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员到朝鲜,遇当地人过元旦新年,年味浓浓,真实体验令人怀念

残影 2024-12-07 00:26:49

要问航海工作有没有牵挂,我当然要说有,一个是妻子,一个是朝鲜姑娘。2009年,进入朝鲜清津港,我在清津农村认识了一个朝鲜姑娘,从此开启了我对朝鲜的了解。不得不说,同样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在我的多年经历和体验下,我发现我有些怀旧了。

2014年元旦前一天,我们靠泊在朝鲜清津港。这是我来这个国家地第五个年头,前面每次来这里要么碰上了夏天,秋天,春天。可以说很少冬天来,大概是冷的原因。不过,这一次,我们来这里也是为了卸货,正好赶在了冬天。

冬天的朝鲜确实很冷,和我们东北省份差不多。和往常不一样的是,这次虽然冷,但是心里还是暖和的。

在国内装货的时候,我就特意上街上给朝鲜姑娘金小美挑了两套秋衣,两套羽绒服。巧合的是,我们原本计划是元旦那天靠泊,由于天气原因,按照公司的意思,我们能提前到那就提前靠码头。

这样的消息再好不过了,因为正好赶在了朝鲜元旦前一天到,这样的话,一到朝鲜,我就可以下去找她,去感受感受人家的元旦到底和我们有没有差别。

真是不来不知道啊,来到了清津农村,一番体验真是让我大长见识,可以说,这一趟来真的值了。

我们的船紧赶慢赶,来到朝鲜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一点多。按照公司和港方的意思,我们到了就可以靠码头。所以,当我们的船一到引航站后,引航站的人很快就来了。

当我们的船顺利靠泊上清津港后,我早已迫不及待地下去村里找朝鲜姑娘。她一直是我心里的牵挂,这里很冷,我更想马上就把新衣服送下去给她。

下午三点,拿上证件,这一次我没要帮助,身上带着的东西不算动,羽绒服很轻,身上背着的东西也不重。做好登记,出了港池我就跑,跑累了我就走一回,走得能顺利喘气了,我就跑。

在下午四点多,我算是进入到了他们的村子。远远地往远处看,村子里出行的人很少,大概是冬天了,寒风呼啸,炊烟袅袅,显得整个村子特别的孤寂。

我没有走马路,顺着田埂,抄近道来到了小美家里。

小美正好在庭院里做东西呢,见到我的到来非常兴奋。她完全没想到我会在这个时候出现,更没想到我来的时候她正好在做吃的。

金小美很兴奋,赶紧给我开庭院门,一把将我抱住,有些兴奋,也有些伤感,毕竟这么多年丈夫不在了,突然有个男人出现,心里多少感到有些安全感。

摸着小美的后背,那衣裳真是凉透了。一股七八十年代特有的农村味儿出来了,看着她身上穿的衣服倒是很老式,硬邦邦的。我赶紧把新买的衣服拿出来给她试试,她没见过羽绒服,更没见过什么保暖衣。

好奇的她,也不在乎村里村民会不会上家里来,当着我的面就把保暖衣和羽绒服给穿了。

“啊,真的很暖和啊,我这辈子从来没有穿过这么暖和的衣服,更没有在这过年期间,穿上如此先进高档的衣服。”金小美很高兴地说道。

很好看,真的很好看。小美突然改变了穿衣的风格,显得格外的美丽。

不过,接下来所有有关朝鲜的元旦新年,真是颠覆了我的想象。

小美告诉我,她这个时候正在准备着米团呢。

我出于好奇,上庭院看了看,才知道做的有点像我们的窝窝头。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窝窝头真的是纯正杂粮啊,一点不掺假的那种。主要食材是谷子和玉米直接磨出来的粉末,还带着糠,带着玉米皮的粉状物,小美正将他们做成窝窝头,说是用来迎接明天的元旦。

出于好奇,我尝了点,真的咽不下去,干就算了,主要还有米糠和玉米皮在里面,显得难以下咽。没办法,小美是村里的社长,明早儿肯定会有人来拜年的。

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实朝鲜人过的是阳历年,阳历新年,他们对阴历新年没什么概念。所以,我前面说自己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好赶上了人家过年。

这是我从来没有的经历,从进入到小美家里开始,我似乎就有一种穿越的感觉。感觉自己穿越回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样子。

对于他们来说,我到的那天就是大年夜了。村子里很少有人出没,家家户户就是在家里准备点招待的。

说招待算有点高档了,其实,他们没什么,就是提前把地瓜煮熟,把分到的一点点猪肉先煮熟,家里还能拿分到的米面做点米肠和冷面,这些东西算是他们盼了一年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也算是在他们每个人的家里不错的食物。

以前,我也经历过过年没什么东西招待的年货,也就是几个鸡蛋,一点点花生,还能有的就是家里的大米拿去锅里炒出来的爆米花,再无更多东西了。

相比别人家,我家里穷酸了。别人家还有糖,小孩子还有新衣服穿。这些在我的童年里,我都没有体会过,只能看别人过年,只有羡慕的份。

如今,朝鲜清津,在小美村里,家里,我再次体会,心里多少有些忧伤。想不到,再次经历一番七十年代的感觉。

小美很忙,天已渐渐暗下去,小美早早地给炕头点燃了柴火,屋子里很暖和,而且电也不担心了。小美告诉我,从大年夜开始到大年初二,也就是元旦第二天,家家户户是不会停电的,这是上面给的福利,还说管电力的会时刻守着时间,一旦过了这两天,电力资源再次切断。

我特意探出窗外看了看,还真是这么回事,村里总算是灯火通明,家家户户的灯都开着了,看来这一个年才算是真的过年了。

这里过年还是很有讲究的。

晚上,大家简单置办了年味后,小美催着我早点睡下,说是明天一大早就会有人来拜访。

我倒是好奇他们的新年如何开展的。

晚上,村里特别的安静,每个人似乎都蓄势待发,等着新年的到来。

早上五点多,天还没亮,鸡肯定是不啼了,都成了盘中餐。小美起来了,她说要开始热地瓜,热窝窝头,烧水,在家里等着男人到来。

“男人?”我反问道。

“对啊,在我们这里,新年第一天,登门的人一定是男人。只有上午男人来登门了,我们才能开财门,从此,各家各户的男人就可以串门了。男人可以,女人不行,通常除了社长可以上午去别人家串门,再无女人来往,甚至一天也没有女人出门。”小美解释道。

我还以为这是规定,小美却说这是不成文的约定。可见,在朝鲜,这么做也只不过是一种男子主义的传统思想。

还真是这样,天刚蒙蒙亮,村里的金二狗,妇女委员的丈夫等等男人都上社长小美的家里拜年。

这一次拜年,算我长点见识了。

来拜年的村民还主动带上一瓶酒,到家门口就先喝一杯,随后还给小美行跪拜礼。我差点蒙圈了,这个做法我是第一次见。

在我们福建,过年可没这么做的。

不过,这么一个现象只在社长家里需要,毕竟小美是村里的社长,男士村民到小美家里,喝个酒是为了助兴,行跪拜礼是对社长身份的尊重。要是去了别家,男人是绝对不给女人行跪拜礼的。

这个做法我看着新鲜,毕竟村民们一年也买不上两瓶酒,不仅如此,小美更是让我大吃一惊,还从一个小袋子拿出几根抽的。

当时看到这个东西,我可好奇了,她怎么会有抽的。按照正常配置的话,男人一个月也才那么几根呢。

小美大概知道我会问,所以客气地说道“来来来,大家上来点两口,我特意在年前上国营店里申请的,一般女人还申请不到呢。

没错,女人可不能有这个东西。酒可以,过年的时候,大家分到工分,可以趁着年底的大丰收,拿到的好些工分上国营店里买肉,买抽的,买油,买米面粮食。

这算是一大福利,平日里,就算是有工分也买不上好东西。平日里,国营店里的东西几乎很少很少,只有元旦过新年,国营店会购置很多年货,供大家购买。

趁着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购置年货,多买些米面粮食,油盐酱醋肉。也只有过年这个时候,很多东西相对来说不限量购买,价格在我的眼里就等于白送。虽说拿着粮票,油票,肉票,但是在他们的眼里,也是辛苦得到了,也是价值连城的,只是在我的眼里,这些东西是非常便宜的。

小美家里没酒,她知道过年大家都要串门,不差酒,差吃的,她端出了热腾腾的肉,地瓜,窝窝头。在小美看来,甚至在村民看来,这样的待遇算是非常好了,非常有年味了。

这方面,我真是有体会啊。上午,小美没办法去串门,她作为社长,下午开始走村,带着我,去了好多村民家里,不去不知道啊。

我去的时候,一家人就是坐在炕头上,家里聊聊,乐呵乐呵,坐到桌子上,能拿得出手,舍得拿出手的就是一些窝窝头,这是他们基本的粮食,勤快的还做了点米肠,意思意思下。

村民们虽客气,但是我也不敢吃人家的。只要小美没让我吃,我就不动筷子。

相比别人家过年的气息,小美家里的条件算很好很好了,特别是她那一套衣服,算是这个年,在整个村里最亮眼的。

去了每家每户,村民们,尤其是妇女们都非常羡慕小美能交上我这样的外国朋友。

这还不算有意思的地方,下午走村的时候,我还发现了有村民们四五个人聚在一起,每个人身边都放着一根一根的,相互之间都在比大小,要是输的人,还要和对方吵上一顿,复盘复盘自己为何会输。

这怎么有点感觉是玩几个萬的那种,反正很有意思,每个男人胆子也很大,上面其实明令禁止的,看到社长来了也不怕,小美也当作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也许一年里,也就只有这一天可以这样放纵自己。

看似安静的村落里,有些人家家里还是很热闹的,只是外面冷,没人愿意在村子里吆喝。

晚上,村子里没有人放鞭炮,听小美说这是不允许的,一旦放了,人民军就来了,很有可能直接带走。

安静的村子,我们刚吃完晚饭,村尾响起了广播,说是有人愿意搬出自己家里的黑白电视放在社里免费供大家看,电费算社里的,提供电视的人家里可以多得几个工分。

小美家里也有电视,不过早就不能用了。有些人家里家庭条件好,结婚的时候女方送个黑白电视,这个时候拿出来供大家看看也是不错。

小美收拾家里的东西后,上社里帮忙调频台。他们的电视只有三个台,每个台过年都是在放过年的歌舞,给人一种喜庆祥和的感觉。

没错,真是那样。我们那个时候家里有黑白电视的时候,也是这样,过年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就是听听歌,跳跳舞,反正那个时候的年味要数看春晚最热闹,全村人都会来看。

看着大家都来社里看,我感觉自己也坐在家里看联欢晚会,真是太有年味,太幸福了。

如今,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每到看春晚的时候还是会说以前的才好看,甚至还很怀念那种感觉,一边看着现在的春晚,对比着,怀旧着三十年前的春晚。

不一样了,一切都变了。

这里也一样,当我还沉浸在这里的过年里,第二天,也就是他们新年第二天,村民们就不再串门了,社长开始忙工作上的事情了。

一大早,她需要给上面的领导打电话,虽说是拜年,但是实际上,就是接收上面对村里新一年的展望以及工作的安排。又是新的一年,新的生产任务。

这样的年味,在他们那里就算是过去了。大家也不再串门,该招待的也招待了,不能再继续招待了,否则家里要吃西北风。

很难得遇上他们真正的元旦新年,虽然没有烟花,没有红包,没有多热闹,但是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传统做法,很多不一样的新年年味。他们过元旦新年,我们过农历春节,不一样的氛围,不一样的感受,想想自己童年的年味,真是浓厚,虽然也穷,但是那种年味真好,真足,真的很怀念那种感觉,只可惜回不去那种状态,只能接受现实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