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免疫?西方国家能力都不如晚清政府,看当年清朝如何防疫的

时代人物录 2020-03-17 14:30:26

在这场疫情面前瑞典和英国率先投降,都宣布不再检测,并且英国很直白地宣称,要“群体免疫”。就是做好所有人都感染的准备,是死是活全靠自己的免疫系统。

在灾难面前如此消极的应对,反正我是震惊到了,这次消极应对,那以后面对更大的天灾呢,也这样消极吗?西方国家在这场灾难面前,所展现出的弃人民于不顾的幼稚想法以及束手无策的状态,毫无保留的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回想百年前在我国东北地区爆发的鼠疫。当年内忧外患的清政府都没有轻言放弃,西方国家的抗疫水平真让人堪忧。

1910年鼠疫现场

1910年11月,我国东北地区爆发鼠疫,东北多数城市相继出现病例,尤以哈尔滨傅家店最为严重。

1910年是什么年份?这一年离清政府倒台仅一年,而疫情爆发地,东北的局势更复杂,很多地方都是日本人和俄国人的势力范围。

可是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没有宣布什么群体免疫,也没有宣布放弃东北,更没有将抗击疫情的权力交给日本人和俄国人。

当时的局面是,清政府尚无专设的防疫机构,而沙俄、日本均以保护侨民为由,要求独揽防疫工作,甚至以派兵相要挟。

这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防疫了,如果沙俄与日本将防疫权拿到手,那这一场疫下来,这两个国家会将触角轻而易举的伸到东北每个角落。

好在,清政府这次没犯浑。

疫情爆发后,清政府任命伍连德为东三省防鼠疫全权总医官,到哈尔滨进行调查、防治。虽然晚清时期,清政府整体表现昏庸无能、频出昏招,但这次用人还算精明,选了一个得力干将抗疫。

伍连德

伍连德,早年曾留学英国,毕业于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曾在英国利物浦热带病学院、德国哈勒大学卫生学院及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实习、研究。伍连德被任命东北防鼠疫全权总医官时,才年仅31岁。

这场鼠疫不仅考验他的专业,还考验他的指挥、协调能力以及全局观念还有高度的责任心。

临危授命,没有先例可参考、没有经验可学习,在形势极为复杂的东北,伍连德要面对的困难,远超今天的欧美。

当时东北地方行政长官对现代检疫、防疫知识,几乎一无所知,不仅一无所知,而且还处处摆出官老爷姿态。伍连德后来回忆:我抵达后第二天与其见面,早上9点钟赶到县衙门,居然在客厅等候了半个多小时。

1910年鼠疫现场

在抗疫前线,伍连德深入疫区调查研究,追索流行经路,先后采取了加强铁路检疫、控制交通、隔离疫区、火化鼠疫患者尸体、建立医院收容病人等多种防治措施。

在伍连德的指挥下,傅家甸被分为4个区。每区由一名医药大员主持,配有两名助理、4个医学生和为数众多的卫生夫役与警察。救急队内分诊断、消毒、抬埋、站岗等诸多岗位。每天,各区派出40多支搜查队,挨家挨户检查疫情。一旦发现有人感染鼠疫,立即送到防疫医院,他们的房子用生硫磺和石炭酸消毒。

为了成功地执行分区防疫计划,伍连德申请从长春专门调来了由1160名士兵组成的步兵团,对疫区内进行严格的交通管制。

为了防止飞沫传染,伍连德设计了一种极其简单的双层纱布囊口罩,即用两层纱布,内置一块吸水药棉,戴上它就可以隔离病患。后来,在沈阳召开的国际鼠疫研究会上,各国一致赞成采用这种口罩。至今,医务人员仍在使用这种口罩,并称之“伍氏口罩”。

在控制鼠疫过程中,尤以火化鼠疫患者尸体这一步最为重要。

当时伍连德采取了严格的隔离措施,但是病例依然在持续增多,直到伍连德发现当时很多患者尸体都堆在郊外,俨然一个巨大的传染源时,才找到问题的关键。

当时正值冬天,患者尸体掩埋不方便,人们便将尸体放在城外的乱坟岗,待春天时掩埋。

1910年鼠疫现场照片

伍连德发现这一情况后,知道唯有火化才能彻底消灭鼠疫,当时人们遵循的是入土为安的观念,伍连德也无法挑战这一点,为此伍连德立刻上书朝廷,陈述了火化患者尸体的重要意义,希望朝廷下旨批准。

还好,清政府这次也保持了清醒,3天后,伍连德收到外务部发来的电报:准许伍医生之请。

1911年1月31日,2200多具尸体在哈尔滨城北的公共墓地进行集体焚烧,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集体火葬。紧接着,各地相继对鼠疫死者火葬,甚至不少已下葬尸体也从坟墓中挖掘出来,进行焚烧。

当时很多人们对伍连德的作法不理解,民众中对其诅骂的也大有人在,但是不管怎样,通过这种近乎铁腕的方式,伍连德团队终于控制住了传染源。

在集体火葬后,鼠疫的感染人数第一次破天荒的下降,完成了火葬的一个月后,哈尔滨防疫总部收到了最后一例死亡报告。接下来,各地捷报频传,死亡报告均为零。

至1911年4月,横行东北,夺6万人生命的大鼠疫,终于被消灭。

当年的防疫工作者

清朝时期抗击鼠疫这件事例可说明,只要想防疫、想保障民众的生命安全,即使有再大的困难,那也是可以做到的。西方国家在抗疫面前昏招尽出,还没开打就先投降了,西方国家和政府也太没担当了。

西方人啊,这次面对的疫情还不是历史之最,如果面对的是鼠疫、是当年的天花,你们也用“群体免疫”这招吗?那不就上演中世纪黑死病的悲剧了吗?你们真应该好好像我们学习一下,你们今天的表现都不如我们曾经的晚清政府。

昨天看到一句网友的话,作为此篇文章的结尾:我上辈子是做了多少好事,让我这辈子有幸出生在中国。

此生无悔入华夏。向当年的伍连德医生致敬,向现在抗击疫情的广大医护工作者致敬。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