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资源的博弈正在乌克兰上演,主角是美国、欧盟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这场博弈的核心是乌克兰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足以制造5亿辆电动车的锂矿以及相当于法国三年用量的天然气储量。
美国率先抛出一份新的矿产资源协议草案,试图进一步控制乌克兰的资源。
这份协议被乌克兰经济学家斥为“21世纪不平等条约”,认为它将使乌克兰丧失经济主权,沦为美国的殖民地。
协议要求乌克兰所有矿产、油气资源必须向美乌联合基金注资,且协议内容完全由美国单方面拟定,甚至连通知乌克兰的程序都省了。
协议中不仅包含之前被否决的霸王条款,还新增了各种苛刻要求,唯独缺少乌克兰最关心的安全保障条款。
美方辩称,该协议将促进未来在乌投资,也是乌克兰偿还美国军援的一种方式。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泽连斯基似乎突然“开窍”了。
他公开表示拒绝接受美国的新矿产协议,理由是这将危及乌克兰加入欧盟的进程。
这一举动并非简单的拒绝,而是泽连斯基精心策划的一步棋。
他巧妙地将乌克兰的矿产资源与加入欧盟的愿望联系起来,试图以资源换取欧盟成员国资格。
欧盟对乌克兰的资源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乌克兰丰富的矿产资源对欧盟的能源转型战略至关重要。
如果这些资源被美国公司优先开发,欧洲的能源转型计划将受到严重打击。
因此,泽连斯基的举动正中欧盟下怀。
欧盟委员会随即表态,将评估美国协议对乌克兰入盟进程的影响。
这表明欧盟已准备好介入这场资源争夺战。
泽连斯基的策略是利用美欧之间的矛盾,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
他知道,美国和欧盟在许多问题上存在分歧,例如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导致欧洲投资流失,以及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在能源、经济政策上与美国存在的摩擦。
乌克兰危机恰好成为美欧矛盾的爆发点。
泽连斯基赌的是欧洲的“帝国情怀”,他相信,老牌帝国不会容忍美国独吞乌克兰这块资源宝库。
泽连斯基的这步棋可谓险招。
如果美国切断对乌克兰的援助,乌克兰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乌军的弹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的支持。
更危险的是,美国可能与俄罗斯达成交易,将乌克兰作为筹码。
但泽连斯基并非没有底牌。
他知道,欧盟也有自己的战略焦虑,希望摆脱美国的控制。
欧洲国家正在增加军费开支,进行军备竞赛,这表明他们不愿让美国完全掌控欧洲安全事务。
此外,美国中期选举临近,特朗普政府也不愿彻底放弃乌克兰,以免被民主党抓住把柄。
欧洲国家也在加大对乌克兰的援助,这使得美国不敢轻易撤梯子。
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博弈格局,为泽连斯基提供了周旋的空间。
他用“入欧盟”这个政治正确的挡箭牌,既维护了民族主义的颜面,又为资源争夺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泽连斯基的策略能否成功,取决于欧盟是否敢于挑战美国。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需要从入盟角度审视美国与乌克兰的协议,这暗示欧盟可能采取行动。
如果欧盟为了乌克兰的资源与美国对抗,国际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
这场博弈的最终结果如何,乌克兰的命运将走向何方?
是浴火重生,还是沦为棋子?
这一切都取决于这场大国博弈的最终走向。
这场以资源为核心的地缘政治游戏,最终将如何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