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怎么补脾,都不如补一次心阳!大家好,我是张医生。
在门诊上,我是特别反对,气血虚之后,去单纯的补气血或者去单纯健脾的药物,我们中医虽然说“脾是气血生化之源”,但是很多人健脾丸,归脾丸都没少吃,但是吃来吃去,还是脾虚,气血不足这些症状依然得不到改善,那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换一个调理思路了,那就是补心阳!那为什么这么说呢?

脾胃虽然是“气血生化之源”,但本质上还是一个容器,中医讲“血乃中焦之汁,流溢于中以为精,奉心化赤而为血。”说白了就是我们吃进去的饮食,都是先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之后化生为水谷精微,再通过脾气上升到心,在心阳的蒸腾和气化作用下,生成气血,输送至全身。

从上述中我们知道,气血的生成离不开心阳,而当心阳不足了,自然是生不成气血的,这就是你为什么,怎么健脾,补脾还是没用,原因就在于心阳不足,这类人群通常会伴有四肢不温,怕冷,心慌,失眠多梦等症状。
如果你也有上述的表现,要是想补气血,健脾那就要以补心阳为主,而医生仲景,在很早就发现了这一点,就写出了炙甘草汤,方由炙甘草、生姜、桂枝等在组成。像方中生地黄、阿胶这些都是生血造血的药物,方中还用到了桂枝、生姜、人参来温补心阳。

这样说来,造血的材料有了,补充的能量也有力,气血就会源源不断的生成。同时后人把炙甘草汤称为复脉汤,这是因为气血足了,脉管也能得到充盈,其脉跳动有力,如果当你脾虚血虚,但是一直健脾补脾、补气血却很难不进去的话,不妨试试炙甘草汤这个奉心化赤的思路
今日的分享就到这里,咱们下期再会。再次提醒大家,身体不适时,一定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切勿自行随意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