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制造业格局不断变化的当下,“制造业的下一个重心在哪里” 成为各界热议的焦点。曾经,印度凭借庞大的人口红利,被部分人视作有望承接制造业转移、成为新 “世界工厂” 的热门国家。然而,美媒却提出不同观点,他们直言中国西部将成为新的 “世界工厂”,这一观点背后有着诸多值得深入探究的缘由。
印度虽是人口大国,在制造业发展上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看似具备成为制造业大国的基础条件,但在实际发展进程中,面临着诸多难以克服的阻碍。印度的基础设施状况糟糕。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建设滞后,运输网络不完善,货物运输效率低下,企业运输货物不仅耗时久,还需承担高额的物流成本。同时,电力供应不稳定,频繁停电,依赖电力生产的企业深受其扰,生产时常中断,产品质量也难以保证,这样的基础设施极大地阻碍了制造业的发展。印度的产业链存在严重缺陷。众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进口核心零部件,这使得印度制造业企业在生产环节受制于人。一旦国际市场零部件供应出现问题或价格大幅波动,企业生产经营就会陷入困境。而且,进口零部件的高额成本削弱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印度劳动力生产率极低,仅为我国的四分之一左右,这源于印度教育水平不足,劳动力素质普遍较差。许多工人缺乏专业技能和知识,无法熟练操作先进生产设备,也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管理模式,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印度政策执行力也差,政府出台的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大打折扣,企业投资和经营会遇到各种阻碍和不确定性。这导致外企在印度的投资环境恶劣,不少跨国企业对印度市场望而却步,一些已在印度投资的企业也纷纷撤离。近年来,印度外商投资持续下降,这对其制造业发展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反观我国中西部地区,在制造业发展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和优势。中西部地区土地成本低,发展空间广阔,劳动力成本也相对较低,对成本敏感的制造业企业极具吸引力。而且,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储备充足,能源资源丰富,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推动中西部地区发展,我国政府大力实施 “西部大开发” 战略,给予诸多政策支持。比如为企业提供税收减免、土地优惠等政策,大大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了企业盈利能力。中西部地区还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能便捷获取所需原材料和零部件,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交付效率。在这些优势条件吸引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我国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成为东部制造业外迁的核心区域。众多企业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西部,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快速发展,还使中西部地区出口额快速增长,超过了印度、越南、墨西哥等竞争对手。如今,中西部地区正凭借独特优势,逐渐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新引擎。从全球制造业视角看,我国产业链的完备性使其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中西部地区凭借政策支持、资源优势等因素,正逐步成为全球制造业的新高地。美媒坦言中国西部将是新的 “世界工厂”,并非毫无根据。随着我国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持续支持和投入,中西部制造业必将不断发展壮大,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也将愈发重要。而印度因自身存在诸多短板,在追赶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道路上困难重重,全球制造业的竞争格局也将因此逐渐明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制造业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贡献更大力量。
写了这么多,运输问题你是提都不提
胡扯。远离港口运输解决不了
也不是不可能,中欧班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