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香槟塔、尊界凌波微步、比亚迪跳舞爬坡:国产新豪车都在“卷”这项黑科技

鲁大师 2025-04-11 10:15:11

各位朋友,当你看到——

蔚来ET9顶着香槟塔过减速带一滴不洒:

尊界S800会“凌波微步”:

仰望U7能爬楼梯:

是不是瞬间被惊掉下巴,只能发出"这...这也行?!"的惊叹?

其实,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炫技”背后,有一个共同的秘密武器——主动悬架。

到了2025年,主动悬架已经成为国产新能源豪华车的标配,甚至是高端感的分水岭。但凡你说自己是豪华车,至少先掏出这个技术给大家开开眼吧。

今天,鲁Sir就来跟大家聊聊,为啥这些新能源豪车都选择修炼主动悬架这本“武功秘籍”。

在深入讲主动悬架之前,给大伙儿先弄明白,悬架到底是干嘛的。

简单来说,悬架就是车轮和车身之间的缓冲系统,你平时开车过减速带舒不舒服、过弯会不会甩、刹车时会不会点头,全看它的本事。

悬架的核心部件是弹簧+减振器,这俩怎么搭档呢?

举个例子:想象你去跳蹦床,着网的那一刹那,蹦床往下沉(弹簧被压缩),然后蹦床会把你弹起来(弹簧恢复形状)。但如果没人帮你停下来,你就会来回弹好多次……这个时候,需要一个东西来帮你尽快“刹车”,而这个“刹车器”就是减振器。它可以通过阻尼控制振动,帮助你更快回到稳定状态。

好,了解了这个基础原理之后,我们接下来聊聊悬架的种类。

悬架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其中最普通的就是被动悬架。它的本质依赖于弹簧+减振器的固定组合,也就是说弹簧刚度和减振器阻尼是出厂时就已经调校好的,无法根据不同的路况做实时调整。

这也意味着,被动悬架只能在舒适性和操控性之间做取舍——要么选软一点,适合家用;要么选硬一点,适合运动性能,但两者不能兼得。

那么,有没有办法让悬架更聪明、更主动一点?

有的!这就是悬架技术当前的进化方向——主动悬架。

既然被动悬架的特性是“固定参数不可调”,那么通过调节参数(如高度、刚度、阻尼)让其变得“可调”,这就是主动悬架的意义了。

而在主动悬架技术中,有两种主要的解决方案,其中之一就是半主动悬架。

半主动悬架的特点是,悬架的高度、刚度或阻尼,至少有一个是可调的。例如:

可调高度(空气悬架)

可调刚度(双腔空气悬架、可变弹簧刚度)

可调阻尼(CDC磁流变阻尼器、电子减振器)

大家常见的空气悬架+CDC可变阻尼减振器,就是典型的半主动悬架方案。

空气悬架的原理,说白了就是吹气球。越吹就越硬,这是调节悬架刚度;越吹也越大,这是调节车身高度。

而CDC减振器其实就是一种“智能减振器”,它通过一个电磁阀来控制减振器内部的液体流动,类似于控制水管的“阀门”。当你开车经过不同的路面时,电磁阀会自动调整阀门开关的大小,从而改变液体流动的速度,进而调整减振的强度。

这种半主动悬架能够在舒适性和操控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理想L9、小鹏G9、智界S7等车型都搭载了这套方案。

不过,无论是被动悬架还是半主动悬架,它们的本质都是被动响应,就是别人给我一个力,我才给别人一个力,区别只是反应的方式不同。

那么,更牛的技术是什么?

就是能主动出招,向外施加力!这就是目前悬架技术的金字塔尖——全主动悬架技术。

它不仅能调节参数,还能通过额外的动力装置(电机、液压泵等),主动施加力,改变车身姿态,更大范围地调节底盘反馈,适应各种驾驶环境。

所以,到了全主动悬架这里,弹簧和减振器都可以没有,最关键的,就是这个动力装置。

国内外最早搞全主动悬架技术的企业,是Bose。没错,就是那个做音响的。

1989年,Bose提出了一套革命性的方案,通过安装四个线性电磁电机来替代轮胎上传统的减振器,让电磁电机发出与振动相反的力来抵消振动。

虽然想法很牛,但研发难度大,Bose团队投入了5000万美元,整整15年后,才终于成功在雷克萨斯LS400上做了演示。

这辆车几乎是如履平地般过减速带,甚至能做俯身跳跃动作跳过横栏,很了不起吧?

但遗憾的是,它的造价太高,而且每个车轮增加了22.7公斤的重量,耗电量也很大,最终没能量产。

然而,随着纯电动平台的高度集成,这一切终于变得可能,也真正开启了全主动悬架技术的新时代。

而当年Bose那套方案,在2017年被一家名叫ClearMotion的新公司收购,转世重生了。这家公司的投资者之一,就是蔚来汽车。蔚来ET9搭载的天行全主动悬架,正是首批量产的ClearMotion主动悬架(简称为CM1)。

这套系统的核心部件是电机驱动的液压泵。工作时,液压泵驱动液压油在减振器内流动,通过改变液压油的压力和流量,实时调节悬架的阻尼力。

从效率上来看,它可以在1毫秒内完成信息处理、计算和响应,高性能无刷电机每秒可进行1,000次扭矩调整,车身调节速度是空气弹簧的60倍,远超目前行业普遍采用的空气弹簧和CDC的组合。

有意思的是,保时捷也对这套系统产生了兴趣,未来它可能会出现在保时捷的旗舰车型上。

除了蔚来ET9,国内外还有一些其他使用全主动液压悬架技术的车企,如仰望U9搭载的云辇-X、第三代保时捷Panamera可选配的Porsche Active Ride(简称PAR)系统,以及小米汽车发布的预研技术。

但如果说,目前哪款车搭载的全主动悬架最接近终极形态?

鲁Sir认为是仰望U7所搭载的云辇-Z系统,这也是全球首个实现车身Z向全电动化控制的量产技术。

它通过四个高度集成化的悬浮电机,直接做功,去掉了油液作为介质,能量传递损耗更小。能以快至5毫秒的响应速度对车辆进行快速精准控制,是传统主动悬架的数十倍。

直接给大家上个动图吧:

仰望U7以100km/h高速行驶,被另一台仰望U7在右后方45度测碰车尾。最终车辆轻微向右越过车道中线后,后轮转向马上控制车辆快速回正到原来车道上。

如果是普通车辆在相同的时速下被其他车被这样撞一下,大概率马上就会失控打转,甚至会碰到防撞栏翻车了。。。

这就是全主动悬架技术的威力,它能在极限情况下快速调节车辆姿态,确保行车安全。

回顾过去,底盘技术与发动机、变速箱并列为传统燃油车的三大核心部件,一直是中国自主品牌的短板。到了新能源车时代,没有了发动机和变速箱,如何展现豪华车的溢价,成了新的命题。

而通过悬架调教的创新,特别是全主动悬架技术的突破,才有更好的故事可以讲,还能有效彰显自身的技术实力和竞争力。这是国产新能源豪车目前正在做的事。

希望国产新能源豪车一直在前面跑,更希望作为普通老百姓的我们,能早点能等来技术下放的那一刻。

0 阅读:1

鲁大师

简介:专注于IT行业圈硬件评测资讯,收罗科技新闻趣事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