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是我国彝族最大的聚居区。每年的农历6月24日,凉山彝族同胞要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举办声势浩大的选美活动和服饰、赛马、摔跤、射箭的比赛,并在夜晚点燃火把在旷野中游行,纪念他们心中的英雄。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特有的传统佳节,自汉唐起,已沿袭一千多年。火把节一般于每年农历二十四日举行,历时三天。有关火把节起源的记载和传说有数十种,内容丰富,优美动人。其中有几种较为普遍的说法。
国内近十年,由于在各种摄影比赛中屡获大奖的凉山彝族题材作品备受摄影人关注,特别在远古时代就存在的彝族人的火把节更让人探究和向往,所以在2011年7月跟随朋友一同前往凉山地区布托县采风专门拍摄火把节。
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除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斗牛:在人们围起的大圆圈中,两头凶悍结实的牯牛角抵着角,在主人的吆喝中、观众的呐喊声中拼命搏斗。获得最后胜利的牛只将披红挂彩,得到奖品,大家也会上前称赞这头牛的主人是牧农好手,方能养到这样的好牛。
摔跤:摔跤活动在彝族很盛行,分绊跤和不绊跤两种,以摔倒为主;不同村寨推选最强壮而有能耐的摔跤能手进行比赛,获胜者除了获颁奖品外,他们自己的村寨还另以酒、羊、牛等美食来庆祝和鼓励。
此外,还有精彩的射箭比赛,而会场无时无处不聚集着许多骑马的少年和穿鲜艳服装的彝族姑娘,他们对歌跳舞,围观者高歌伴唱,到处充满欢乐的歌声和笑得合不拢嘴的老人家,连远道而来的游人也感染了节日喜庆的气氛。
我在布托火把节期间,所见所到之处,无不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大街小巷到处见到彝族妇女穿戴只有节日才穿的手工制作的彝族服装,戴着做工精美的银饰,非常夺目。
我和影友在火把节的第一天就前往布拖县城下面的彝族寨子里,那里正举办赛马比赛。只见在连绵群山围绕着赛马场,彝族赛马选手正在一圈圈的练习。场地外围站满了来自各个村寨穿戴整齐华美的彝族服饰的男女老少。
此时此刻,只见场内几匹骏马载着彝族青年从起跑线急速飞奔而来,各不相让,场外一片高呼叫好声不断,气氛很热烈。我的镜头也一直跟着飞奔的骏马连拍。
这样激情高涨的赛马比赛场景在大城市生活当中是从未见到过的。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
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诗玛,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唱起“朵洛荷”、跳起达体舞。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
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诗玛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
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节日当天,寨里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前竖立若干火把,准备活动使用。同时在村寨附近选择一块开阔地,在地中央竖立一根长10~20米的青松,青松顶端横放一根挂满红色纸花的木棒,缘青松四周用易燃柴草堆砌成一个宝塔形大火炬,作为活动场所。
傍晚,节日活动的主持人率领锣鼓队敲锣打鼓,寨中各家闻听锣鼓声即出门点燃火把,男女老少举着火把向活动场所汇集。人们到齐之后,主持人一声号令,大家举火把向宝塔形火炬奔去,将其点燃。一时火光冲天,欢声四起,大家各举小火把围着大火炬,跳起“丰收舞”,唱起丰收歌,载歌载舞,热情奔放。
三天具有浓郁的民族风的火把节采风很快就结束了,真有点意犹未尽,依依不舍地告别凉山山寨。这里的一山一水感染着我,人类最原始的土地感染着我,彝族人淳朴善良感染着我,我只能在我拍摄的影像中记忆起这里的一切。
交通:广州K192次:(09.04--15:58到成都),成都-西昌火车(K673---19:20----05:47 票价:硬座79,硬卧:140元,T88865-----21:57----07:06,到达西昌。
住宿:西昌腾云楼宾馆,地址:四川省西昌市航天北路1号
西昌夏威夷假日酒店地址:西昌海滨南路22路公交车终点站
·西昌十景——安哈彝寨
·西昌十景——观海湾特色小镇
·西昌十景——大通楼
西昌十景——东方狂欢节-火把节
·西昌十景——川南胜景-光福寺
·西昌十景——奴隶社会博物馆
·西昌十景——黄联土林
·西昌十景——礼州古镇
·西昌十景——西昌市卫星基发射中心
西昌十景——螺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