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3·15,把把辛酸泪!作为消费者投诉重灾区,房地产行业的关注度始终居高不下,但随着多年来各地住建部门不断深化管理规范,尤其 “保交楼”措施的坚决执行,房地产行业已经得到改观,令人欣慰。
即便如此,购房作为一种消费行为,流程复杂、周期较长,除资金交易外,期间还牵扯到建筑质量、配套兑现、环境改善、物业服务等诸多层面,虽然有市场部门监督管理,但作为购房者来说,要想不踩坑,就先要学会如何“避雷”。
结合近年来多发的购房维权案例,有必要总结一些合理措施用以防范或者杜绝购房风险的发生。
延期交房的应对
在行业深度调整的这几年,房企爆雷时有发生,“保交楼”成为维护购房权益的关键举措。2024年度,住建部部长倪虹表示,2024年以来全国持续打好保交楼攻坚战,已交付住房338万套。去年年底至今年初,西安部分热点楼盘迎来集中交付,包括万科、天地源、金地等知名房企一众大盘在内,整体交付情况较好。
即便如此,延期交付仍然是房产维权的重点,在人民网留言板中,关于延期交付的投诉事件依然很多。
同时,在有关延期交付的事件中,大部分投诉都得到了重视,根据问题性质的不同,由各区政府、住建部分或物业主管部门进行跟进,并联络施工单位、开发商限期解决。
平心而论,近年来延期交付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级相关主管部门的直接介入,作为购房者来说,在面对延期交付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联络相关部门,如各区政府、住建、消协等,通过留言板、信箱以及服务电话,清晰反馈问题,同时注重相关证据的搜集与整理,减少问题处理过程中不必要的反复。
此外,在购房合同签订之前,详细阅读有关延期交付的处理办法,有可能的话聘请律师现场协商,并与开发商签订有关延期交付如何处理的补充协议,最大程度的在购房之前通过法律手段维护个人利益。
学区(位)房要摸底
除新房交易外,二手房交易流程也日渐规范,但有关学区(位)房的买卖一直以来争议不断。首先,早在2018年,西安住建局就已经发布《关于禁止将房屋销售与学区、学校相关联的通知》,因此目前存在的学位房指标都是2018年之前的存量二手房。
经过近年来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各区域教育资源重新分配,原有学位房的名额也在不断消耗,甚至部分学校已经陆续取消学位房的就学名额,但因为信息不对称甚至经纪人传达不到位等原因,也发生了不少“学位房翻车事件”。
以高新某知名社区为例,二手房均价约24000元/㎡,但部分在售房源均价接近3万,其中必然有着学位指标的差异,而房源具体包含小学、中学的“双指标”,其中部分房源又分为具有小学或中学的单指标,而仅从价格层面难以区分,更有甚者,经纪人在介绍房源时存在含糊其辞的情况。
其实,对于有意购买学区(位)房的购房者来说,首先要认清学位房作为历史产物已经走向尾声,在教育资源日渐平衡的当下,学位房的价值并不明显,与其耗费大量资金“占领”学位,不如自身发力,毕竟本事长在自己身上才是真本事,况且以目前中小学教育质量、硬件配套来看,区别并不明显,而一套学位房能够给子女就学带来多大帮助,本身就是一门玄学。
如果家长们仍然放心不下,偏执选择学位房,那在看房的同时可以在经纪人的陪同下,主动联络社区物业,查询学位使用情况,并尽可能在每年下半年进行购房交易,因为每年学校入学摸底在年初进行。
同时,对于学区房同样需要谨慎,结合其他省市的实际操作办法,地区及学校要求学区内入学须满足定期(常见1-2年)居住时间,否则不与开放入学报名。
诚信房企应选尽选
相对于采取法律手段维权,其实有些风险可以通过更简单的方式提前规避,说到底购房也是消费行为的一种,选择品牌房企的房源,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确保产品品质,大大降低置业风险。
2024年1月,西安住建局发布了《关于公布西安市第一批“诚信房地产开发企业”名单的通知》,包括中海、绿城、龙湖、保利、华润等13家房企入选首批“诚信房地产开发企业”名单。
今年1月21日,西安住建局再次发布《西安市2024年度“诚信房地产开发企业”名单》,增补“诚信房企”12家,目前“诚信房地产开发企业”名单已经有24家品牌开发商入围。
在这份名单中看到,高科房产、天地源、万众、长建、陕建、金泰均为本地知名国企,也是房地产行业中一贯的品质标杆,同时保利、绿城、华润置地、招商等更是连续几年来西安新房市场销售主力。不完全统计,目前公布的24家诚信房企旗下在售楼盘总量超过新房市场总量半数以上,换而言之,购房者选择“诚信房企”在售楼盘,很大程度上已经排除了诸如延期交付、品质不达标等头疼问题。
“好房”其实不怕晚
今年两会上,房地产相关话题被反复热议,在楼市“趋稳”的大前提下, “好房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何谓“好房子”?住建部部长倪虹表示,“改革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住房需要,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从宏观层面来看,“好房子”的标准包括“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四点基本要求,也就在两会期间,有关“好房子”的细节落实已经出台, “住宅层高标准将调整为不低于3米”,房子“长个儿”了成为近来几年街知巷闻的话题点。
结合西安楼市现状来看,新房市场中虽然改善型产品大行其道,但大部分动作还停留在空间放大、室内场景化层面,基于建筑本身或者软硬件搭配的提升并不多见,而“好房子”的具体落实将带来质的飞跃。
从实际需求来说,绿色环保、智能家居的广泛应用将是大势所趋,在这些层面豪宅产品的发挥空间较大,也因此表现突出,以金茂为例,旗下金茂府、“璞”系产品,“悦府”等产品不同程度搭配金茂12打绿金智慧科技,在温度、湿度、静音等层面大幅提升居住舒适度。
值得关注的是,由“房子长个儿”开始,“好房子”的标准将在各地逐渐兑现,新房市场有望借此机会实现全面升级,但受市场供需关系影响,短期内新房售价上升的可能性并不大,也就是说,从今年起,购房者很可能会成为提质不提价的受益者,对于充满期待。
写在最后:
房地产行业运行多年固然留有不少沉疴顽疾,但市场规范化的进程一直在深入,各类违约侵权事件也不断降低,个人体感“3·15”期间房产类维权事件的烈度和数量都明显下降,但仍需高度重视自身权益保护,毕竟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购房是一生中最大的一次消费行为,而这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每个家庭的幸福指数,这就要求购房者要学会鉴别不实信息、规避后续风险,同时对于那些违反良心道义的不良房企及个人要加大打击力度,早日实现房地产行业的一片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