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弟,你非要这么做么?”唐生智一脸怒气地看着唐生明。
“大哥,我这是曲线救国。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国难当头,顾不得那么多了。我一向听大哥的话,但是这一次,我只能和大哥说‘对不起’了。”唐生明一边说着,一边把手搭在了大哥唐生智的肩膀上。
唐生智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把他的手推下来,气呼呼地摔门而去。
唐生智,时任国民党第一陆军上将,手握国民党湘军重要兵权,在湖南军界曾名噪一时。
唐生明,是当时湖南永州赫赫有名的唐家四公子,是唐生智最小的弟弟。
他这一生,横跨国共两党,曾任国民党中将,又任共产党军团副司令,建国后当起了两岸经贸发展的使者,为祖国统一做出了贡献。
唐生明到底要做怎样的事情,竟让大哥如此生气?他与国共两党之间又有怎样的恩怨纠葛呢?
有的人奋斗一生,成了人生赢家;有的人,一出生就是人生赢家。
唐生明,无疑就是后一种人,他的家世背景相当炸裂。
其祖父,是晚清时期湘军将领,官至广西提督,手握兵权,叱咤疆场;其父,是湖南省实业司司长;三个兄长,一个是国民党上将,一个是国民党少将,还有一个是政府的印花局局长。
他不仅含着“金汤勺”出生,还生在了一个有军事背景的家庭里,这为他以后从军和经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出生即巅峰,在这样的家庭中,唐生明养成了飞扬跋扈、吊儿郎当的公子性情,醉心吃喝玩乐,喜爱声色犬马,身边总有一群形形色色的朋友。
他幼时不爱学习,请来的私塾老师被他气走了一个又一个。
上小学时,唐生明更是不服管教,学习成绩极差。眼瞅着就这样蹉跎了光阴,其父唐承绪甚是着急,便找到了当时正在小学当教员的毛泽东,让他为唐生明补习功课,希望儿子能在学业上有所挽回。
说来也奇怪,一向混世魔王一样的唐生明,对毛泽东却是言听计从,表现得很是听话。
在毛泽东眼里,这个公子哥皮是皮了点,可是很聪明,脑袋瓜很灵,很喜欢玩,也很有趣。
在唐生明看来,这个大他十几岁的老师,不像那些私塾先生一样,整天只会之乎者也、摇头晃脑,乏味得很。
他教的东西、他讲的话,都那么新奇,似有魔力一般,让人喜欢,让人着迷。
成为他的学生以后,唐生明爱上了学习,成绩渐渐好起来。在毛泽东的潜移默化中,唐生明还学到了很多进步的思想和爱国理念。
两人同吃同睡,既像兄弟,又像朋友,还像父子,关系处得很微妙。
“你小子,那时总是尿炕,害得我还要给你洗被单。”若干年后他们再见面,毛泽东还是用童年糗事来揶揄他。
18岁,唐生明在蒋介石的强力推荐下,进入黄埔军校进行学习。在这里,他认识了陈赓、林彪、戴笠、汪精卫等人,并和他们相处得极为融洽。
尤其是陈赓,两个人几乎已经好到了要穿一条裤子的地步。唐生明甚至对陈赓说:只要我有一口吃的,就绝不会让你这个好兄弟饿着。
虽然在同样的年龄,很多穷苦人家的孩子早已参加了革命,但是富家少爷唐生明依然过着他骄横跋扈、无法无天的纨绔生活。
他经常带着一群师兄师弟们在一起吃喝玩乐,肆意做着年轻人该做的事情,在黄埔军校也有着极好的人缘。
正是因为他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与生俱来的天赋,让他得到了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的器重,在后来的行动中委以重任。
从黄埔军校毕业后, 唐生明坐上了“直升机”,在北伐军中任警卫二团团长,一跃成了很多人的顶头上司。
之后,唐生明的仕途更是青云直上、一发不可收拾。
1930年,24岁的他任第四集团军第八军副军长、代理军长;次年又任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抗日战争时期,已经做到长沙警备司令部副司令、代理司令。
此后又像坐火箭一样, 从国防部中将部员升为总统府中将参谋。
25岁就做到了国民党中将的位置,这可是多少人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啊。家族背景和父兄底蕴在唐生明的升迁中固然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他个人的交际水平和聪明智慧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靠着这个得天独厚、与生俱来的性格优势,唐生明不仅在国民党队伍里活得有声有色,就是被派到汪伪集团做卧底时,也能在危机四伏的环境里发挥得八面玲珑、游刃有余。
1941年春天,赋闲在家的唐生明忽然接到重庆方面的一个电话,让他速到重庆,说是“有要事面商”。
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商量呢?唐生明带着偌大的疑问,立即赶到了重庆。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蒋介石和戴笠与他商议的“要事”,竟然是让他打入汪伪政权内部,窃取情报。
“你去上海,以在上海住家为由,在汪伪集团内部收集情报和进行策反。以你和汪精卫、周佛海等人的关系,打入敌人内部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戴笠看着唐生明紧皱的眉头,耐心地解释道。
“而且你的生活向来就是吃喝玩乐,这也正是你掩盖身份最好的方式,更能蒙蔽和取信于对方。这个卧底,没有比你更好的人选了。”戴局长拍着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
“好吧。”他思索再三,终于同意了蒋、戴二人的提议。
让他没想到的是,大哥唐生智极力反对自己这样做,理由是怕他被不明就里的人安上“叛徒”的骂名,背一辈子的黑锅。
为此两人闹得很不愉快,就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进入汪伪集团内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唐生明一到上海,就遇到了汪伪集团的特务头子李士群的刁难和猜忌。
后来还是汪精卫请他去南京做客时,讲起了以前在黄埔军校的一些往事,再加上唐生明和夫人徐来平日里的所作所为,不是吃喝玩乐,就是各种应酬,这才让李士群放下了对这个纨绔公子哥的猜忌。
之后,汪精卫亲自邀请他们夫妇去南京见面,委婉地表达了想让唐生明加入汪伪政权的想法,并一再邀请他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一职。
唐生明再三推辞,说自己只想享受生活,无心再谈政治。
为了笼络唐生明,汪精卫不惜下血本,让周佛生在上海给他准备一套房子和一辆新式轿车。
唐生明假意推脱再三,才“极不情愿”地接受了伪职,做了汪伪集团“清乡委员会”军务处长。
不久后,日本人决定突破汨罗江,再度攻打长沙。唐明生明确了他们的详细作战计划后,立马通知重庆方面。蒋介石他们据此采取了有效措施,导致日本人的进攻以失败而告终。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唐生明和夫人徐来相互配合,唐生明出入于风月场所,徐来流连于牌桌之间,两人神不知鬼不觉就收集了好多情报。
但事情并不是一直都风平浪静。有一天上海军统区区长陈恭澍被捕,从他身上搜出一封密电,这让李士群对唐生明产生了怀疑。让陈恭澍指认未果后,李立群决定把唐生明送到南京,让汪精卫亲自审问。
谁知刚从南京火车站下车,一行人就被日本人截去了。原本以为小命就这样完了,没想到日本人对他却是格外客气,委婉地表达了想通过他与蒋介石搭上合作关系的意图。
唐生明立即表态:重庆方面自己有很多朋友,如有需要,他可以帮忙联系。
如此这般,唐生明竟然奇迹般地虎口脱险了,真不愧是沈醉将军口中的“福将”。
“汪伪集团特务头子李士群破坏了我们大量军统机构,这个人必须除掉。”1943年的一天,唐生明受到了蒋介石的命令。
唐生明斟酌再三,制定了好几套行动方案。最后,他和已经倒戈的周佛海一起,撺掇一直对李士群不满的日本宪兵队特高课长冈村用毒药毒死了李士群。
这个日本人最忠实的走狗、杀人如麻的刽子手,最后死在了日本人手中,真是罪有应得。
值得一提的是,周佛海作为汪伪集团的第三号人物,他的倒戈也和唐生明有莫大关系。
在策反周佛海时,戴笠在唐生明的建议下,把周最牵挂的亲人软禁在贵州息烽,好吃好喝地招待着。
在周母患病期间,戴笠派人悉心照顾,去世后,戴笠又披麻戴孝代替周佛海尽守灵哭灵的义务。
周佛海的岳父写信把这一切都告诉了他,让他做个“忠臣”,不要给周家的列祖列宗和子孙后代脸上抹黑。
这让周佛海万分感激,从此对重庆方面再无二心。
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唐生明在暗中筹划。
在汪伪集团做卧底的5年时间里,唐生明出色地完成了重庆方面交给他的各项任务,轻松驾驭各种手段,在惊险万分的波涛涌动中最终全身而退。
人家当间谍,都是藏着掖着、怕暴露;他当间谍,光明正大、吃喝玩乐、好不潇洒。
别人当汉奸,畏畏缩缩;他当汉奸,理直气壮。
因为他知道,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他真正想保护的是谁。他只是在用另外一种方式,忍辱负重,等待合适的机会,给敌人以致命的一击。
在他风流倜傥、放荡不羁的外表下,是一颗爱国爱民、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
在唐生明的抗日生涯中,除去哥哥唐生智的影响,毛泽东、周恩来、陈赓等共产党人,也扮演着异常重要的角色。
毛泽东,自不用说,是他生命中亦师亦友的存在;周恩来是唐生明在黄埔军校时的教员;而陈赓,则是他在黄埔军校最亲密的师兄和铁杆好友;还有林彪,也同他相处得极为和谐。
正是有着这样的经历,唐生明在共产党的阵营里有着众多的朋友,他也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们。
1927年8月,周恩来发动南昌起义,需要武器支援,唐生明二话不说,立刻派人将一批战斗物资紧急送往南昌,并在起义后帮忙将伤员安排到医院进行救治。
随后,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同样苦于武器不足。唐生明得到消息后,亲自带领一个团,坐火车南下,送去“汉阳造”300多只,子弹5万发。
正是由于他“雪中送炭”,使得秋收起义得以顺利进行。
1928年,陈赓在上海养伤期间被特务盯梢,他找到唐生明,在他家里躲了一段时间,蒙他多方照顾,才没被特务杀害。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不顾民生,执意发动内战。唐生明深明大义,积极向共产党靠近,努力推动共同打倒蒋介石的活动。
1948年,他与来到南京的哥哥唐生智一起,在上海做国民党的策反工作,使得大批国民党的高官都倾向了共产党,加入到推翻蒋介石的行列。
第二年春天,唐生明借故回老家做生意,协助武汉警备司令兼国民党第29军军长陈明仁起义,和平解放了湖南。他也因此被任命为人民解放军第21兵团副司令员。
新中国成立后,唐生明辞官从商,在香港做起了买卖。
后来,周总理邀请他们一家到北京定居,毛主席也从自己的稿费中挪出4万元给他们安家。
1987年,唐生明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人民日报》发文称,他是“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
他的儿子唐仁巍继承了父亲和祖父的经商头脑,是印尼华商界的领导人物。曾和国内浙江凯喜雅集团、香港富春有限公司共同合资兴办了绍兴凯喜雅服装有限公司。
其妻是印尼华商圈中同样赫赫有名的纺织企业家郭孝安的二姐。
唐生明的一生,应该是传奇中的传奇。
他不仅一出生就赢在了起跑线上,还以花花公子的外表、纨绔不羁的性格,在风起云涌的时代里左右逢源,游走于国共两党之间。
一生都在吃喝玩乐,却一生都在为国为民。他用最奢华的姿态,完成了最艰巨的使命,没有醉心于个人的沉沦,而是挑起了民族大义。
他和他的哥哥唐生智,是湖南唐家大院里走出来的两位将军,是家族的骄傲,是千千万万个热血男儿的典范。
革命儿女前赴后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或悲壮、或惊险、或跌宕起伏、或慷慨激昂,都是中华民族抗争史上流光溢彩的组成篇章。
让我们在致敬先辈的同时,不忘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尽自己微薄的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