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情自爆发已持续2年之久,在抗疫的过程中,我国坚持“动态清零”的基本防疫措施不动摇,同时从国家的层面也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盘活经济的政策与手段,比如减免赋税、缓缴社保、保供稳价、提振消费、刺激地摊经济、降准降息等等。毫不夸张地讲,恰恰得益于既科学又精准有力的基本防疫措施,才为经济的稳步增长及企业复工复产奠定了基础。
不过即便如此,疫情对产业发展及经济的冲击依然不容忽视。比如,外贸型企业订单量急剧减少;禁止堂食及足不出户的封控措施致使餐饮业面临“生死危机”;企业为生存自救而采取的裁员或降薪措施导致普通上班族的工资性收入减少,消费能力锐减等等。而如今,2022年全国大范围内爆发的新一轮疫情又给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小日子难上加难。
按照疫情当前的发展趋势,未来新冠病毒大概率会与人类长期共存,但新冠大流行或将于2023年底结束(此预测数据来自兰州大学黄建平院士团队日前发表的《奥密克戎大流行是否将终结》一文)。假设此预测的准确率较高,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1年半时间里,奥密克戎病毒将继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不同的地区甚至还可能会出现疫情反反复复的情况。届时,咱老百姓大概率普遍会遭遇3大难题,与你我均相关,希望每个人都能提前做好准备。
①钱难赚
无论是实体,还是电商,这两年各行各业都不景气,在居民储蓄率提高而消费能力减弱的背景下,再加之各地爆发新一轮疫情的冲击,甭管是企业主还是打工族,对“赚钱难”这3个字都有着深刻的体会。比如餐饮、旅游、民宿、教培等行业的从业人员,2022~2023年所遭遇的就业危机或空前严重,疫情之前月薪可能都过万,而现如今收入锐减甚至已经失业。
②物价高
受国际局势及疫情因素的影响,物价上涨恐也在所难免。据悉,自2021年下半年起,米面粮油、蔬菜、鸡蛋、电器、日用品等诸多商品的价格轮番上涨,如此便导致普通居民的日常消费开支增加。具体来看,因疫情导致的运输不畅进而致使农产品及生活必需品等物资的跨省、跨市转运成本上涨,而上涨的运费最终又体现在商品价格上。所以,高物价也是难题。
③欠贷款
数据显示,我国居民的负债率已超54%,截止到2021年年末总负债金额为200万亿,人均负债高达14.2万。不夸张地讲,绝大多数打拼在城市的80后、90后身上均背负着车贷、房贷,或者其他一些消费贷款。有专业人士分析称,年轻人月供六七千元甚至八九千元实际上背负的压力是很大的,即便不受疫情的影响,基本也都是月光甚至入不敷出。现如今,再加上降薪或失业的冲击,逾期甚至断供的概率便会大大增加,多数年轻人肩负的压力会更大。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受到疫情冲击及经济不景气因素的双重影响,在未来的1~2年,普通老百姓大概率会遭遇如上3大难题。面对如此现状,小编也给大家提几点小建议,一是千万不要随意的跳槽,目前这个阶段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尤为重要;二是从家庭的层面而言,要学会节流开源,物价一直在涨,我们能做的就是控制自己的消费欲,千万不要盲目的冲动消费。另外,有创业想法的青年,也不要轻易地负债创业,当前的经济大环境,创业成功的概率可能会更低!以上便是本文要介绍的全部内容,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分享。
谁都知道是什么原因,谁都不说。
担心那么多干嘛!过一天算一天,该吃吃,该喝喝
你先别说电商,教培行业,不景气,最起码以前曾经辉煌过!又一定的积蓄!而生活在最低层的打工族,他们才是最难熬的!
[点赞][点赞]
你们觉得在疫情当前还有什么行业吃香
准备好大砍刀。
你是说未来两年还是说前年到以后?这事不是发生了两年了?
事实就是这样,穷的只剩死路一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