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助人情结,所谓助人情结,指的是“我看你不好了,想要帮助你摆脱困境”。
这表面上看像是为了一个人好,但其实是个人为了满足自我需要而展开的心理活动。
长久下来,也会给关系里的双方造成一定的情感压力,从而形成不对等的关系。
学会放下助人情结,是成年人在关系里的一种自律表现。
所以今天想来聊一聊:如何放下助人情结?
01
允许他人的流向
曾经有读者跟我说过,她爸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吵架、打架。
而且,她妈妈脾气不太好,除了弟弟没有挨过打,她和她妹妹几乎隔一天就会遭受妈妈的暴打。
这个问题,困扰了她很久。
现在她妹妹、弟弟已经上大学,暑假妹妹回来,弟弟就不回来,因为弟弟知道回来之后,家里永远都在吵架。
前不久,她爸妈又摔东西大吵了一架,她妹妹拍照片发微信给她看,说:“两个人为什么不离婚,总是在这样子反反复复地吵架?”
每每发生这样的事情,她都很希望双方可以选择分开。因为分开,对于她们也没有什么伤害,但在一起就是一种伤害。
所以,她想知道怎么调节父母的关系。“怎样调解父母的关系?”,这其实是一个巨大的错误想法。
所谓的调节,其实是试图在让自己成为爸爸或妈妈的帮凶。
因为我们身为子女,不可能站到父母两个人之间做一个公平的调解。
在这种状态下,一个孩子比较常见的是站到妈妈这边或站到爸爸这边。
然而,这种站队式的调解是不会有任何结果的,只会继续摧毁自己跟父母之间的边界。
所以,但凡有试图调节的心态都是越位,只有父母自己才有资格解决他们关系中的冲突。
作为孩子,当然很期望父母可以过得好,但我们没有办法改写他们的命运。
打个比方,女主可能也不知道父母有多少纠缠,发生的这些事情不是女主能够解开的。
要明白,他们之间有一个巨大的冲突,而自己只是通过他俩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
如果将他们比喻成我们从彼岸到此岸的一条渡船,那我们只是乘客,从这个船下来之后,就不需要把这条船永远背在背上。
女主现在最大的错误是人已经上岸了,还希望把这艘船背在背上,甚至想把两艘船背在背上往前走。
但船应该有自己的流向,我们要学会允许并尊重。
02
摆脱拯救者角色
很多男人有一种救风尘情结,总想当个英雄,拯救别人的人生。
很多女孩也会有一种观念:觉得一个男人很聪明,觉得这个男人以后能有出息,对对方充满期待,会给他押个宝,万一以后他当了状元呢?
押状元这个事儿,其实跟救风尘没什么区别,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恋。
救风尘满足的是男人的英雄主义,押状元满足的则是一个女人的助人情结。
好比这位读者,她在离婚之后,通过网络和一位小自己3岁的男生网恋。
对方在小时候不懂事的年纪坐过1年多牢,现在在一起快3个月。
刚开始恋爱的时候很甜,但同居后她发现对方爱撒小谎、爱吹牛,比如:说175的身高,实际是170左右;号称月工资1万多,实际是3000块。
对方老是因为莫名其妙的小事大吵,每次还得她低头去哄。
多闹几次,她觉得很累,但又觉得对方改变还是挺多的。
她很讨厌别人抽烟、喝酒这些不良嗜好,而对方和她在一起把抽了很多年的烟戒了、酒也不喝了,晚上也不和朋友出去玩了。
可能正是因为这样,她想好好珍惜对方,平时吵得再厉害也让着对方。
但相处得越久,她越累,越看不到未来。
有一种角色,叫“拯救者”。拯救者的角色有非常多的经典剧情,比如“管教对方”。
上述故事女生因为讨厌别人抽烟喝酒、觉得是不良嗜好,让男生戒烟、戒酒。
对此,她觉得很有成就感,甚至觉得这是对方有诚意的表现。
当然,我也很赞同并提倡大家戒烟、戒酒,但我们不应当管教别人,尤其是管教一个成年人。
因为在管教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成为一个拯救者,觉得自己在帮助、拯救别人。
一个成年人决定改变自己、想要自我提升是非常好的,但所做的决定需要出自「自我」。
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他们才会为决定负责任。
因为如果是别人的要求,对方会把它看作是一种付出,诸如“为了你我连烟都戒了”、“为了你我连酒都不喝了”。
但自我提升应当是一种自我意愿,而不是为别人付出的代价。
03
学会预判一个人的行为
我们所说的放下助人情结并不是说要放弃助人,而是要放弃一种想法——“觉得只有自己才能帮助对方”。
同样来自读者的故事,她和男朋友在一起快四年了,男友在交往第一年时就出轨了。
当时她年少无知,原谅了对方,但不出一年,又发现对方多次出轨。
而且,她还因为对方欠下了几万的债。
就在今年,她终于下定决心分开,没有理对方,但对方一直找她,求着她说会改,说没有她就要去死。
她害怕对方真的做出轻生的事情,为了安抚对方的情绪,一直不敢分。
我们总能看到这样一类故事:一个人想分手,然后伴侣就说:“没有你,我就活不下去了”。
这是一种威胁,有些人因为这些威胁不敢结束关系。
但试问,一个人离开了另外一个人真的就会死吗?
这种轻易决定别人生死的感觉,是不是也挺容易上瘾的?
我们真有那么大的能力可以去保护别人吗?
每个人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一定要学会一个重要的自我保护技能——判断甚至是预判一个人的行为。
比如,女主因对方欠债好几万。
这个欠债的事情,发生一次有可能是偶然,但一而再再而三发生,说明这就是他人生的一个模板,拿的就是“拆东墙补西墙、过度透支、过度消费”的剧本。
面对这种细节,就应该立刻评估出来这里面有风险,不应当进入这样的剧本。
不要沉溺在自己的想象中,觉得自己可以改变一个人,要学会去区分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
这样,才能为未来的人生幸福打下最基本的基础。
人生道路上,真正能让人改变的,不是向外听取的道理,而是自我经历的弯路、栽跟头。
所以,要允许别人按照自己的剧本去经历自己命定的一切,这是属于自我的修行。
有时候,渡人不如渡己。
如果你也想咨询或者倾诉,请私信我!
本文的插画,未经授权,不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