的分布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