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艘海上智能渔场!这就是海鲜自由的底气,比航母还能养鱼?
海鲜自由的底气来自这里:32个奥运泳池大小,年产2000吨顶级海鲜!
想象一下:32个奥运泳池大小的"海上城堡",不仅能自己躲避台风,还能年产2000吨顶级海鲜!这不是科幻片——3月28日,全球首艘漂浮式智能养殖工船"湛江湾一号"正式下水,中国渔业正式开启"星际战舰"时代!
这艘"海上航母"有多牛?首先,它的体型惊人,足足有154米长(比足球场还长)、44米宽,养殖水体达8万立方米;其次就是自身充满着黑科技:它能够自动躲避台风(术语:动力定位系统),拥有双发电系统,能够使用太阳能和风能自供电(术语:绿色能源供给),能够实现手机远程养鱼(术语:智能控制系统)。如此智能化的设备,经济效益更是惊人,能实现年产2000吨东星斑等高价值鱼类,产值超3亿元。
"湛江湾一号"它的养殖网箱深达20米,相当于7层楼高!鱼儿在这里住得比很多人类公寓还宽敞。
就在"湛江湾一号"投入使用的同时,广东双喜临门:"超级网箱"也来了!广东最大养殖平台"恒燚一号"也落户湛江。"恒燚一号"拥有6万立方米养殖空间,换算成标准篮球场的话,有11个篮球场大小;它拥有6个独立"鱼塘套房"(可混养金鲳鱼、章红鱼等);最高年产值1.35亿元(够买23万只帝王蟹!)
那你肯定奇怪,为什么要去深海养鱼?
我们平常吃的海鲜,已经不完全靠野生捕获。近年来,随着捕捞量和捕捞频次的增加,近海捕鱼区的承载量,早已超载。我国近海养殖面积接近极限,而人们对新鲜鱼虾蟹的需求却有增无减。这种产量和捕捞量之间的巨大剪刀差,也就使得人们不得不把未来的希望寄托于深海养殖业上。
相对于人工近海养殖来说,深海环境更优质,毕竟远离了污染,鱼肉品质提升30%。
传统的近海养殖:成本亲民。一个网箱投入约5到10万(还不够买智能渔场1㎡);灵活机动。发现鱼病立即处理,不用等系统报警;养殖全靠经验传承,老师傅看一眼水色就知道鱼群状态(术语:经验养殖)。但多数属于看天吃饭,一场台风可能血本无归(去年湛江养殖户损失超2亿)。同时也有着难以解决的污染难题。1个传统渔场=3个足球场的陆源污染(饲料残留+鱼粪)。并且品质波动明显,尤其是近海养殖的鱼常有土腥味(消费者差评率高达35%)。
可深海养殖,也有着天然的短板。比如辛苦养殖的鱼虾蟹,遇到了台风天可怎么办?完全没有招架能力。但有了"湛江湾一号",这一切就顺利解决了,因为台风来了?整个平台可以"溜了溜了"。(专家说)"这就像从农家乐升级到五星级酒店,鱼住得好,我们吃得更好"。
未来已来:你的海鲜将这样上桌。
"湛江湾一号"的养殖过程,实现了全程可追溯:扫码就知道鱼的"成长日记";全程绿色无污染:0抗生素,0激素;价格更亲民,规模化养殖让高端海鲜降价20%。
根据数据了解到,未来我国深远海养殖产能5年内将翻番,相当于新增500个传统渔场!
接下来,你在菜市场上看到的海鲜,或许就是来自于"湛江湾一号"的深海养殖了。那么,你最想尝哪种深海养殖鱼?A.东星斑刺身、B.金鲳鱼煲、C.章红鱼寿司、D.其他海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