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为何四野解放战士比例最少?硬实力强,无需靠俘虏补充

妙之评过去 2024-08-06 17:35:25

在解放战争中,国军阵营有很多人和我军战士一样都是穷苦出身,因此在得知我军的政策之后,纷纷弃暗投明加入我方阵营,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解放战士”。

根据1948年8月份,我军总部作战局在战况汇报会上指出:

“现在我们的军队有百分之六十是解放战士。”

到了三大战役结束,我军歼灭155万国军,其中俘虏比例达到100万以上,这些人大部分也都选择成为解放战士,各部队也都在通过战斗经验丰富的这些解放战士对自己进行补充,比例进一步扩大。

不过让人费解的是,在大决战结束后,入关的四野作为我军兵力最多的野战军,俘虏兵的比例却仅有不到25%,甚至一度仅有10%,为全军最少,这又是为何呢?

解放战争中被俘的国军

-五大野战军,四野俘虏兵最少

既然说各大野战军中俘虏成分的兵,四野最少,那么就要知道各大野战军中,解放战士的比例。

首先比例最大的就要数彭总的西野。

在1947年8月西野的内部总结报告中就明确表示,当时晋绥和陕甘宁边防军中的解放战士已经达到70%以上,部分连队甚至是90%,到了11月,彭总在给西北局的电报中就明确表示

“部队补入的解放战士有些已超过百分之八十,有些百分之六十,平均当在百分之七十左右。”

而导致这种解放战士比例高倒是可以理解。

西北的我军部队

一方面西北本就贫瘠,人口稀少,基本上很多青年壮丁们想要谋出路,不在乱世中饿肚子,就只有当兵一条路,因此大批人加入国军,在被我军击败后,也选择继续走行伍这条路。

另一方面,西北地区我军根据地少,所辖人口不足200万,在胡宗南重点进攻之后,虽然打了很多胜仗, 但奈何根据地不断缩小,想要从根据地很多清白背景的壮丁中补充兵源也很艰难,唯有俘虏兵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3

接下来是华野和中野

在1947年12月华野休整的的间隙,陈老总也发表解放战争第二年以来的总结,他说道

我们补兵员十分之三是翻身农民,十分之七是解放战士。

这个数据大概是部分纵队的,并非所有的,但也是八九不离十,解放战士占比在华野中超过50%是肯定的。

挺近大西北第一野战军(剧照)

到了淮海战役期间,在大规模的兵团决战之下,解放战士的比重在华野中也增加了起来。作战中华野也是“随俘随补”,很多俘虏上午被俘,下午就加入解放战士参加战斗。

根据华野陶勇的四纵统计,到第三阶段时,

我纵队连队解放成分已占80%。开始华野政治部有指示,各纵队根据伤亡情况,缺一补一很多俘虏兵都几乎全部补充到连队,到了战役时华野的人数是越打越多,四纵已达到43072人,其中解放战士比例达到58%左右。“”

陶勇纵队的这个案例,其实和其他纵队也差不多,俘虏兵的比重也在50%左右,正如粟裕所说

“淮海战役开始,华野36万人人,战役过程中伤亡16万人,战役结束时达到56万人,这里面除了不到5万人是从地部队的补充团补充之外,绝大多数皆是解放战士。”

按照这个比例,解放战士的比例在华野里面的比例为50%。

在华东战场被我军俘虏的国军

而另一边的中野,与华野的情况也很相似。

在1947年之前,中野前身晋冀鲁豫野战军是当时我军解放战士比较少的部队。但在晋冀鲁豫野战军分家进入鲁西南和跃进大别山之后,脱离根据地舒适区的刘邓大军,也只能从俘虏兵中补充解放战士。在淮海战役,总兵力才16万人的中野到了战役结束后,直接扩军到28万,这里面有大部分从俘虏兵中补充的解放战士。

根据二野战史(中野)记载

“淮海战役后二野补充了从黄维兵团中挑选的俘虏兵3万余人,在整训时接收了从淮海其他战场调拨过来的华野俘虏兵1.5万余人,总部从其他战场调拨过来的俘虏兵1.5万余人、平津战役俘虏兵1.7万人。”

也就是二野里面光淮海战役的解放战士就有8万人。

淮海战役期间的解放战士(剧照)

如果算上之前在大别山以及出大别山之后,再加上淮海战役期间的补充,这28万里面有50%左右是解放战士。而这个比例到了席卷西大西南的时候就更高了, 大西南的很多国军本身就是被老蒋强迫参军,自然也是愿意成为解放战士。

因此在大西南战役进行期间,二野解放战士的比重达到了60%以上……

最后,就是本次我们的主角,四野了(东野)

1948年12月,根据东北野战军司令部政治部的统计,在进行辽沈战役决战前,当时的东野有12个纵队以及大量的独立师等武装,合计70万野战部队以及二级军区部队。

可让人诧异的是,和其他战区解放战士比重起码在50%以上不同,东野的解放战士数量仅占8万人左右,也就是说这个数据也才12%。

哪怕是到了辽沈战役结束,东野毙伤俘敌人47万人取得大捷。东野也进行了扩军,兵源达到80多万,但在新增的17万兵源里面,有6万人是根据地群众,而真正补充的也才11万。

按照这个比例,入关的东野全军里面,真正的解放战士不过才25%,为全部战略区里面比重最低的……

黄维以及身后的12兵团俘虏

四野解放战士为何这么少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东野(四野)里面的解放战士(俘虏兵)成分这么低呢?

是因为四野看不上他们?

可要知道在东北我军对于国军的评价,可是很高的。

在四平战役期间,黄克诚大将就这么评价国军主力新1军

在正规作战方面,显示出较好的战术水平。他们善于步炮协同作战。战斗开始后,他们便用各种口径的火炮向我军阵地轮番轰击,有的打到前沿让你抬不起头,有的打到纵深阻挡预备队上前。

那么既然这么好,为何我军不大规模将这些解放战士大规模扩军进我军队伍里面?

被俘虏的东北国军

在雨田君分析来看,大致可以分为这两个原因。

一方面,就是东北国军的特殊性

辽沈战役前,我军在东北的解放战士比重才10%左右,到了辽沈战役之后这个比重才有所增加。而导致前期解放战士比重低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东北国军群体的特殊性。

我们先来看看东北国军队伍主力都有哪些?

国军五大主力之二,也是战斗力和装备最强的两个,新1和新6军,全美械装备的第13、53和71军,半美械装备的的52、60和93军,这些军随便拎出一个都是国军的骄傲。

精锐的国军新1军(剧照)

而且这些人大多数人都是自愿入伍形式,可不是也很多在关内战场不愿意上战场的壮丁相比,所谓10万青年十万军,指的就是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军事和技战术过硬。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人都非常骄傲,在战场上被俘之后,都非常不服气。

东野司令部在沙岭战役之后的总结就说道

“(新6军)老兵很多,都有三五年七八年的军龄,其中甚至有个别排长仍当战斗兵者。较顽强,不容易缴枪,甚至一个打到七八个人还不缴枪,带着远征军、常胜军的骄傲态度。”

进一步说,这些人在国军还没呈现大规模溃败之势的时候他们是非常顽固的,想要从根上改造他们任重而道远。

甚至有的人还假装投诚加入我军,但一直却骑墙观望,革命意志不坚定。

国军王牌新6军

典型的就是海城起义的滇军184师,在起义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军对其很优待,但他们却说吃不了苦,又直接跑回杜聿明那边去了,最后还是在战场上北韩先楚所在的4纵消灭。

所以东北国军和关内并不一样,其在改造难度上要更高,因此在大决战之前并没有大规模加入我军。

那为何在大决战之后,又有11万人加入到我军队伍?

一方面是老蒋败局已定,很多东北国军的补充兵都是来自关内抓壮丁的,另一方面则是东野在1946-48年对解放战士改造的成果,通过我军队伍里面解放战士的成长起到的带动作用,让更多的解放战士相信和加入我们。

被俘虏的东北国军部队

另一方面,就是我军有比俘虏兵更强的战力平替

在很多人眼中四野之所以最强,这主要得益于四野有别于其他野战军的梯队部队培养,在二线部队的培养上一起强于其他战区。

起初,在1946年东野也是将一些翻身农民都编入部队补充兵里面,但罗帅在通过各大战区汇报的战绩上来看,这些刚入伍的农家子弟虽然拼劲有余,但技战术不足,上伤亡也很大。

因此在经过多重考虑之后,罗帅决定组建“二线兵团”,以军分区的地方部队为主力, 同时编入一线战斗部队的战斗骨干,以老带新的模式成了大量的独立团单位。到1947年秋季攻势之前,东野南满和北满一共编了48个独立团,合计13万人,到了1948年2月独立团级部队也编成了90个,截止1948年8月辽沈战役前期,我军累计编190个独立团级单位,合计42万人。

可能很多人会纳闷,组建二线部队其他野战军也在做啊,也没啥好惊讶的。

可东野的二线兵团,却和其他战区不一样。

教我军使用火箭筒的国军俘虏们

其一,就是他们的训练完全是按照正规部队的来。

装备除了重武器其他轻武器和主力相差不大,再加上东野本身练兵就是强,101的“三快一慢”、“三点一面”都深入到训练里面。要知道东野这些二线部队的装备可比关内的地方部队要强太多了一个团里面机枪、迫击炮的数量甚至要超过西野、进入大别山的中野等野战军里面的一些个别部队。

所以,东野二线部队的训练和装备是关内地方部队所不能及的。

其二,就是在作战中这些独立团级单位都会编入主力作战。

一些团级单位都会编入独立师作战,当时东野一共十几个独立师就都是这些部队升格而成,而东野的独立师在装备和战斗力上,几乎等同于关内除华野之外我军其他战区的野战师级单位,战斗力非常强悍。在东野入关的时候各独立师就编入了各大纵队。

而从这两个方面我们就不难发现,四野(东野)的二线部队几乎相当于我军关内的野战主力部队,而有了这些从根据地出来、敢敢于拼搏和守护家园的战士,也注定了东野对于解放战士的补充并不很急切。而且即使是补充也是都以战斗骨干或者特殊兵种为主,并非像关内一样大规模补充。

东野精锐的二线部队

而通过这些,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是东北国军的特殊性,另一方面是东野的绝对实力太强,也让东野成为我军里面解放战士比例最少的部队……

4 阅读: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