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也塌了!央视曝光4大假水果骗局,越看越害怕,还敢吃吗

温辞韫儿 2025-03-31 18:18:59

前言

连水果都塌房了!

原本平平无奇的水果,在经过一系列“变装”后,价格就能上涨好几倍,甚至十几倍。

你以为含有高营养的水果,实际上是一些无良商家的噱头而已,不仅没有什么营养成分,吃多了反而对身体有着不小的伤害。

看完这些“假水果骗局”,你还敢吃吗?

水果“变装局”

在最近几年的水果市场上,也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水果,看得人眼花缭乱的。

而在前不久,一种名为“藏乌梨”的水果便在市场上悄然走红。

这种梨外表呈现出黑色的状态,看上去跟东北的冻梨没什么两样。

但商家在出售时,却是声称“藏乌梨”不仅含有丰富的青花素,甚至还能够帮助抗癌。

更为重要的是,商家还给藏乌梨的“黑色外套”进行了一番包装。

外表之所以会呈现出黑色的样子,是因为这种水果只生长于寒冷的西藏。

零下十几度的温度让藏乌梨的外表呈现出黑色,不过其所拥有的营养成分却并未受到影响。

随着关于藏乌梨的噱头越来越多,一些不明真相的消费者也纷纷前来购买。

由于“数量稀少”,藏乌梨的价格也是十分昂贵,单个就能够买到30块的价格,100块也只堪堪能买4斤。

到了逢年过节的时候,藏乌梨的价格还有可能会翻倍的往上涨。

但实际上,所谓的藏乌梨不过是商家进行人工处理的。

在我国,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天然黑梨。

市场上售卖的那些“藏乌梨”,全都是由普通的秋梨制作而成。

商家通过高温加热的方式,使得普通梨子的外表变黑,就成为了市面上价格昂贵的“藏乌梨”。

至于“藏乌梨”的成本价,还不到2块钱。

而跟“藏乌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出现在各大景区的“金西梅”。

景区销冠“金西梅”

相信不少朋友在前往各大景区旅游时,都会见到有人挑着扁担在售卖一种五颜六色的东西。

这便是金西梅。

不过,这些商贩售卖的金西梅颜色各不相同。

有的是红黄相间,有的则是十分鲜艳的大红色。

出于好奇,不少游客都想要购买。

可这上前一问,却是劝退了不少人,这玩意的价格都快赶上榴莲了。

但耐不住有人实在是好奇,还是掏钱买了。

结果,刚放进嘴里便甜得人牙疼。

不仅如此,这嘴里还泛着一股工业色素和糖精的味道。

其实所谓的“金西梅”跟市面上常见的西梅,根本是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关系。

这是一种人工加工出来的产物,把尚未成熟的桃子或者是李子,与各种各样的香精和糖精混合在一起,便有了景区里常见的“金西梅”。

而在加入了这么多香精后,原本的营养成分也大大降低,很有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美味“爆炸桃”?

曾经有一段时间,市面上开始流传一种长相很丑,但价格却十分昂贵的新品种桃子,爆炸桃。

这种桃子的外表全都炸开,看上去非常丑陋。

可商家却表示这是一种新型水果,不仅种植困难,产量也是十分稀少。

经过商家的各种包装,爆炸桃也摇身一变成为了“网红水果”。

实际上,所谓的爆炸桃不过是裂口的冬桃,仍在地里都没有人要的次果。

更为重要的是,裂口处还容易滋生出大量的霉斑和细菌,要是让抵抗力差的老人和小孩吃了,说不定身体还会有大麻烦。

根据北京日报的报道,这个事情刊登于2025年3月25日发布的《起底“水果骗局”:藏乌梨、爆炸桃、嘉宝果都是假的!》

“野生猕猴桃”和水果西蓝花

既然市面上的水果这么多都是科技与狠活,那野生的水果总归是健康安全的吧。

野生的猕猴桃,曾经也是不少消费者的心头好。

人工种植的猕猴桃不仅口感甜嫩多汁,并且还拥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出于这样的想法,不少人便认为野生的猕猴桃肯定也是健康又营养的。

因此,商家也顺势推出了“纯天然无公害”的野生猕猴桃。

这些野生猕猴桃个头更小,价格也比正常的猕猴桃更加昂贵。

可就因为有了“野生”这两个字,前来购买的人数不胜数。

这些所谓的“野生”猕猴桃本质上跟爆炸桃一样,都是种植园区淘汰下来的残次品。

这些残次品不仅个头矮小,并且口感跟是上面的大猕猴桃比起来也是相差很多。

种植园区里的大猕猴桃被摘走,其余的这些残次品便都会被以极低的价格卖出去。

有的时候,甚至还卖出去,只能任由其烂在地里。

但加上了“野生”两个字,这些残次品便成为了水果市场上的“宠儿”。

而真正的野生猕猴桃产量非常低,采摘也是十分困难。

更为重要的是,口感非常酸涩,根本比不上人工种植的猕猴桃。

除了“野生”猕猴桃之外,“水果”西兰花也跟其有着类似的经历。

水果竟然还能跟西蓝花扯上关系,这着实是让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商家打着“所含膳食纤维抵得上15根香蕉”的名号,让“水果西蓝花”也变得十分高端起来,就连价格都能比普通的西蓝花高上好几倍。

可实际上,“水果西蓝花”无论是口感还是营养价值跟普通西蓝花没什么两样。

并且,“水果西蓝花”还是一些没有长大的残次品,或者是从大西蓝花身上切下来不要的部分。

还有什么迷你胡萝卜、辣椒芒、金沙果等等,都是商家利用残次品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噱头包装出来的。

不仅价格昂贵,并且还没有什么营养价值,吃多了还可能对身体有害。

根据新京报的报道,这个事情刊登于2025年3月25日发布的《这些水果,原来全是“智商税”!你经历过哪些“水果骗局”?》

结语

普通的水果加上各种各样的噱头以及一个好听的名字,价格就能够翻几番。

因此,在挑选购买水果时,一定要擦亮双眼。

水果还是要购买常见的应季水果,至于那些外表鲜艳并且还有着花里胡哨的功效时,一定要慎重购买。

对于商家所吹嘘的那些内容,更是要谨慎分辨,避免上当受骗。

“点进主页,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0 阅读:10

温辞韫儿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