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罗茨基创作的保尔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插图,据统计,竟然有33种之多。
如同我们中国连环画的波动规律一样,其实,我们回溯一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插图变迁轨迹,发现与我们的连环画的演变路数,有着高度的相似性与可比性。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早的插图,就像民国时期的连环画一样,画面比较简陋,多是用线条来表现人物,人物有那么一个意思,但是表情几乎千篇一律,看上去,除了有一点古朴味道,并没有什么助力形象塑造的价值。
1937年版插图
然后继续沿袭着连环画的发展路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开始有扎实功力的画家加盟,他们投注了实地采访,加上绘画功底的释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突然之间产生了栩栩如生的一个版本,这就是我们目前国内最盛传的列兹尼琴科绘制的版本。
列兹尼琴科绘制的经典版本
再发展下去,连环画跑马书出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也开始向线条乱眼迷眼的快餐化演变,形成了一段时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插图特色。
1977版插图中的保尔与冬妮娅
再发展下去,连环画开始注重造型,人物凝重,画面开始用黑白来展示,传统的线条打造的真实性氛围荡然无存。像沈尧伊绘制的《地球的红飘带》虽然在画界评价颇高,但这种画风蔓延之后,也导致连环画的爱好者兴味索然。恰恰在这类连环画集束出现之后,连环画的市场期待也开始断崖式下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是如此,到了六、七十年代,它的插图也走上了这种黑白为主色的写意造型,导致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系列中出现了一种阴霾沉重的特色版本。
这个版本,看样子还颇受现今的俄罗斯出版界青睐。
2023年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采用了这套插图。
2023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024年10月2日,是奥斯特洛夫斯基诞辰 120 周年的纪念日,位于索契的作家博物馆发布了一套明信片,也采用了这个插图,目前这套插图的原件由该博物馆收藏。
这套版本的作者,俄文名叫:Саввы Бродского,用翻译软件译成:萨瓦·布罗茨基,但国内之前将他译成:萨瓦·布歇伊斯科。我们在本文中仍采用翻译软件的译法,称之为:布罗茨基。
布罗茨基
布罗茨基生于1923 年 1 月 29 日,逝于1982 年 11 月 20 日,享年 59 岁,未免显得有一点太年轻了。
早在1980年,国内的专业刊物《美术》杂志在第10期上就介绍了他的画作,当时用的译名就是萨瓦·布歇伊斯科。我们看看当时是如何介绍他的:
——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国外插图艺术的发展情况,我们选择几部我国青年读者比较熟悉和热爱的小说《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斯巴达克斯》《真正的人》的插图。作者为苏联青年版画家萨瓦·布歇伊斯科,创作时间约在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作者表现了斯巴达克斯、牛虻、保尔·柯察金、梅烈谢夫等英雄人物的高贵品质。通过强烈的绘画语言,作者再现了令人激动的情节,简明准确、十分逼真地刻画了质朴、真实的人物性格。在艺术手法上作者摒弃了繁琐枝节,构图力求单纯、凝练,以大块黑白对比,使画面充满了激情,具有强烈的形式感和个人风格,比较成功地体现了原作的精神。——
下面,我们从俄文原文里找到一份这位画家的生平履历:
萨瓦·格里戈里耶维奇·布罗茨基是苏联艺术家、书籍插画家、建筑师、雕塑家和诗人。
他出生在白俄罗斯的戈梅利。同年,全家搬到了彼得格勒(很快更名为列宁格勒)。
1938年至1941年,他在列宁格勒的一所中等艺术学校学习,在那里他获得了良好的艺术知识以及素描和绘画技能。
1944年,他进入莫斯科建筑学院。
毕业后,他参与了彼得罗扎沃茨克市共和音乐和戏剧剧院的建设工作。他主导了剧院的内部设计,并在剧院的门楣上制作了雕塑装饰。
布罗茨基最成功的建筑作品之一是在费奥多西亚市设计了作家亚历山大·格林博物馆。他突破了原有作家固有的两间房屋的限制,将门前的更多空间纳入设计范围,制造了与作家的诗歌相匹配的浪漫情调,显示出画家在建筑设计上的创新意识。
格林博物馆
1961年,他开始从事书籍插图设计工作。凭借扎实的建筑学功底,他以高度的专业学养、富有表现力的可塑性和对人物人物角色的深刻把握而在业界独树一帜。
1975 年,他获得了苏联政府颁发的俄罗斯联邦荣誉艺术家称号。
1975 年,他创作的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系列版画在莫斯科国际书展上获得金奖,1976 年,为了感谢他对《堂吉诃德》才华横溢的艺术诠释,他被选为马德里圣费尔南多西班牙皇家美术学院的院士。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的源起,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苏联“青年近卫军”出版社委托萨瓦·布罗茨基为即将到来的列宁诞辰一百周年绘制一系列书籍的插图,其中就包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布罗茨基称该系列为“不同时代的革命浪漫史”,除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外,它还包括《牛虻》、《斯巴达克斯》和 《真正的人》。
这些作品,我们中国人也非常熟悉,同样熟悉与这些作品相伴而来的插图,而布罗茨基显然用他的浑厚、凝重、充满强烈对比色彩的绘画,带给我们一种强烈的陌生感的冲击。
下面我们看看它为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所创作的插图,感受一下作者的创作风格。我们先重点看一下《牛虻》的插图:
而布罗茨基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创作的插图,我们既有熟悉的地方,也有陌生之处。
绘者显然从过去我们熟知的写实图象中,提取出带着黑暗气质的精神内涵,用他的刀劈斧削的笔触镂刻出来,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强烈的压力感,挥发着一种历史的沉重的呼吸与味道,让我们熟悉的生活化的画面,具有了形而上的内涵与意义。
这与苏联后期那种沉重的反思,带有某种匹合性。
事件发生时代当初的那种明亮、明媚、通透的气息,在这样的时代末期的画页里,已经看不到了。
早期作品,那种从图像中看到的丰富信息量,在这样的作品里也没有了。
这样的作品,更多地立足之前唯美再现的作品累积起的丰富信息基础,而用变形、抽象、象征的技巧进行了一次“洗稿”,出来的结果,让我们惊愕而惊叹。这或许就是“后现代”、“先锋派”的生成轨迹吧。
这样的作品,只能说是各花入各眼吧。
但是,这样的插图,与苏联后期的风尚,带有同步的对应性。
这样的美术是一种成功,还是一种倒退,只能让每一个读者作出评价了。
最后,我们看一下布罗茨基为《堂吉诃德》绘制的带着黑暗气质的插图,确实让人感到很震撼:
而布罗茨基为《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作者鲍里斯·瓦西里耶夫小说《未列入名册》绘制的插图,用黑白的阴影处理,凸出了战争的残酷与恐怖,人物在战场中呈现出一种扭曲与无奈的状态。联系画家身在的土地上至今仍然战火不绝,我们能够从画家的画幅中,感受到烈火焚城下的惨烈与画页中的氛围何等相似,画家创作的现实意义,从中可以窥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