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齐天大圣的“大圣”

大道知行 2025-01-14 14:08:31

孙悟空在花果山的时候,给自己取了个称号叫“齐天大圣”。这个称号里的“齐天”二字很容易理解,与天同齐嘛,那“大圣”是什么意思呢?原著里没详细说,大多数人可能也没往深处想,反正就一直这么叫着。

“齐天大圣”这个称呼,早在宋代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记》中就已经出现。接下来我们讲讲“大圣”的含义,顺带讲一讲另外两个关联概念:“佛”和“仙”。因为成圣、成佛、成仙,分别是儒、释、道三家的最高追求,也是中国人生命的三种境界。

其实,孙悟空的“大圣”二字不是随便取的。作者在给孙悟空设计这个称号的时候,是经过仔细考虑的。“大圣”和“圣”,基本是一个意思。古人喜欢在单字前面加个“大”,表示尊重,比如大王、大帝。“大圣”或者“圣”,是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儒家经典《荀子》里说:“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贤人,有大圣。……所谓大圣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辨乎万物之情性者也。”意思是说:人分五种,最高境界是“大圣”。大圣领悟了宇宙间的大道,永远心里有数,遇事不慌。

其实,荀子这个说法,强调的是圣人的智慧,只涵盖了“圣”这个概念的三分之一。所谓“圣”,其实有智慧、道德和理想三个层面。孟子有一句话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就是说,圣人是道德的最高代表。孟子还说过一句话,叫“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孟子·尽心上》)。菽就是豆子,粟就是小米,合在一起泛指粮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圣人治理天下,目的是让粮食就跟水和火一样,随处可见,一抓一大把,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所以,一个具备最高的智慧、道德和理想的人,就是儒家追求的圣人或者大圣。那孙悟空为什么自称“大圣”呢?因为他只能这么叫。当时他能够选择的,只有神、圣、仙、佛这几个称号。他不能自称“神”。神一般在死后才能被加封,孙悟空早已在生死簿上被除名,想死都死不了,所以成不了神。他也不能自称“仙”,因为大部分仙在天庭都没有正式职位,属于编制外,地位比编制内的神要低。孙悟空都自称“齐天”了,后面再跟个“大仙”,就有点儿滑稽。他更不能自称“佛”,因为他修炼的主要是道家的法术,这时跟佛家还没什么关系。所以,数来数去,孙悟空只能自称“大圣”。

你可别以为“大圣”的地位要比其他几个低。儒家经典《中庸》里面说,圣人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就是参与天地创造万物的活动。《西游记》里说,孙悟空的齐天大圣称号被玉帝承认以后,孙悟空见到三清四帝,也就是打个招呼,叫声老兄——可见他地位不低。圣人可以与天地同列,这刚好又和“齐天”二字吻合了。所以,“齐天大圣”是一个逻辑自洽的称号。孙悟空取这个称号是花了心思的,《西游记》的作者也是花了心思的。

而且,在中国文化中,“圣”是一个统摄性的称号,并非儒家所独用。其他学说和宗教中有大智慧的思想导师,皆可称为“圣”。比如佛教中有“华严三圣”的说法,即释迦牟尼佛,以及他的左胁侍文殊菩萨、右胁侍普贤菩萨。苏州寒山寺供奉“和合二圣”,即唐代著名隐僧寒山与拾得。可见,“圣”的使用范围颇广,《西游记》作者让孙悟空自称为“圣”,再合适不过。

说完了“成圣”,我们再来说“成佛”。其实“佛”和“圣”之间的差别,并不是很大。佛本来又被翻译成“觉者”,就是领悟真理、具备大智慧的人。只是儒家圣人的大智慧,是关于俗世的智慧,因为儒家更关注现实世界。而佛可以看透宇宙和轮回最终脱离轮回——这就叫“以智慧故,不住轮回”。

中原士大夫刚接触佛学的时候,也被佛学震惊到了。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造成了佛学的兴盛和儒学的式微,一直持续到宋代理学诞生才得以扭转。南宋学者陈善在《扪虱新话》中记录了这么一个故事:

北宋王安石曾经问大臣张方平:“孔子死后还有孟子,孟子死后就再也没人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张方平回答:“怎么没有啊?江西的马大师、汾阳的无业禅师、雪峰、岩头、丹霞、云门都是。儒家不行了,出不了人才,人才都跑到佛家那边去了。”王安石表示叹服。

佛不仅追求智慧,也追求道德和理想,这就涉及小乘和大乘的区别。小乘只追求个人觉悟,所以智慧就够了。大乘还要自觉觉他、普度众生,所以还需要道德和理想。但总之,圣和佛,都在追求人的修为和功业,只是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存在分歧。

仙和这两者有点儿不一样。修仙的目的是长生不老、白日飞升,所以讲究很多延年益寿的法门。传说中的很多仙人,都住在海外仙山,根本不理人间的事情。打个比方,你让儒、释、道三家面对一个人,儒家会跟这个人说“好好学习、努力工作”;佛家会摸着这个人的头,说“哎呀,真是个不觉悟的小傻瓜呀!可怜可怜!”(释迦牟尼经常把众生称为“可怜悯者”,意思就是没开悟的小傻瓜);修仙的道家要是看到这个人,那态度多半是:爱信信,不信算了,不要打扰我飞升。

总结一下,成圣、成佛、成仙,分别是儒、释、道的追求,也是人生的三种境界。那三者该如何调和呢?宋孝宗有句话说得很好:“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则可也,又何惑焉!”(《原道辨》)也就是说,处理日常事务,要跟圣人学;管理自己的内心,要跟佛陀学;养好自己的身体,要跟道家学。但归根结底,人活在世上,恐怕不能只想着对外界物质的占有,还得想想:这只有一次的生命,到底该怎么使用?这一辈子,到底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本文原载于《文摘报》(作者卞恒沁),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