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晚年坦言:他很后悔当初访问中国,尼克松为何会这样说?

星揽史说 2025-03-31 15:17:03

尼克松是第一个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他曾在回忆录里提起,自己到了毛主席的面前,就像一个小学生见到了德高望重的老师一样,既兴奋又紧张。

为了在国宴上拉近和中国人的距离,他还特地提前学习使用筷子。

此后,尼克松时常访问中国,他这一生访华次数甚至超过 20 次!

然而,他在晚年接受采访的时候,却说自己被中国耍了,后悔访问中国。这是为什么呢?

尼克松访华原因

六十年代末,美国深陷东南亚的战争泥潭。

他们派遣了数十万军人,花费了数千亿美元,却换来伤亡惨重的结果。

将近六万名年轻生命永远留在异国他乡,三十多万人带着伤痕返回故土。

国内局势同样不容乐观,通货膨胀率攀升至4%,校园集会和街头游行成为常态。

与此同时,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处境也不轻松。

苏联方面的导弹数量迅猛增长,到七十年代中期已超过美国四成。

欧洲大陆上,一体化进程加速,华盛顿对老盟友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另一边,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同样严峻。

与苏联的关系跌至冰点,1969年边境武装冲突后,双方剑拔弩张。

苏联在边境集结了百万军队,甚至扬言要对中国发动毁灭性打击。

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孤立政策仍在继续,国际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两国开始了谨慎的接触。

1972年2月21日,载着美国最高领导人尼克松的专机,降落在北京机场。

当天,他在中南海与毛主席会面,两位领导人的交流超出了纯粹的外交礼节。

一周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联合公报。

这份文件为此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整个世界格局也因这份文件而变化。

尼克松的算盘落空

至于尼克松访问中国的真实原因,其实还是想要联合中国对抗苏联。

在他看来,中苏两个社会主义大国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美国可以拉拢中国,迫使苏联将更多军事力量调往远东。

尼克松还希望通过加剧中苏分歧,削减两个社会主义大国对越南的援助。

同时,美国国内反战情绪高涨,他必须尽快找到体面撤军的方案。

1973年,随着《巴黎和平协约》的签订,美军终于结束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在尼克松的全球战略棋盘上,还有一步妙棋:

通过改善与北京的关系,向日本和欧盟传递信号——美国的外交手腕远比想象中灵活。

他的如意算盘不仅在外交上获得了成功,更在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赢得了六成选民的支持。

然而,尼克松遇到了一位更高明的棋手。毛泽东主席以其独特的战略眼光,看穿了美国的心思。

在他看来,中美关系应该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而不是谁利用谁。

虽然中国的核武器数量远不及美苏,但已足以构成有效威慑。

毛主席清楚地认识到,一旦中美关系改善,苏联就不敢轻举妄动。

这句看似随意的话,却暗含深意:中国不会接受任何大国的施舍或摆布。

尼克松多年后的后悔

随着时光流逝,尼克松却对自己当年的决策产生了复杂的心绪。

他原本期待通过访华让中苏关系彻底决裂,却发现苏联在看到中美走近后,反而收敛了咄咄逼人的姿态。

让尼克松始料未及的是,邓小平主导的改革开放让中国焕发出惊人的生机。

美国的技术和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向这片古老的土地,推动着中国的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

这完全打乱了他设想中的国际力量对比,不仅如此,台湾问题也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当年在人民大会堂,毛泽东主席以高超的谈判艺术,让他不得不在公报中承认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

这个承诺像一个永远解不开的结,让此后的美国政府在对台政策上左右为难。

1973年,水门事件如晴天霹雳,让尼克松黯然离开白宫。

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政治挫折,更中断了他精心设计的对华政策。

随后的岁月里,他眼看着苏联解体,原本设想的三足鼎立格局烟消云散。

而中国却在这场剧变中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发展空间,为即将到来的改革开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对美国而言,这次外交突破帮助其摆脱了越战困境,暂时缓解了经济压力,重塑了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虽然因水门事件黯然离任,但尼克松并未就此远离中美关系。

即便在晚年,两党要员仍经常就对华政策向他请教。

这位曾经的总统或许没能如愿掌控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

但他开启的这扇门,确实改变了两国乃至世界的历史进程。

结语

尼克松原本想利用中苏矛盾,减轻越战压力并巩固美国霸权,却发现一切跟他设想的不同:中国没变成美国的小弟,反而自己越混越好;苏联也没被吓住,该干嘛干嘛。更让他郁闷的是,中国后来改革开放发展飞快,美国的技术和投资帮了大忙。尼克松本来想占便宜,结果反倒帮了中国一把。

他的后悔只是发现事情没按自己想的来。美国想利用中国,中国却坚持走自己的路。尼克松开了个头,但后来的发展谁也控制不了。

参考文献:

1.南方日报:《越南战争:美国中情局的“滑铁卢”》-2013-2-6

2.中国日报网:《「百年宏图」中美发表《联合公报》》-2021--4-7

3.参考消息:《外媒记录尼克松访华经典时刻:与周恩来“紧紧地握手”》-2022-2-21

4.青岛故事:《美国人用30年才看懂:尼克松临终后悔访华》-2024-4-23

0 阅读: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