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2月,在毛主席的力荐下,华国锋接过了周总理的衣钵,成为了国务院代总理。四人帮对这个决定感到措手不及,他们还在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异议:代总理如何见报呢?会见外宾也不好登报。

毛主席对此早有准备,他说:“那好办,把‘代’字去掉,并任命他为副主席”。不久,在毛主席的提议下,华国锋成为了中央第一副主席兼国务院总理。这实际上是毛主席将华国锋视为接班人的明显信号。
华国锋为什么会被毛主席最终选为自己的接班人呢?
华国锋是一个来自北方的南下干部,他在三十五岁这年,凭借三篇文章开始进入到毛主席的视野中。
195年7月,毛主席作了《关于农村合作化问题的报告》,这篇文章得到了地方干部的热烈响应。华国锋作为主席家乡的主官,也深入湘潭地区开展了深入调研,连续写出了三篇接地气又有可行性经验的高水平文章。
在这几篇文章中,华国锋从独特的角度出发,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办法,这在全国、在相当级别的干部中也是少数,引起了毛主席的浓厚兴趣。

不久之后,毛主席在长沙第一次接见了华国锋,后者给毛主席留下了老实厚道、忠诚可信的深刻印象。
毛主席也非常欣赏华国锋实事求是的态度,他曾公开称赞华国锋“是个老实人”。这个评价令华国锋铭记了一辈子,这也是毛主席最终选择他为接班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毛主席还多次在不同场合肯定过华国锋,对他表现出了格外的欣赏态度。
华国锋担任湘潭地委书记后,对毛泽东故居加强了完善和保护,并说:“没有毛主席就不会有中国革命的成功,湘潭的一草一木都是革命的见证,都是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历史文献,我们应该保护好毛主席的故居,使其成为中国革命的纪念馆”。
这并不是华国锋对毛主席的奉承,而是他从一个共产党人的角度,深刻认识到了毛主席在中国革命史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而妥善保护毛主席故居就是在给后人保留一个革命教育示范基地的,这对爱国主义教育也非常重要。

华国锋的这番话传到毛主席耳中后,主席罕见的对一个地委书记评价道:“这个同志不简单,很有些理论水平”。
毛主席曾对进京汇报湖南书记张平化说道:“我们的干部中应该多几个华国锋这样务实肯干的老黄牛式的同志”。在毛主席的心中,华国锋是十分可靠的人,也是能够委以重任的。
文革初期,毛主席还专门对人提到:“湖南的有些人是可靠的,比如华国锋就是一个老实人,他是一个经得起考验的同志,基层工作经验丰富,有头脑,理论水平也行”。
在毛主席的欣赏下,华国锋从地方来到中央工作,开始承担更为重要的工作和使命。林彪事件后,华国锋主管国务院业务组中的公安、政法工作,之后担任了政治局委员、副总理、公安部长等要职,也逐渐成为毛主席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1971年8月,毛主席在武汉的专列上接见了华国锋,还专门对他说:“不能不管军队,你们要过问军事,不能只当文官,要当武官”。毛主席让华国锋参与军事,并任命他兼任广州军区政委,这也是对他的格外信任和重用。
刚到北京工作的华国锋一开始并不是毛主席心目中的合适人选,那时候王洪文正如日中天。但华国锋的单纯、可靠让毛主席印象非常好。
毛主席不止一次的说道:“华国锋同志的优点是厚重、朴实,对党忠诚,而不像有的同志以为进京了,尾巴翘到了天上去,老子天下第一”。
这也说明了华国锋与王洪文、张春桥等人的不同,他就不是高调的人,但他在关键的节点和斗争中,都始终坚定不移的支持毛主席,立场十分坚定。毛主席后来甚至还专门亲自交代张春桥等人,要注意宣传华国锋同志,让全国人民都了解他。

周总理逝世后,毛主席没有让排名靠前的张春桥接任总理一职,而是让华国锋担任了中央第一副主席兼总理,这也是毛主席选中的接班人。
1976年,毛主席还专门给华国锋写下了“你办事,我放心”的纸条,明确了他接班人的地位。
毛主席逝世后,华国锋继承了主席的遗志,并一举粉碎了四人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