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戴手铐走完长征,开国大典前夕,毛主席见到他问:你是哪一个?

平凡人生重复 2024-04-04 11:13:17

1949年9月,开国大典前夕。时任长春市委书记的朱光得到新的任命,前往广州工作。就在这个南下的过程中,他顺道来到了北京。他想着广州路途遥远,这一去不知何时才有机会回来,不如趁这个机会去拜访自己的老领导朱德元帅。

但朱光刚刚来到朱德家中,就看到了坐在客厅中的毛主席。毛主席见到他,故意调侃说:“你是哪一个?”朱光马上回答说:“报告主席,我是朱光!”毛主席笑道:“那你还记得我是谁吗?”朱光毕恭毕敬回答道:“主席,哪有人不知道您呢。”

毛主席故意难为朱光,又说道:“那你来看朱德,却不说来看看我,就不怕我忘了你?”朱光灵机一动,回答说:“您肯定不会忘了我,因为我还没有给您表演《奥赛罗》呢!”

听了朱光的话,毛主席和朱德元帅不由得对视,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朱光和毛主席不仅是老相识,两个人之间还有不少有趣的典故。

说起来这朱光也不是普通人,他曾戴着手铐走完了长征,实为不易。那么这又是因为什么呢?

青年才俊,多才多艺

朱光出生在广西一个败落的地主家庭。他自幼聪明好学,对书画等文艺项目都有着强烈的兴趣。他8岁的时候就能吟诗作对,乡村父老都对他的父母说:“你们家出了个神童啊!”

朱光后来的成长历程,也确实对得起“神童”的赞誉。从少年时期开始,他就写得一手好字,还能双手执笔写字,左右手写下的字,都很漂亮。他的字受到很多同学的喜爱,当时大家都非常喜欢朱光的字,经常借着各种由头向他求字。

19岁时,朱光又迷上了素描画。他的素描画十分生动,画出来的人物往往特别传神。当时他在学校里画了一张列宁的肖像,这肖像和照片的相似程度之高,让同学和老师都惊叹不已。

难得的是,朱光不仅热衷于文艺,还很关注时事。他很早就有了反帝反封建的意识,痛恨军阀的残暴统治。在老师的推荐下,他加入到了共青团,参与到了地下组织的工作中。

1928年,朱光来到上海工作,一边担任革命工作的他,还一边以文艺活动作为掩护,在他擅长的领域持续发光。他牵头成立了上海艺术剧社,这个剧社在当时是非常活跃的,吸引了很多优秀的学生参加,还呈现了不少经典的文艺作品。

1937年在延安,朱光又牵头成立了“中国文艺协会”。为了纪念淞沪会战,朱光专门编写了话剧《血祭上海》。《血祭上海》的演出地点,仅仅为城内一个十分简陋的礼堂。但就是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朱光带领着剧团的同志们,献上了精彩绝伦的表演,连演十场,场场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后来毛主席也看到了这部话剧,对朱光的才华大加赞赏。也正是受到了《血祭上海》这样优秀的文艺作影响,文艺工作者得到重视,鲁迅艺术学院得以成立。

卢沟桥事变后,八路军确立了长期抗战的方针,展开华北游击战争。此时的条件是非常艰苦的,但是八路军依然坚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开展长期斗争的同时,也不忘积极开展体育和文艺活动。白天完成军事任务,晚上参与文艺表演,苦中作乐的精神,被八路军诠释得淋漓尽致。在这个阶段,正是在朱光的组织下,129师进行了全师运动大会。他还在运动场的周围,办了一系列展览,包括战利品和战史展览等。当时的报纸称赞这场运动大会“史无前例”。

而实际上,朱光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文艺工作者,还是非常优秀的革命者。他具备坚韧的毅力,这一点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得到了极致的体现。

戴着手铐,走完长征

30年代初期,蒋介石对我党的革命根据地展开了多次“围剿”。前三次“围剿”,都被化解了。但是第四次,由于张国焘对错误方针的坚持,红军的反“围剿”失败。

这个时候红军面临着十分被动的局面,红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者聚在一起,进行了一次批评会议。主要的批评对象,就是张国焘。大家针对张国焘的行事作风和固执己见,提出了客观的批评意见,其中也包括朱光。朱光的想法很简单,他就想趁着这次会议,让张国焘等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尽快带领部队回到正轨,以避免更多的失误和损失。

然而不久之后,张国焘就展开了报复行动。他趁着当时红四方面军的其他主要领导者不在,就对当时批评他的同志痛下杀手。其中很多人都被关进了监狱,甚至被杀害。对于朱光,张国焘本来也是不肯放过的。但是奈何朱光的名气太大了,他被称为红军中的“江南才子”,不仅写得一手好字,地图也绘制得十分细致到位。若是杀了他,恐怕会引起骚乱。

就这样,朱光逃过了一劫。但是张国焘并没有轻易放过他,而是给他随便安上了罪名,开除了党籍。此外朱光的人身自由也受到了限制,每天都有专人看管。更具有侮辱性的是,在白天行军的过程中,朱光必须戴着手铐,不得擅自行动。

尽管被这样侮辱,朱光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本职工作。晚上他的手铐换上了脚铐,他就用可以自由活动的双手,继续撰写宣传资料。当时他身边的很多同志,在看到他这副惨像的时候,都觉得十分愤怒,为他鸣不平。但朱光知道,自己的处境一时半会得不到改善。但工作是不能停止的,与其抱怨不如随遇而安。他十分淡然地对身边的同志说:“只要能继续工作就行。”

1933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了保存革命的火种,红军开启了艰难的长征之路。对于普通的战士来说,走完这漫长的长征之路,都是极为艰难的事情,更何况还戴着手铐的朱光。

原本走在队伍中的朱光心中是有些黯淡的,但是途中有战士认出了朱光,十分欣喜地说:“朱光秘书长还活着!太好了!”看到战士们高兴的面庞,朱光顿时感觉到了一缕亮光。他在心底默默给自己打气,无论如何艰难,他都要活下去,活到洗雪冤情的那天。

就这样朱光戴着手铐,走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之路。他熬过了寒冷、饥饿、炮火,盼来了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的胜利会师。终于,他的囚禁生活结束了,卸下了那沉重的手铐。

与主席的“夺书事件”

那么朱光和毛主席之间,又发生过哪些有趣的典故呢?

毛主席和朱光都是爱书之人,可以说嗜书如命,两个人为此还发生过著名的“夺书之战”。

1938年,一位青年作家从上海来到延安。在见到毛主席之后,这位作家奉上了自己带来的书,是莎士比亚的四本著作。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这几本书来之不易,是作家在被日本炸毁的废墟中捡出来的。见到这些书,毛主席自然是喜出望外,连忙收下。

可谁知半路杀出来个程咬金,同样爱书的朱光,一看到这几本书就控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欢喜,一把抢了过去。毛主席当时就不高兴了,自己好容易拿到的几本书,怎么就被朱光抢了去?朱光也不是不讲理的人,尝试着说服毛主席:“咱们见面分一半......”

看着朱光这嗜书如命的模样,毛主席也哭笑不得,只得同意了。最后朱光拿走了《奥赛罗》和《李尔王》,给毛主席留下了《哈姆雷特》和《仲夏夜之梦》。

不过,毛主席也不肯轻易放过朱光,给他出题说:“你演过话剧,能否演好莎士比亚的戏呢?”

朱光为了顺利拿走书,什么也顾不得了,当场就给毛主席表演了一段莎士比亚的独白,可谓声情并茂、十分入戏。只是他本就是南方人,在念起莎士比亚的华丽台词时,普通话还不够标准。

毛主席故意鸡蛋里挑骨头,说道:“你这国语不太行啊。”

朱光也不服气,说道:“但我的演技很好,这您总不能否认吧!”

毛主席见朱光一脸赤诚,不由得忍俊不禁:“好好好,等你哪天能演《奥赛罗》了,我就承认你演技好!”

这就是本文的开篇,毛主席和朱光再次见面时,对话中的典故。当年说好的演《奥赛罗》,倒成了日后调侃的一段佳话。

玩笑归玩笑,朱光到广州上任前,还得到了毛主席的殷切嘱托。毛主席为他写了一段条幅,大意是让他日后和南方的同志们团结在一起,在南方好好干工作。

就这样,得到毛主席的叮嘱,朱光离开了北京,来到了广州上任。

结语

在广州工作的时间里,朱光见当地人都喜爱养花,也养了不少的花卉,其中他最爱的,就是兰花。1961年,朱光又得到任命,离开了广州,回到北京工作。临行前,他将自己养了多年的兰花,全部献给了当地的园林部门。春天兰花开放,发出迷人的幽香,正如朱光本人自带的高远气节。

0 阅读:41

平凡人生重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