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命运的绳索——读《霍林河的女人》

楠熙看文学 2024-09-12 06:23:47

关注作家出版社,发现更多文学好书

*本文转自《文学报》,作者张鹏禹

《霍林河的女人》 翟 妍 著 作家出版社

与近几年文坛上热烈讨论的新东北作家群、东北文艺复兴每每谈及的作家作品不同,《霍林河的女人》有另一种味道。这不仅在于小说对当下东北农村经验的文学提炼,更在于作家凝视历史的目光。翟妍没有采取回瞥视角,也不刻意渲染挽歌情绪,而是聚焦生存发展的具体问题,呈现出东北大地的另一种可能性。

小说是关于可能性的艺术,它不会原模原样地复刻生活,更多是表明一种态度,通过那些隐曲幽微的情绪、无法言明的伤痛、难以评判的选择、捉摸不定的命运,彰显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最终通过人物形象,诠释作家对生存的理解。翟妍的《霍林河的女人》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小说通过一个独立女性胡来早的形象,表达了这样一个观念:人的尊严在于,勇于承担责任的同时具备同命运抗争的勇气。因此,这是一部女性独立之书,也是一部充满蓬勃生气的超越之书。

人们印象中的东北大地,沃野千里,物产丰富,但也有挣扎在生存线边缘的人们。在吉林的霍林河畔,就有这样一个地方,盐碱地荒凉而贫瘠,村庄穷困而落后,村人羡慕不远处的石油公司,以摆脱农人身份为荣。这正是主人公胡来早出生成长的村庄,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角落——榆村。1998年的一场洪水,打破了胡来早的大学梦。滔天大水将村庄变为一片汪洋,胡家也失去了一切,不得不举债重建家园。小说以此开场,给主人公一个低得不能再低的起点,早早嫁人似乎成了她唯一的人生出路。然而,当母亲秀草说,“每个女人都是菩萨,一辈子都在牺牲自己,为爹妈、为兄弟姐妹、为男人、为儿女,唯独没有为自己的时候”,来早质问道,“那我要是想为自己呢?”正是这句话,奠定了她后面几十年的人生基调。这种与命运抗争的勇气,来自东北儿女战天斗地的气魄,也来自人物天性里不服输的性格。由此,小说编织起第一条线索:胡来早的成长史、创业史、奋斗史。

胡来早的出走似乎是命中注定的,到赉安城打工,她穷得交不起房租,到古永淳的工厂,终于找到一份安稳的工作。在这里,她施展出过人的才华,不仅拉来各种难谈的订单,更帮助古永淳与老外谈成了外贸合作。然而,因古永淳妻子张大梅的嫉妒和自己内心深埋的委屈,胡来早再次选择出走,回到家乡。至此,小说用扎实丰满的细节,写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立初期的商海风云。与具备战略眼光、预判时代之变,从纺织业转入房地产,再转型现代农业的时代之子古永淳相比,胡来早更多地被命运的绳索牵绊,但她身上的倔强、对命运的不妥协,似乎绽放出更耀眼的人性光芒。这种性格气质也使她在面对古永淳的真挚感情时,始终采取隐忍和克制的态度。这不仅是人物的道德感使然,从更深层次说,与人物的自尊心有关。面对男人伸出的橄榄枝,她始终只拿自己应得的,这也使回到榆村共同从事盐碱地改良稻作后,胡来早屡次拒绝古永淳的善意顺理成章。

《霍林河的女人》重心是后半部分,也即胡来早辞职回乡后的经历。面对百年乡土文学传统和以往经典作家创造的丰沛写作经验,翟妍选择“接着写”,而不是“照着写”。小说摆脱了经典的“离去—归来—离去”模式,通过个人生活拐点与乡村变革拐点的相遇,让扶贫干部、技术人员、返乡青年、外来企业家与乡民共聚榆村,最终发展起水稻种植产业,给年轻人以出路。在盐碱地改良这件事上,榆村吃过不少亏,等胡来早回来要种稻,早已没人相信。她凭借自身力量,靠镇上卖鱼积累资金,种出了有机大米。接着便是解决仓储、打开销路、扩大生产,样样不容易。随着各方力量汇入,胡来早不再单打独斗,榆村也发展起水稻种植、庭院经济、草编合作社等各色产业。

鲁迅在著名的《娜拉走后怎样》中写道:“然而娜拉既然醒了,是很不容易回到梦境的,因此只得走;可是走了以后,有时却也免不掉堕落或回来。”胡来早是醒了的人,她对“先赋地位”的拒绝谱写出一曲女性独立之歌,然而这种独立又是复杂的,她“自致地位”的最终达成不仅有赖于时代的机缘,也离不开家庭的托举,还有同性姐妹的闺蜜情谊与伯乐的倾情相助。鲁迅早看清了这一点,只不过这种出走后的立足、乃至成功比他所期望的,晚了不少辰光。相比《金锁记》中的七巧以及无数百年文学史上经典的女性形象,胡来早无疑是幸运的,她身处的境遇尽管卑微,但终究没有那外界无边黑暗的笼罩,这使她的反抗没有化为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

在强调人物独立性格的同时,作者避免了对生存境遇的简单化理解。我们的主人公不是一个杜绝七情六欲的铁娘子、女汉子,她有自己的精神生活、情感世界。这里不免要提及小说的另一条线索,胡来早的三位发小、闺蜜张麦子、叶高粱、李小米的人生际遇。从庐隐的《海滨故人》到沈从文的《水云》,从张洁的《方舟》到海子的《四姐妹》,一些作家喜欢在小说中将三五个性格迥异或互补的女性形象并置,或深描她们之间的情感关系,或展示渐行渐远的命运走向,编织出情节的经纬。《霍林河的女人》也采取这种做法,小说有一个“四姐妹”模式,用不少笔墨铺展开普通农家女子张麦子、叶高粱、李小米的命运,三人像围绕在胡来早这颗行星旁的卫星,一同构成了这幅当代东北乡村女性的群像。

与近几年文坛上热烈讨论的新东北作家群、东北文艺复兴每每谈及的作家作品不同,《霍林河的女人》有另一种味道。这不仅在于小说对当下东北农村经验的文学提炼,更在于作家凝视历史的目光。翟妍没有采取回瞥视角,也不刻意渲染挽歌情绪,而是聚焦生存发展的具体问题,呈现出东北大地的另一种可能性。

0 阅读:9

楠熙看文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