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进入到第155天,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依然没有放松的迹象,虽然俄乌双方在伊斯坦布尔签署了关于乌克兰谷物出口的协议,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就如拉夫罗夫所说:开放谷物出口和军事行动并没有关系。
周二,俄军对乌克兰南部沿海城市进行了猛烈空袭,俄国防部表示俄军摧毁了位于尼古拉耶夫和敖德萨的8个导弹和火炮的武器库。这是继摧毁敖德萨鱼叉导弹存放点后,俄军再次向乌军的军事目标进行打击。
俄罗斯此次对乌克兰南部打击并非是使用导弹,根据乌克兰方面发布的消息,俄军使用了飞机从乌克兰南部的黑海发动大规模导弹袭击。显然,这应该是在俄军对乌军部分防空力量摧毁后选择的打击方式。
使用战斗机从黑海方向对乌克兰打击,表明俄军在乌克兰东部也有绝对的制空权,虽然乌军在赫尔松方向使用欧美提供的M142多管火箭炮对一些重要基础设置进行了打击,有意摧毁俄军的后勤补给,但是乌军不要忽略,俄军具备远程打击能力。就算乌军切断了俄军前方和后方的补给线,俄军依然有能力对前线俄军进行空中支援,以避免被乌军全歼。
除了在战场上的消息,能源领域的对抗现在也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就在周二,欧盟为了应对持续减少的天然气输送量,通过了一项削减消耗的协议,而且以多数票通过。欧盟表示,为了应对能源供应安全,平稳度过2022年的冬天,欧盟需要成员国在未来8个月减少15%的天然气消耗。
而在欧盟通过这个协议后,匈牙利外长西亚尔托对欧盟的做法发出了“怒骂”声,他表示,欧盟的天然气削减计划无法执行,这是一个不合理、无用和有害的提议。实际上在这个提案之前,欧盟很多国家就不同意该计划,因为很多国家的天然气对俄罗斯的依赖并不高,而且完全能够实现自给。
欧盟这么做的目的,实际上也有一个集体避险的诉求,就是如果真的因为俄罗斯天然气削减造成一些国家无法正常运转的背景下,有剩余的国家可以分配一些给急缺国。
因为欧盟和俄罗斯双向对能源的态度开始转变,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已经突破了2000美元一千立方米,这个价格相当于2021年冬天的最高价格,要知道这可是夏天,对天然气的需求并不旺盛,如果按照这个形势下去,意味着2022年的冬天天然气价格可能要上涨1/3,届时欧盟的社会成本将会大幅提升,对于缓解通货膨胀显然没有任何好处。
天然气价格会不会一直上涨下去呢?
从客观层面看,现在无论是俄罗斯还是欧盟或者美国,谁也无法确定天然气价格就一定会持续上涨,因为现在欧盟为了应对天然气危机,已经开启了煤炭补充,而且天然气正在实现多元化进口。对于缓解天然气缺口,抑制价格上涨,欧盟还是做了很多工作。
但是从2022年的态势看,欧盟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意味着年内天然气价格上涨的趋势很难被抑制,至于明年如何,还要看俄乌冲突的进展,以及欧盟内部经济的调整,欧盟一些国家都开始下调了碳中和的目标,可见,天然气使用问题已经影响到了方方面面。
到底是谁在天然气问题上做文章?
可以说,如果没有欧盟的制裁,俄罗斯不可能在天然气或者石油领域对欧盟做出反应。欧盟先是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继而又叫嚣摆脱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既然你要摆脱,俄罗斯必然不可能坐以待毙。
俄罗斯实际上在“合理利用规则”,降低欧盟的天然气储备,给欧盟设置制裁俄罗斯的门槛,让欧盟反噬得非常厉害,这对欧盟提了个醒。其次,俄罗斯也没有说不和欧盟合作,更没有说会断供天然气,毕竟,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就在那里摆着,德国愿意,随时可以开启。
但是目前来看,无论是德国还是俄罗斯,都不想让合作超过对抗。现在欧美各方和俄罗斯的对抗是远远高于合作的,这种对抗的后果就是欧盟捞不到好处,俄罗斯也捞不到什么好处。
因为对于俄罗斯而言,一旦在能源领域降低了和欧盟的合作程度,意味着俄罗斯和欧盟之间的合作可能不再占据主导地位,这对于俄罗斯今后发展非常不利。
虽然目前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占据优势,在天然气领域更是占据优势,但是一旦欧盟真的摆脱了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那么今后俄罗斯和欧盟之间的关系改善就会多一道门槛,就算改善了,欧盟的天然气也不可能像过去一样非常注重从俄罗斯引入。而且彼此之间的猜忌会越来越重,那么在美国希望打压俄罗斯的国际背景下,欧盟也就更喜欢站队到美国这一边。
所以,俄罗斯必须要在这次冲突中平衡好各方利弊,欧盟对于俄罗斯而言,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伙伴,合作总比对抗好,毕竟欧盟就在俄罗斯的家门口,搞对抗,对于俄罗斯的经济非常不利。
那么对于欧盟而言,摆脱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可行性高吗?
第一,欧盟摆脱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会增强欧盟的能源独立性,从这一点上看,对于欧盟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当俄罗斯的能源不再需要欧洲市场,那欧盟对于俄罗斯的影响力也会减少,双方的合作减少,冲突增多,对于欧盟的安全环境是极为不利的。
第二,俄罗斯的天然气输送到欧盟利用的是管道输送,而且有现有的储备体系。这意味着摆脱俄罗斯的天然气需要投入很大的基础建设成本,而且买其他地方的天然气显然要比从俄罗斯购买贵得多。
第三,欧盟成员国并非所有国家都要在天然气领域去俄罗斯化,至少匈牙利还在坚持购买甚至引进更多的俄罗斯天然气,因为这些国家要考虑现实,没有发展就没有强大,完全依附欧盟,不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