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的命运,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写定?深挖朝鲜陷入贫困的幕后隐情

金兔历史 2025-02-10 14:09:43

亚洲各国中,朝鲜常显得与众不同。

一个国家若拒绝融入全球化潮流,坚持封闭自守,那么其经济发展受阻、陷入贫困困境,实则是预料之中的结果。

贫困二字,其分量沉重,历史渊源深远。

多年前,朝鲜现今的命运便已被注定。

朝鲜今日的发展现状与其多年前的历史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探究其历史进程有助于理解当前国家的发展状态。

今年巴黎奥运会上,朝鲜运动员的亮相尤为瞩目。

不同体育项目的爱好者皆能察觉,朝鲜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中通常难觅踪影。

因此,他们在巴黎奥运会上的卓越表现,堪称横空出世。

运动员未参赛,非出于不愿,实为不能。

朝鲜的体制特征为封闭且保守。

三四年前,全球爆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中,朝鲜成为唯一未受影响的国家。

故当时众人普遍认为,对朝鲜而言,封闭或许能构成一道坚实的保护屏障。

但审视朝鲜的经济发展与民众生活现状后,此类言论只能作罢。

你能想象吗?21世纪的中国已步入发展新时代,而邻国朝鲜却仍存在饥饿问题,有人无法获得足够食物。

有人仍居住于狭小的房屋,有人无法获得平等的公共网络服务。

90年代的经济寒潮影响深远,其后续效应似乎延续至今。

朝鲜虽具一定工业基础,但这并不足以证明其经济正蓬勃发展。

许多人认为,封闭是导致朝鲜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这种观点普遍存在,将封闭视为经济滞后的关键因素。

若他们及早借鉴中国改革开放经验,同步融入世界市场,诸多事态或将有所不同。

此观点虽有一定依据,但略显偏颇,鉴于两国国情截然不同。

朝鲜今日的贫穷,实则源于其多年前的发展轨迹,早已在历史进程中埋下伏笔。

回溯至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许多问题将显现得更清晰。通过拉长时间视角审视,能更透彻地理解当时的情境。

1949年,新中国宣告成立,与此同时,朝鲜也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背景相似的情况下成长,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

中国发展道路的核心可概括为“独立自主”四字,无需多言,这一原则体现了国家发展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自建国以来至今,中国人民始终未将实现富裕与强大的愿望依赖于他人,始终坚持自力更生。

50年代实施一化三改造,60年代原子弹与氢弹爆炸成功,70年代发射人造卫星,八九十年代则着重经济发展。

成就的取得,源自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勤劳双手。这些成果是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彰显了他们的才智与不懈努力。

自主研发,自主拼搏,中国人尤为看重“自主”二字,它承载着深重的意义。

然而,朝鲜独树一帜,它信奉的是保护伞理论,与众不同。

1950年,朝鲜面临国家存亡的危急关头,本能反应是寻求援助。

在对抗联合国军的战场上,朝鲜人民军的坚定立场不容忽视,他们始终未曾退却。

但我们不可否认,志愿军有时也会身先士卒,引领他们冲锋在前。

中国与苏联的支持至关重要,中国提供兵力,苏联供给装备,共同助力朝鲜,使其得以坚持至1953年,参与谈判。

朝鲜在成功赶走侵略者后,情绪极为高涨。

这份亢奋并未激发奋斗动力,反而增强了依赖性。

在这一点上,西方的韩国与朝鲜可谓“非同族不相为谋”,意即两国因历史和文化背景相近而有一定的关联性。

这两个国家,一个依赖苏联支持而发展,另一个则因美国介入而成长。

他们彼此制造障碍,正如美国和苏联昔日那般,均不遗余力地阻碍对方,给对方设置难题。

5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朝鲜不顾抗美援朝的情谊,在中苏间偏袒苏联,选择站队。

苏联与美国的发展直接影响朝鲜与韩国的发展状况,甚至决定其走向,这段历史清晰地展现了这一关联。

六七十年代,苏联虽非鼎盛,但作为社会主义第一大国的地位与实力依然稳固。

此时,他们仍有能力带领小弟。

因此,在同一时期,凭借苏联提供的资金和资源,朝鲜得以开展工业化进程,重点发展重工业。

金家领头人坚称要引领朝鲜崛起,并致力于让朝鲜人民共同过上更好生活。

八十年代来临,所有昔日美好的幻想逐渐消逝,走向破灭。

八十年代,苏联已步入衰落阶段,局势岌岌可危。

国内经济面临挑战,危机显现;政治问题接连不断,意识形态领域亦出现动摇,形势颇为严峻。

三位领导人的改革尝试未能纠正苏联的偏离,反而使其在错误路径上渐行渐远,未能实现回归正轨的目标。

苏联当时陷入困境,自顾不暇,无法分出精力关注朝鲜局势,局面令其难以应对。

朝鲜因失去关键能源供应且自主发展能力不足,随苏联一同陷入困境,难以振作。

1991年苏联解体后,朝鲜也面临政治安全威胁,此时期被称为朝鲜历史上的苦难行军时期。

所谓苦难行军,表面指军队政策,实则影响遍及全国。

贫瘠土地难以产出足量粮食,导致人民群众面临饥饿困境。

军队若缺乏物资保障,其军事活动将受阻,导致建设水平无法提升,陷入停滞状态。

金正日的生活方式非普通人所能评价。其具体内容,并非我们所能轻易了解或置喙。

总而言之,苏联解体导致这座庞大帝国崩塌时,朝鲜亦面临巨大危机,几乎陷入无法挽回的境地。

这段历史明确显示,朝鲜将其发展关键寄托于其他国家,揭示了其对外部依赖的实质。

他们无法主宰自身命运,亦无法抉择何时应重数量,何时应重质量。

外界环境变化对他们冲击巨大,30年后,其负面影响仍未完全消散。

世界政治势力对比持续变化,此消彼长。苏联已退出历史舞台。

这预示美国将强化霸权政治,确保超级大国地位名副其实。

美朝间存在前仇旧怨,因此美国多年来持续不遗余力地打击朝鲜。

经济上,朝鲜发展相对封闭,故美国实施的封锁与打压政策虽有一定效果,但并不明显。

政治上,美国借韩国与朝鲜的矛盾,屡次在半岛周边挑起危机,多次令金氏家族感受到重大威胁。

在文化和民意渗透方面,美国采用了以往对苏联使用的策略。

持续灌输国家无能观念给朝鲜民众,导致朝鲜与韩国边境地区的社会秩序长期难以保持稳定。

朝鲜为抵御美国威胁,必须坚持发展核工业。

若将有限经济资源倾注于核工业项目,民生保障将受威胁,从而导致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

军事发展与国民经济相互制约,无法相互促进,导致国家难以形成良性循环。

美朝关系的紧张态势,归根结底源于朝鲜对苏联的过度依赖。

朝鲜过去过度依赖某保护力量,致使其缺乏与美国相抗衡的能力。

许多朝鲜人心中缺乏与美国抗衡到底的决心,即便不考虑能力因素。

今朝鲜之貌,数十年前已初现端倪,点点滴滴中可见其今日之影,历史脉络清晰可循。

朝鲜多年的历史如同离弦之箭,无法挽回,如今直击其核心,影响深远。

他们通过实例说明,无论何时,唯有自身强大,方能确保屹立不倒。

《朝鲜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历程》一文发表于《海派经济学》2007年第5期,页码为9-21,共计13页。

《朝鲜核问题起源、演进及中国对半岛无核化政策》载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页码61-71,共计11页。

3、《安全利益与经济发展:朝鲜的挑战与对策》发表于《亚太经济》2009年第1期,页码62-66,全文共5页。

9 阅读:3711
评论列表
  • 2025-02-11 17:12

    70年代的朝鲜GDP比中国还高,到了80年代末,苏联停止了对朝鲜的无偿和赔本援助,要求朝鲜给钱,从此朝鲜经济和民生开始一路向下,没了苏联便宜的石油,朝鲜农村的拖拉机都锈烂了,直到中国和韩国开始提供援助了才开始好转一点

    飞翔中 回复:
    是的
  • 2025-02-11 20:54

    地方不好,国土小,北部山区,南部海拔低,平坦正好适合平推

  • 2025-02-12 13:09

    屁话!你以为朝鲜不想融入全球经济市场,美国也得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