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家直言:莫言在小说中写的侵华日军,我们读起来感觉很舒服

文学小新 2024-03-20 23:49:39

2012年,我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这是中国文学的里程碑事件,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莫言文学的热潮。

目前,他的作品已被翻译成40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包括英、法、日、韩、越南、意大利、瑞典等,相关的研究文章数不胜数。

其中,日文版作品最多且最早被翻译出版。

自1988年《枯河》日译本首次在日本发行以来,莫言的作品几乎全部被翻译成日文,这使得他成为在日本最受推崇的中国当代作家。

在日本全盘西化、崇尚欧美文化的背景下,莫言作为一位当代中国作家,他的新作品一经发表几乎即刻被翻译成日文,这着实是极为罕见的现象。

日本人为何如此偏爱莫言?

莫言和日本之间有哪些不为人知的隐秘之事?

欲知详情,且看下文。

1994年,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中,大江健三郎特别提到了莫言。

大江健三郎没有介绍日本作家,而是向全世界推荐了莫言,认为莫言是“中国极其优质的作家”。

大江健三郎甚至放话说:“如果让我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我就选莫言。”

这一评价让莫言成为日本媒体的焦点,提升了莫言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日本放送协会(NHK)曾特别制作了一部名为《21世纪的文坛人物》的专题记录片,邀请大江健三郎作为嘉宾前往莫言的家乡进行采访。

此后,大江和莫言一直保持着亲切交往。

另一方面,随着莫言与日本各界交往的深入,自1999年以来,莫言多次前往日本进行演讲交流。

在这一过程中,《丰乳肥臀》、《檀香刑》等一系列作品在日本曾一度引起了“莫言旋风”。

前日本驻华公使井出敬二的话表明了这一点:“在日本书店,很少有机会看到中国作家的作品,但莫言是个例外。”

这显示了当时的莫言在日本已经拥有大量的读者,备受推崇。

《丰乳肥臀》在日本翻译出版之际,日本著名作家茅野裕诚子和莫言进行了对谈。

他认为《丰乳肥臀》概括了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现象,是莫言的集大成之作。

茅野裕诚子评价道:

“在宏大的故事中,由于天灾人祸等重大事件的接连发生,极恶的日军形象很淡。

作为日本人,读着描写日本军队的文学作品,第一次有着放松、舒服的感觉。”

茅野裕诚子读莫言的小说,为什么会感觉舒服呢?

想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对《丰乳肥臀》进行简要分析。

《丰乳肥臀》这部小说,是迄今为止莫言创作规模最大的一部长篇小说。

它描绘了上官鲁氏家族近百年的变迁,虽然主旨并非直接反映抗日战争,但它的开篇却源自那个战争年代。

一九三九年农历五月初五上午,日军进村了。日军杀害了莫言的爷爷和父亲,但同时也救下了莫言的母亲和姑姑们。

换言之,在莫言的小说中,日军作为侵略者,但却并不给人穷凶极恶的感觉,似乎还会做好事。

在莫言的另一部小说《蛙》中,更是存在“坏人并不坏”的日军形象。

小说的缘起是日本友人杉谷义人先生在中国春节的时候,“不顾年迈体弱,跨海越国”,来到中国,来到“我”的家乡。

杉谷义人的父亲是日军驻平度司令杉谷,为了招降“我”的大爷爷绑架了“我”的奶奶、大奶奶和姑姑作为人质。

故事中的杉谷司令是“一个坏人群里的不太坏的人”。他文质彬彬,礼貌待人,讲一口流利的中文。

杉谷司令“称老奶奶为伯母,称大奶奶为嫂夫人,称姑姑为贤侄”,“给我们吃、喝,不给罪受”。

杉谷义人则为他的先人侵略中国的行为,表现出了反省与忏悔。

对此,小说中的“我”———蝌蚪深为感动,并表示:“您”及“您的父亲”都是“受害者”。

小说中的“我”表示:

“您父亲在平度城犯下的罪行,没有理由让您承担。

但是您承担了,您勇敢地把父辈的罪行扛在自己的肩上,并愿意以自己的努力来赎父辈的罪,您的这种担当精神虽然让我们感到心疼。

2006年,莫言获得了日本第17届福冈亚洲文化大奖。

作为评委之一的川村凑对莫言进行了访谈。

川村凑指出:

“莫言并没有像北岛、郑义那样直接批判体制、制度、社会风土等。

作为农民出身的他,虽然并未从根本上否定在农民中发扬壮大起来的毛泽东思想,但也并不能以此把他作为体制派作家进行批判,因为通过阅读《丰乳肥臀》、《酒国》可以明显感受到莫言对中国社会的批判。”

莫言本人曾十次访问日本,多次发表演讲并与读者互动,还进行签名售书,扩大自己的文学影响。

有研究者指出,在西方国家推广莫言作品的翻译家是美国人葛浩文。

但是,日本作家、学者对莫言的认可,也是莫言获奖的重要原因。

此时可能有人要问,日本人这么喜欢莫言,莫言又是怎样评价日本人的呢?

莫言在文章中写道:

“日本人礼貌周全,态度诚恳,而且有的还很漂亮。

日本姑娘与中国姑娘一样漂亮甚至比我见过的中国姑娘还要漂亮。

一切的罪恶在于战争……人民,不应该负任何责任,因为大家都是受害者。”

莫言还说:“和日本的老百姓接触以后,我有一个非常深切的感觉,就是几十年前侵略的那些鬼子,跟他们后代很难对上号。”

不难发现,这段话和《蛙》中对日本人的看法完全一致。

如今,莫言去日本的次数高达十多次,每次感觉都非常亲近、美好。

莫言表示:“去日本,跟去欧美感觉不一样的。文化上有一种血缘关系,感觉上很亲近。”

不知大家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感谢阅读,欢迎交流!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