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路八大院校,留在北京没分开的农大、北航现在都是985。
科大虽然留下没评上985但是也很厉害。
地矿油去外地分开的都受到很大影响。
当年高校合并热潮,地矿油三兄弟不但没合并,还拆了。
地矿油三兄弟。
当年都是独当一面的实力强校。
为新中国的工业化立下过汗马功劳。
没评上985可惜了啊!

其实985大学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1.原来的各省top1综合性大学,比如武大、南大、中山大学。这些学校一般会合并一些大学。
2.原来的各省top1理工科大学,比如华南理工、华中科技、东南大学。这些学校一般会合并一些大学。
3.部分行业性大学,基本上是弱势群体,需要照顾,比如农业大学就有两所985。另外还有行业领域不大,缺乏竞争者,但又需要大力发展的行业,比如中国海洋大学。
4.行业庞大的行业性大学,大学数量特多,需要代表,比如师范类的北师大华东师大。
5.特例,中央民族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北京上海985多,那是历史原因决定的。
经管类、电力类、医学类、政法类、地矿油、交通类、新闻传媒类、药学类、林业则都没用985。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热门行业(以前的地矿油挺热门的),不需要照顾,比如大部分被合并了(医学类),比如行业缺乏领军院校(交通、林业),比如行业院校太少(药学、新闻传媒)。
电子信息类比较特殊,有985电子科技大学,这是因为四川作为人口大省,需要有两所985,就被电子科技大学当工科算了,而不是当电子信息类。
另外地矿油本身实力都一般,没能力也没机遇合并其它院校,导致现在最高只能是211。

大学排名是跟着分数线走。
分数线是跟着行业走。
行业火,学校火。
行业看什么,看政策,看城市,看时代。
例如北上的大学就是比你其他学校NB。
例如现在火热的两电一邮,杭电桂电就是比其他NB。
地矿油三家(也可以说是六家)也一直一荣俱荣,大致情况也差不多,都是各个行业的顶尖者。
现在行业没落了,就被人指着鼻子骂,也挺悲哀的。
石油大学设有北京和华东两大校区,分别坐落于北京昌平与青岛。
这两所院校的水准自然存在差异,石油行业鼎盛之际,石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能攀升至中游985高校的水平,与四川大学不相上下。
随着石油行业的衰落,石油大学也风光不再,且这一衰退趋势显而易见,未来重振雄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一般而言,若一所学校拥有A+类学科,便意味着该学科在全国排名中基本能跻身前三。
若一所院校同时具备两个及以上A+类学科,且学科评估层次分明,那么这所学校便基本达到了985或双一流高校的标准。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与中国地质大学的北京校区均拥有两个A+学科,且学科评估层次清晰,实际上,在双一流评估中,它们本可被评为双一流A或B级别,而非仅仅是双一流学科级别。
但在高校林立的北京,地矿油等校与华北电力一样,并不起眼。
北京高校的代表非清北莫属,再加上两所顶尖学府便是“清北人师”。紧随其后的是北理工与北航,中央民族大学凭借其独特性也稳坐985高校之列。
地矿油电即便再出色,又能出色到何种程度呢?拥有985高校的水平,那也是从地方角度来看的。
如果地矿油位于陕西或四川,自然具备成为985高校的条件。
地矿油的学科评估甚至优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
这几所学校身处北京,相较于武汉、青岛和徐州的同类学校,要么不如北京的校区,要么与之相当。
地矿油这类学校想要评为985高校实属不易。
中国地质与中国矿业的北京校区规模较小,中国石油大学虽位于昌平且校区面积不小,但设施却颇为陈旧。

对于地矿油而言,合并或许是最佳出路,合并对北京的地矿油来说将是一次重大的提升。
这三所学校若从每校两个A+学科合并为六所A+学科,那几乎可以肯定能达到985、双一流A的水平。
当年是搞了个第三期985工程的,里面就有地矿油,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最后变成了985创新平台。
如果把地矿油电合并成中国能源资源大学,就是妥妥的985了。
各位对此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