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试图驳斥一个频频有人捏造出来抬杠的观点:
小口径步枪弹弹道性能好,速度高,杀伤力大,说到底就是换了新式高能发射药,拿换了新式发射药的小口径弹和用老发射药的7.62x39mm弹比根本不公平,如果给7.62x39mm弹换新式发射药,肯定潜力更大,比小口径步枪弹更好!
言下之意什么小口径步枪弹的性能优势,全是吹的,全是靠火药,只要给老式枪弹换新式火药,性能一样白日飞升。这种观点虽然纯特么瞎扯淡,但还真的能迷惑一些萌新军迷,啊换了劲更大的发射药,不就初速高了吗?不就打得远打得准威力大了吗?难道错了?
中国生产的覆铜钢弹壳、覆铜钢被甲56式7.62mm步枪弹
首先要请大家清醒地认识到,许多人抱有幻想的7.62x39mm弹是个多么落后的玩意儿:
这弹连“战后研发”都不是,它的研发工作在二战时就开始了。因为苏联人不傻,他们发现给步枪装备7.62x54mmR那样的大威力步枪弹实在是威力过剩,即便你势大力沉,弹头能打老远老远,但步枪毕竟是人打的,人的身体能提供的稳定性根本无法保证弹头在一两千米外还能精确打中一个人,所以为什么不降低枪弹威力,保证400m内常见交火距离的性能呢?这样士兵可以更容易控制住枪,还能点开突击步枪的科技树。
最初版本的M43弹,7.62x41mm,尖头平底铅芯弹头,和后来定型的M43不一样。
由于研制得早,技术水平有限,最终定型的7.62x39mmM43弹结构平庸,性能平庸。结构上它只是大威力步枪弹的简单缩小缩短,一个尖头船尾,被甲铅套钢芯“三件套”弹头搭配一个较短的瓶形弹壳;性能上该弹用AK-47发射初速710m/s,稍显短粗的弹头远距离存速存能一般,小便弹道,击中人体时的终点弹道效能也很拉。根据美国人的测试,M43的弹头要在穿入人体25cm以上才开始翻滚,很容易导致过穿,即弹头自旋稳定还未来得及打破就直穿出去,留下一个入口小,出口略大,基本直进直出的洞。
M43弹剖面结构
M43弹(从上往下数第二个)的弹道创伤剖面,它弹头失稳的时机更晚,真正还未来得及翻滚就穿透出去了。
然后回答第二个问题,7.62x39mm弹与今天的小口径步枪弹是不是只差一个“新发射药”?加了新发射药,性能就可反超?
说这种话的人对枪弹内弹道学一无所知,从营销号上听了一嘴说,现代小口径步枪弹使用双基球形、扁球形发射药,于是想当然认为传统枪弹和现代小口径步枪弹也就是发射药好坏的差异。其实枪弹内弹道性能不是靠改一个发射药种类就能提上去的,是发射药药力、药室容积、装药密度、枪管长度多方面因素综合决定的,是各方面互相牵制、互相影响,牵一发动全身,单纯改一个发射药就指望性能飞升,属于痴人说梦。
“别的都不改,就改一个发射药”最臭名昭著的例子就是越南战争初期M16步枪的5.56x45mmM193弹。M16步枪和M193弹投产后,美军方为消化库存,自作主张将M193弹原本使用的杜邦IMR4475单基管状发射药改为库存量大,价格低廉的奥林WC846双基球形发射药。论发射药药力,双基球形药含有两种含能材料,的确比单基发射药更强,但换药后导致枪弹性能与M16步枪严重不匹配,出现射速超高、自动机负担骤增、断壳、积碳等一系列严重后果,M16可靠性差的污名一大半就是这次换药事件引发的。最终美军不得不采用枪管镀铬、枪机表面硬化、修改击针、修改缓冲器等一大堆措施,几乎把M16改了个遍才勉强从坑里爬出来。
越南战争是M16第一次大考,但因为美军方自作主张换发射药,导致M16翻车又翻船。
所以“7.62x39mm弹改用新式发射药,性能就可反超”,你确定?你真懂?
最后,退一万步说,假设咱们不管发射药技术极限,不管什么发射药性能和枪械是否匹配,真的让你找到一种魔法发射药,装进7.62x39mm弹的弹壳里让它性能飞升,弹道犹如小口径弹一样又快又直,会怎么样?
你要一个8g重弹头达到小口径弹(普遍的弹头质量是4g左右)的弹道,势必需要比小口径弹更高的初速,那势必是更高的膛压,更大的第一冲量;高膛压导致自动机更大的负担,更高的后坐速度,势必是更大的第二冲量;因为膛压更高,又势必是更厚的枪管,更大的枪械质量……你重复发明了一个大威力步枪弹,甚至比老式大威力步枪弹更夸张、更超越人体极限的特大威力步枪弹!
我们回顾中间威力弹、小口径弹的研发初衷,为啥要研发这些弹?因为人-枪-弹这个系统中最大的短板是人,不是枪吃不消那么大的威力,不是弹搞不出那么大的威力,是人承受不了那么大的威力。结果呢,你“改进”了一圈,最后改出一个违背基本方向,全面倒退的东西,这和火箭不用火箭燃料,用水洗煤还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