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肃创作歌剧《江姐》,刘亚楼看后大为烦恼:不改词就不让你走

思天阅览过去 2024-12-12 18:06:43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为革命牺牲的江竹筠同志,文艺工作者阎肃创作了歌剧《江姐》。

作品一经出世,立即引起全国上下的一致好评。

但实际上,在一开始创作时,刘亚楼将军便因为剧本里的台词问题,对阎肃好几次大动肝火。

有一次,他直接将阎肃拉到家中,冲着他怒道:“这句词你不改,我就不让你走!将你关起来。你就在我家改,什么时候改完,我什么时候放你走!”

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刘亚楼为何非要让他改词?

为革命而献身

在搞清楚刘亚楼将军的怒火之前,要先了解一下江竹筠同志的经历。

她于1920年出生于四川自贡的一个贫苦家庭中。

在她十岁时,由于父亲不务正业,家中变得负债累累。不堪忍受的母亲带着江竹筠姐弟,来到重庆投奔娘家。

那时正值国内最乱的时候,饿殍遍野,民不聊生。为了生存下去,幼小的江竹筠便跟着母亲进入织袜厂,当了一名童工。

老板没日没夜地压迫,逐渐让她喘不过气来。一年后,她逃离了工厂,又来到一家孤儿院做工。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开始对旧社会的惨景感到担忧。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报效国家,她决定一边打工,一边读书。

1939年,她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庆的重点中学。在读书期间,她逐渐接触到新思想,并结识了一些进步人士。

在众人的影响下,她阅读了许多毛主席的著作,开始对红色队伍产生憧憬。怀着为祖国革命事业效力的志愿,她毅然地选择加入我党。

之后,她便在组织的安排下,一直从事秘密工作。

1944年,她考入四川大学。在学习期间,她成功领导了多次学生运动,革命队伍也进一步得到了壮大。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她与另一位同志彭咏梧装扮为夫妻,借此掩护彼此的身份。

但在日渐相处中,两人逐渐产生了感情,成为了真正的患难夫妻,并在不久后孕育出了爱的结晶。

对于江竹筠来说,这段日子是极其艰苦的,但也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抗战结束后,新的内战又打响了。应组织的安排,彭咏梧被派到川东前线,领导武装斗争。而江竹筠也随丈夫奔走在了战斗一线。

然而,在一次战斗时,彭咏梧不幸被敌人的子弹打中,当场牺牲。

失去丈夫的江竹筠悲痛万分。但当组织想送她到后方时,她却严词拒绝了:“熟悉这条战线的人,只剩下我了。我应该在老彭倒下的地方继续战斗!”

在此后的日子里,她一边奔波在前线,一边创办《挺进报》。

她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便打破了敌人的重重封锁,印发了1600多份革命宣传报纸,引起了敌人巨大恐慌。

也正是这一举动,让敌人彻底盯上了她。

后来,在敌人的引诱下,贪生怕死的甫志高背离了组织,而江竹筠也因此暴露。

被捕入狱后,敌人对她使用了上百种刑罚。即使被折磨得奄奄一息,她始终没有屈服。

面对敌人的威胁恐吓,她发出了更振聋发聩的声音:“你们的刑罚,只是太小的考验。竹签是竹子做的,而我们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造的!”

就如她的肉体一样,她的精神也同样没被打倒。在狱中,她积极联合狱友,坚持斗争。她为众人背诵毛主席的文章激励大家,成为了受难同志的精神支柱。

1949年,当开国大典的消息传到重庆时,江竹筠等人喜极而泣。

她们虽然没见过国旗,却兴高采烈地商议着五个金星的位置。

大家一边绣着红旗,一边憧憬着新中国的美好样貌。

然而,就在重庆解放前夕,她们还是牺牲在了敌人的手中,江竹筠牺牲时才29岁。

回顾她这一生,从小受尽磨难,长大又为国家操劳半生,是千千万万革命战士的奋斗楷模。她的精神可歌可泣,也值得全国人民永远传承下去。

后来她被列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1964年,由阎肃同志创作的歌剧《江姐》横空出世,江竹筠同志的英勇事迹才广为人知。

看过这出话剧的人无不为之触动,流泪。但其实阎肃在创作时遇到了很多困难,剧本也是删删减减,改了很多版本。

其中对剧本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刘亚楼将军了。

最动人的台词

阎肃同志出生于1930年。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也见证了祖国的诞生。

长大后,他便也投身到了革命事业中。在此后的几十年中,他便一直在文工团工作,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文艺工作者。

原本一开始,他是在空政文团工作的,创作了一系列歌颂空军发展的歌剧。

但空军司令刘亚楼却认为文工团不必一直拘泥于空军,那些为革命和国家牺牲的烈士更应该值得歌颂。

于是在他的指示下,阎肃决定以江竹筠同志为人物原型,将当年感人肺腑的革命故事呈现给世人。

刘亚楼得知他的想法后,立即表示了支持。他还嘱咐道:“这是一个伟大的故事,你一定要用心去做。但只有一点,剧本写出来,先拿给我看看。”

随后,阎肃便进入了艰苦的创作之中。这期间,他走遍了整个四川,访遍了江竹筠的亲属和朋友。

可以说,他将江姐当年走过的路又走了一遍,经历过的事也在心中默默体验了一遍。

最终,在几个月的努力打磨下,《江姐》的最初稿终于定型。

然而,等他兴冲冲地拿着稿子交给刘亚楼过目时,对方却毫不留情地将稿子打了回来。

原因是里面有很多唱词都不适合。

其中有一段关于江姐在狱中绣国旗的唱词:“含着热泪绣红旗,热泪随着针线走,说不出是悲还是喜……”

新中国成立对于革命者来说,是最值得开心的事,怎么会说不出悲喜呢?

阎肃解释说,这是因为江姐等人因为无法亲眼看到国家的成立,所以才会感到伤心。

但其实对于这些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同志们来说,与其说是悲伤地含着热泪,倒不如说她们是喜极而泣。

后来,在进行投票后,经过众人的一致同意,阎肃最终改了唱词。

除此以外,还有一部分唱词引发了争议。

那就是甫志高在劝降江姐时,词写得太复杂。刘亚楼认为有消极作用,让阎肃再次删改。

阎肃这次坚决不同意。他认为将词删了就凸显不出甫志高的恶人本性。

但刘亚楼则认为,话剧应该以弘扬革命精神为主。

最后,两人争执不下,刘亚楼直接将阎肃拉到了自己家,并怒道:“你不改,我就把你关我这儿,啥时候改好了,啥时候放你走。”

就这样,阎肃在刘亚楼家中憋了好几天,终于写出了一段既不太激烈,又不会影响人物塑造的唱词。

刘亚楼笑道:“看吧,只要憋一憋还是能写出来的!”

《江姐》这一伟大的革命著作能够现世,除了要靠阎肃的努力创作,也离不开刘亚楼将军的认真审查。

让我们向江竹筠同志,以及所有辛勤的革命战士们致敬!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