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为了让新疆各族人民过上一个温暖的冬天,王震亲自从监狱里接出一位被判里通外国的“罪犯”。多年以后,这名“罪犯”成了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他就是为中国地质事业贡献了一生的王恒升院士。
王恒升出生在河北定县一个农民家庭,中学毕业以后,王恒升考入北京大学理科预科,后升入本科地质系学习。当时北大地质系虽然刚创办不久,但师资力量很强,有刚回国不久的李四光和美籍地质古生物学家葛利普教授等。
从北大毕业之后,王恒升进入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担任调查员,工作多年以后,王恒升深感接受国外地质技术的必要性,于是一边工作一边进修,终于考取了公费留学资格,前往瑞士攻读岩石学和矿床学。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王恒升谢绝了导师的挽留和高薪聘请,毅然回国为祖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当时抗日战争急需大量矿产,王恒升亲自带领勘探队调查地质矿产,绘制路线地质图。
1944年,王恒升受命前往新疆,组建新疆省地质调查所,并担任所长。在开展地质调查期间,王恒升经常与国外的地质学家讨论新疆矿藏问题,还请他们给自己邮寄国外最新的期刊。
结果这些往来信件和海外期刊,后来成了给王恒升定罪的“证据”。新疆解放前夕,法院在王恒升缺席的情况下,以“向国外泄露国家资源情报”为由,判处王恒升16年有期徒刑。
王震率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进新疆后,发现这里虽然煤炭资源丰富,但由于地层原因无法开采,当地老百姓过冬还需要烧木柴和干粪。忧心忡忡的王震向中央汇报了这一情况,李四光向王震建议:“找到我的学生王恒升,就能找到煤。”
经过一番打听之后,王震终于在监狱里见到了王恒升。在得知王恒升曾经救过三个共产党员,和海外通信也只是学术交流,王震力排众议将王恒升接出监狱,并任命他为煤矿开采总指挥,自己亲自给他担任副手。
随着迪化南山露天煤矿真的挖出了煤,对于王恒升的质疑声也逐渐消失。之后王恒升被任命为新疆工业厅的技术总负责人,除了带领地质部门寻找矿藏外,还举办地质矿产培训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地质人才。
曾经有一批苏联专家到新疆后看不起中国人,但不久他们就发现,那个不修边幅、穿着破旧的王恒升满腹经纶,苏联专家不得不敬佩地说,他们本以为可以帮助中国,却没想到反而学到了不少东西。
从1956年开始,王恒升一直在地质部工作,他的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对绝大数多数省市区的地质矿产都做过调查。1982年,王恒升荣获献身事业50年荣誉奖,1985年又获得中科院授予的从事科学工作50年荣誉奖。
直到晚年,王恒升还在为祖国的地质科学事业发展操劳,曾经两次奔赴西昌地区考察,推断出那里的钒钛磁铁矿储量可以和东北鞍山铁矿相媲美。2003年,102岁高龄的王恒升逝世,中国地质学会追授其“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