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中央下令嘉奖原子弹研制有功人员。然而,身为二机部五所副所长,杨承宗既没有享受到工资晋升的待遇,后来也没有入选“两弹一星”功勋名单,甚至超过了院士标准却不是院士。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1911年,杨承宗在苏州出生,尽管家中世代务农,但父亲凭着三年私塾的文化水平,在镇上的米行从学徒一直干到账房先生。杨承宗出生的时候,正好赶上父亲工作小有成就,因此生活上少了很多周折。
从小杨承宗就跟着比自己大4岁的姐姐一同读书,9岁开始读高小,12岁转去上海求学。1934年,已经大学毕业的杨承宗经人介绍,前往北平镭学研究所工作,跟随副所长郑大章学习放射化学。
郑大章比杨承宗大7岁,曾经在巴黎居里实验室学习4年,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进入北平镭学研究所,成为放射化学引进中国的第一人。
1936年,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地区的虎视眈眈,所长严济慈让杨承宗前往上海建立实验室,为研究所南迁做准备。利用从北平运来的一些设备,杨承宗到了上海之后,花了一年时间做出了一些研究成果。
上海沦陷之后,杨承宗受到汪伪政府的拉拢。杨承宗坚决不为伪政府做事,毅然离开了研究所。一直到抗战胜利之后,杨承宗才重新续接手镭学研究所。在严济慈的推荐下,杨承宗前往法国巴黎,成为居里实验室唯一进修放射化学的中国人。
新中国成立后,杨承宗听说中国科学院成立,写信给钱三强表示自己想回国。钱三强考虑到当时国内的条件太差,便劝杨承宗先等一等。在法国等待的日子里,杨承宗决定申请博士学位。
1951年,居里实验室为杨承宗安排了论文答辩,包括居里夫人在内的三位评委,一直给出杨承宗“很优秀”的评价。博士论文通过后,杨承宗开始为回国做准备,在居里夫人的默许下,杨承宗没花一分钱,拿到了10克镭标准源。
就在杨承宗准备动身前,钱三强托人给杨承宗送来3000美元,让他帮忙买一些原子能有关的书籍、仪器和药品。这些东西在当时算是违禁品,是明令禁止运往中国的,在居里夫人的帮助下,杨承宗带着这些“违禁品”顺利登上了回国的邮轮。
回国之后,杨承宗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成为整个研究所唯一精于放射化学的科学家。面对西方国家的封锁,杨承宗亲自编写教材,在研究所、核工业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授课,为新中国培养出第一代放射化学中坚骨干。
除了开创了新中国的放射化学研究,杨承宗在危险工作面前也身先士卒。在抗战以前,北京协和医院曾为了医疗需要,向美国购买了507毫克镭,封存在保险柜中。结果抗战爆发后,保险柜遭到破坏,那507毫克镭就被直接暴露在空气中。
杨承宗听说这件事后,立刻赶往协和医院,刚走进存放镭的房间,杨承宗就意识到这里已经被严重污染。由于当时国内没有特制的防辐射服,杨承宗决定自己一个人去抢修。
最终存放镭的玻璃系统容器被修复,但杨承宗的右眼因为受到过量辐射,后来失明了。
在中央确定研制“两弹一星”的目标后,杨承宗和其他著名的科学家一起踏上了“秘密征程”。1961年,杨承宗被安排到二机部五所担任副所长,在了解过五所的情况后,杨承宗在没接到正式调令的情况下匆匆走马上任。
在之后三年的时间里,杨承宗带领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团队,建立了铀冶炼生产实验厂,提前三个月完成了核铀原料的制备任务,为第一颗原子弹成功试爆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由于行政关系在中科大,没有转到二机部,因此杨承宗没能享受到工资晋升的待遇,也错过了成为两弹元勋的机会。
1969年,中科大搬迁到安徽合肥,杨承宗离开二机部回校随迁。对于杨承宗在新中国原子能方面做出的贡献,很少人有所了解,他的一些学生早已经成为院士,而他却与院士无缘。
曾经有人问杨承宗,他的一生功勋卓著,桃李满天下,而他却籍籍无名,会不会觉得遗憾。杨承宗只是哈哈一笑:“我只要把事情做好,别的什么都不去想。”
2011年,100岁的杨承宗在北京病逝。临终前,杨承宗叮嘱自己的子女,要将他的遗体捐献,为医学研究做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