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时代的发展模式一无是处吗?

白易历史观 2024-07-12 01:53:57

毛泽东时代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到底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这个问题一直广受争议。有人全盘否定那个时期的一切,把所有问题归咎于当时的发展模式,说它完全背离了经济学原理,一无是处。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要公正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看待当年的历史条件。如果仅从经济效率这一单一角度来评判,自然会得出当时的模式很不合理的结论。可是,一个刚走出半殖民地封建社会,处于艰难环境的新生国家,还有什么比生存和安全更加重要?当年不得不优先发展重工业,就是为了保卫祖国主权,挣脱外部力量的掣肘。

别被这种经济学理论分析唬住了。仅从这个角度看,这种分析固然有些道理,但同时也完全忽视了当年中国的国情和最现实的需求。

纵观百年历程,中国一直缺乏现代工业基础,受制于人。1949年新中国初创伊始,正面临西方国家肆意封锁和制裁,难以发展轻纺和外贸行业。要打破外部梗阻,重振雄风,首先就得把工业根基打牢、先补上重工业这最大的短板。

实际上,重工业和轻工业并非割裂对立,二者相辅相成。没有钢铁、煤炭、机械等重工业支撑,发展农业、轻纺能走多远?这对一个初步工业化阶段的国家来说,首啷先抓重头显而易见。

再说第二个批评:当时为发重工而高积累低消费,人民生活太过苦。

非常时期非常手段,这也是出于无奈而非主观臆想。随便一个落后国家如果追求高消费,结果只会陷入骨牌效应而动弹不得。凡事要从大局出发,短痛或许难免,但只有把基础打好,创造充足资本后,才有余力提高民众福祉。

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好自小人。换个生动的比喻,好比一个穷家庭,首先要把家底立稳,儿女才有未来。否则一开始就追求眼前的安逸,哪来的后劲啊?新中国由衷着眼长远,先苦后甜,怎能说一无是处?

总的来说,毛时期不得不选择高积累模式的背景很复杂:一方面要以创新举措代偿西方的禁运;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独立自主、保家卫国的诉求;再者亦包含初步实现公有化、缩小贫富差距的理想。当年在种种限制下,通过克制消费而集中力量办大事,新中国才有了今天的雄厚经济实力。

话说回来,世上真有什么完美无缺的发展路径?任何改革进程都免不了代价和痛苦,问题只在于是否值得、有无回报。在当年的特殊处境下,中国人民选择了等待和奋斗,凭着对美好未来的信念而锲而不舍。这就如同一句老话:"昨天的曲折,是为了换来今天的拥有。"

别看现在生活好了,为了追求这种小康还付出了不少代价。举个你熟悉的例子,当年农村医疗条件确实比较简陋,赤脚医生水平有限,主要依赖中药。然而,和旧社会完全没有医疗相比,这已经是一大进步了。

重点是新中国当时连基本的西药都难以生产,只能尽量发挥现有的中医药优势。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发展重工业——发展石化工业,扩大药品生产规模。所以说,当年眼前利弊权衡取舍,是在为了更大的长远利益着想。

当然,社会主义探索道路难免有盲区,也确实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譬如后来计划经济过于僵化、人民公社"一夫当关"等,无法充分发挥广大民众的积极性。但即便如此,当年的做法也绝非是狭隘地对抗或者压制其他经济形式,其出发点更多是在为公有制打下基础,保护农民权益。

从理想化的角度看或许有些偏差,但从当时的实际条件来衡量,毛时期的探索就显得无可厚非。因为,他们第一要务就是推进工业化、提供就业、确保温饱,随后再逐步发展多种经营、扩大农村内部分工,任重道远啊。

现在回头看,只要实事求是、透过历史的纱窗换个角度分析,便不难发现当年的确走对了航道,并非像有些人臆断的那样彷徨失措。

试问,假如毛时期一开始就大开国门,加入国际产业分工,中国能把当代工业做到这般规模吗?回答显而易见:我们根本就无法像现在这样保持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掌握尖端技术。想当年,连最基本的钢铁、机床都缺乏,怎么可能去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

难怪那个时期专家学者非常有远见,纷纷大力支持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他们深知,中国人口众多、国情复杂,决不能效仿所谓"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腹地扮演,必须立足自身发展工业体系。

我举个你可能更有代入感的例子:你可曾想过,假如那时候我们跟风加入全球产业链低端,是不是就永远卡在给外国人打工的位置上了?当年如果不是顶住各方压力、咬牙把重工业做起来,今天就不可能出现世界第一大制造强国的局面了。

由此可见,敢于审慎思考,踩准节奏方能行稳致远。毛泽东时代的发展模式,虽然在理论层面看有一些不足,但从结果论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它切合了中国实际国情,在当时能走的最优路径。

历史从来没有倘若,也无从比较,唯有实践出真知。现在看来,当年做出的选择是明智的,哪怕付出了一些暂时的困难和代价,但最终让中国走上了工业化的大道,为接下来的飞速发展打下了坚实根基。新时代新作为虽有新的挑战,但只要沿袭这种求是务实、居安思危的治学态度,定能继续稳扎稳打,大有可为。

27 阅读:1477
评论列表
  • 2024-08-03 16:57

    以搬弄是非,无中生有的方式,无聊之极的自问式编句造文,是讨流量的一大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