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27日,解放军成功解放上海,城市面临重建,一切需从头起步。
陈毅与众将领正为下一步工作忧虑之际,驻京的李克农传来一份绝密电报。
陈毅展读电报后心中一震,随即面临一项新增的棘手任务。
上海同志需积极配合后续工作,务必全力以赴,确保找到李静安同志,不惜任何代价。
他早闻李静安同志事迹,未料此次北京电报竟涉及其人。
陈毅迅速安排寻找李静安的任务,并要求上海市各警察局严密监视国民党破坏分子的动向。
李静安同志是何许人也?他在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中,具体有哪些贡献?
【红军队伍里的“老婆婆”】
李静安原名李白,因在地下情报工作中贡献突出,其事迹被改编成电影。
李白初涉革命时,未料会成为地下工作者。他曾在浏阳参与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
随后,李白追随毛主席进入中央苏区,并被安排进入组织开设的无线电操作学校学习。
苏区急需无线电人才,李白深知组织需求,故在学习期间异常勤奋。
李白毕业后,被分配至无线电纵队任政委,职责包括操作无线电及协助组织培训新人。
纵队同志为李白战友兼学生,他精通无线电操作,常关心同志生活,故获“老婆婆”绰号。
李白探访电报室时,发现一小战士正趴在桌上熟睡。
无线电台常需长时间运行,这对无线电操作员的精神与身体状况构成考验。
李白未唤醒小战士,悄然坐其旁,接替工作。小战士醒时见政委在侧,惊惧起身。
李白轻拍年轻人肩膀,微笑道:“你继续安睡,电台由我代看片刻。”
小战士闻言展露腼腆笑容。李白对待战士与同志总是将心比心,这份真诚让他在队伍中赢得了众人的尊敬。
李白在大事上向来果断,驻茅台镇附近时,遇敌炮击,情况危急,他不顾安危,毅然前往抢救无线电台。
两枚炮弹在李白身旁爆炸,他拼尽全力,将手中的两根天线掷出。
李白险些被炸昏,迷糊间又闻敌机轰鸣。他拼尽余力起身,迅速抓起机枪,朝前方猛烈扫射。
后来,李白从同志口中得知,他紧急时刻的扫射意外击落了敌机一架,因此一战成名,在根据地内广受瞩目。
即便成名,李白也不骄傲,始终把电台视为生命般重要。即使高烧不退,他也坚持确保电台不离开视线范围。
李白恪尽职守的精神吸引了李克农等人的关注,自此,他转变为一名红色特工。
【霞飞路上的“红色电报员”】
1937年,七七事变后,根据地军民爱国热情高涨。与此同时,李白结束了一系列特工培训,准备奔赴敌占区。
临行前,李克农特地找李白交谈,告知他:
李白,我必须告知,此次敌后任务极其凶险,你有权选择拒绝执行。
李白闻李克农言,毅然摇头表示:“吾愿全力配合组织工作,不惜个人生命以赴。”
李白言罢,李克农起身紧握其手,深情地对李白说:
李白,自今日起更名为李静安,此决定代表组织之意,特此致谢。
数月后,李白与同志们共抵上海,依组织安排,入住霞飞路一小屋内。
李白在上海的核心任务是向延安传送情报,但两地相隔二千多公里,如何迅速且隐秘地完成此任务,成为他面临的最大挑战。
组织为李白配备了助手涂作潮,涂作潮年轻时曾为木匠且精通电路,被派来协助李白,主要负责管理电台工作。
一次,李白与涂作潮在房中向延安发电报,房间电灯闪烁不定,李白窗边工作时,甚至能清晰听见街上国民党军警的喧嚣声。
他迅速察觉,电灯闪烁可能暴露无线电小组,遂与涂作潮商量,李白即刻撰写电报向上级请示。
李白认为日后应使用约50瓦电台,因当时所用100瓦电台持续发报会导致房间电路极不稳定。
若国民党军警察觉可疑,李白等人将面临生命危险,同时我党在上海的情报工作也将前功尽弃。
然而,该报告未获上级批准,上级要求李白和涂作潮使用100瓦电台发报,以确保延安方面稳定接收情报。
李白与涂作潮性格直率,得知事情结果后,立即找上级领导,清晰阐述实际情况。
一见面,李白直言不讳地说:
我们都是地下工作者,时刻面临牺牲和迫害风险。我建议更换电台,以降低暴露危险。
领导李白小组的是老地下党员龚饮冰,他深知李白心境,却仍叹息道:
李白,我们的核心任务是向延安传送情报,你深知此点。因此,面对困难,我们应设法克服,不是吗?
见双方争执不下,涂作潮即想出对策:带龚饮冰参观二人工作地点,以现实情况平息争论。
龚饮冰与李白最终同意该方案。实地查看后,龚饮冰理解了李白的实际困境,并致歉。
随即浮现新问题:若更换现有电台为功率更小设备,延安接收情报的稳定性将下降。如何确保情报快速准确送达延安,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事实表明,信念坚定的中国共产党人总能有效调动各方资源应对挑战,李白迅速为该难题寻得了解决方案。
李白等人发现,每日凌晨四点左右发送电报成功率较高,因此时街上无线电侦测车的巡逻频率会降低。
更关键的是,李白寻得了一种平衡之策,他们将屋内灯泡自25瓦降至5瓦,既确保了安全,又最大程度上维持了电台运作。
李白在电台电键接触点贴纸条,以防发电报光亮回声暴露。凭借这种谨慎方法,他们得以在上海持续战斗多年。
地下工作必有风险,李白在上海工作时三度遭敌捕,尤以第二次入狱经历最为险恶。
在日本宪兵队的暗室中,李白腿已遭敌人打断,审讯他的日本宪兵凶神恶煞地质问他。
我们知晓你的共产党身份,且你是此地常客。劝你尽早坦白,否则,你应明了我们会采取的措施。
此时,李白展现了地下工作者的冷静,以颤抖之声回应道:
你们逮捕错人了,我非共产党成员,且不认识共产党人士,相信不久你们就会释放我。
李白被捕入狱时,助手涂作潮与龚慧英积极营救。最终,我党通过日伪政府内部的暗线,成功疏通了所有敌人关卡。
李白离开宪兵队时,涂作潮即刻与他相拥而泣。身为地下工作者,他们的使命始终是为党的事业随时准备牺牲。
此后,李白与涂作潮的情报小组因卓越工作屡获上级嘉奖。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位杰出的红色情报员最终牺牲在了胜利前夕的黑暗时刻。
【“全力寻找李静安”】
李白执行绝密任务,中央文件仅载其化名。因此,党内同志多仅闻“李静安”之名,未尝谋面。
1948年,国民党军队显现出明显的败退迹象。
此时,上海城内国民政府高官多无心工作,皆谋划逃离,这为李白等人提供了获取情报的绝佳时机。
李白迅速获取了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御计划》,深知其对全国解放至关重要,遂决定立即将其送出。
时间紧迫,李白未及隐蔽,将《江防计划》发至我党情报部门后,即刻被敌人逮捕。
此时,国民党统治已危如累卵,国民政府特务愈发疯狂。
虽无李白“通共”确证,敌人仍对李白施尽酷刑,长达三十多小时。此后,其妻裘慧英才得以进入监狱探视。
1949年5月7日,李白在铁窗内与家人进行了最后一次交谈,裘慧英携子同往,她深知,此次会面将是永别。
铁窗彼端,幼子向李白展开双臂,以稚嫩之声问:“爸爸,能否再抱我一次?”
李白已奄奄一息,无力抱起孩子,仍慈祥地说:“乖孩子,待父归家,定好好抱你。”
当晚见完妻儿后,李白遭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为不干扰组织工作,裘慧英隐瞒其死讯,并接手李白后续的全部任务。
上海解放三日后,陈毅接李克农急电,要求速寻“李静安”。此事重大,陈毅与上海同志立即行动,但仍遗憾迟了一步。
查明真相后,李克农心情悲愤,再次向陈毅发电报。
我们誓不让李白同志牺牲徒劳,定要敌人为其罪行付出沉重代价,血债必须用血来偿还。
1949年6月20日,上海市专案组人员在浦东刑场周边发掘出李白等十余位同志的遗骸。
一年后,国民党特务叶丹秋,曾下令处决李白烈士,亦被解放军捕获。
面对铁证,叶丹秋知难逃一死,在法庭上痛哭求李白烈士家人原谅。然而,其虚伪之态并未触动人心,鳄鱼的眼泪换不来同情。
1951年1月13日,叶丹秋被处决。真凶落网后,组织追认李白为革命烈士,并将其事迹拍成电影宣传。
多年间,《永不消逝的电波》屡被翻拍展演,每次观众都被片中以李白为原型的李侠角色深深打动。
李白作为地下工作者,圆满完成任务;作为中共党员,他以生命彰显信仰忠诚。他仅是众多革命烈士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数十年革命斗争中,众多如李白般的杰出烈士献身,他们或许无遗言,甚至无名,但祖国与人民将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