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 铜鎏金嵌蓝料灵芝盆景
年代清乾隆
尺寸高32.5cm
花盆为铜胎,圆柱形一体连做。口、足、座铜鎏金,器外壁及盆内灵芝饰件皆錾刻几何图形,然后再嵌入宝蓝色玻璃,玻璃打磨光滑,做工精致,且盆座以铜胎錾填珐琅作为装饰,尤显得其新颖,别致。
清乾隆 铜鎏金錾花缠枝莲纹多子盆景
年代清乾隆
尺寸高36cm
花盆为铜鎏金质,长方形,倭角,下承四云足,盆外壁錾缠枝西番莲纹样,边沿饰回纹一周。盆中为一株石榴,石榴树干和树枝均为木质,石榴,石榴花,叶子由杂宝精细雕刻而成,树下饰以青金,牙制山石等,意境富丽且又雅致。
清乾隆 铜鎏金龙钮玺印
年代清乾隆
尺寸长14.7cm
此玺铜鎏金质地,顶部交龙钮。无印面,但体量硕大,印钮铸造雕刻十分精细,鎏金浑厚。此玺虽无印文,但凭尺寸明确,且可根据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乾隆宝薮》推断其身份及出处。
清乾隆 铜鎏金海浪纹宫灯一对
年代清乾隆
尺寸高50cm*2(含座)
铜鎏金质,是为座灯,内廷各宫殿灯具设置,琳琅满目。此灯下座以海浪纹为主体,平升托举起八方羊角灯罩,顶部以如意灯挑的形式悬挂“吉庆有余”铜鎏金饰件,整体设计新颖独特,使其实用及陈设功能兼具。宫内熟皮作有灯匠可以制灯,所用流苏,璎珞等,亦属造办处自作。
清乾隆 铜鎏金玉辇龙首组件(两件)
年代清乾隆
尺寸长69cm
铜鎏金质,由龙首及龙身两部分组成。整体铸造精良,鎏金浑厚,龙首恢宏大气,法度严谨,皇家规制。根据其尺寸及规制推断,此器物应为清宫旧藏《法驾卤薄图》中所记载五辂中金辂或玉辂之辕首尾两端之御用装饰器物,弥足珍贵。
清乾隆 银胎填珐琅花卉纹瓶
年代清乾隆
尺寸高9.6cm
画珐琅“乾隆年制”双方框四字楷书款 清宫珐琅将新传入的工艺技术系统与原有的装饰系统融于一炉,是清盛世宫廷亟于建立全新的艺术形式。作为清帝国统治核心的重要器物,籍着陈设及赏赐,随时提醒统治者、朝臣、封疆大臣及外交使节清宫帝国的皇权与统治力,足以代表清帝国盛世皇室的丰功伟业。 这件弥足珍贵的银胎内填珐琅花卉纹瓶是清宫御制器物,其精湛细腻的工艺尽得当时宫廷珐琅器之神韵。本品为银胎,作观音瓶形,口沿外撇,长直颈,丰肩,斜弧腹,内凹圈足微外撇,瓶体修长,线条流畅,器形隽雅高贵,给人以亭亭玉立之感。全器采用银胎錾胎填珐琅工艺制作,通体以錾刻线条纹为地,其上錾刻精美花纹,以蓝、绿、粉、黄等釉色填彩,设色纯正饱满。颈部和足墙饰花卉纹,肩部饰如意云头纹,近足处饰蕉叶纹;腹部饰六朵花卉纹,四朵小花均匀装饰于瓶身上半部,两朵大花对称装饰于瓶身下半部;莲花盛开,缠枝纹翻卷自然,姿态鲜活,与华美绚丽的釉料、线条底纹完美结合,倍添华绮。底部施白色珐琅釉,中心画珐琅蓝色“乾隆年制”双方框四字楷书款,是清宫珐琅器上的标准乾隆款。本品以银胎填珐琅加画珐琅两种工艺,集于一身,极为罕见。整器减地雕镌使纹样轮廓线凸起,纹饰层次分明,主题突出,繁简有致,工艺细致而精巧,美观而又寓意美好,布局错落有致,富有层次感,给人雍容华贵之感,具有浓厚的宫廷气息。 此类器物是先在银制胎体上錾刻出花纹,再填烧透明珐琅,在种类上属于錾胎内填珐琅。有关专家调查,这类银胎浮雕内填透明珐琅器物应该是一种技术试验型产品,制作量不多,迄今为止只在北京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有极少的收藏,数量只有寥寥 12 件。其中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5 件,为一套小水丞,包括广珐琅暗花菊瓣式水丞、广珐琅暗花海棠式水丞、广珐琅暗花圆水丞、广珐琅夔纹圆水丞、广珐琅暗花桃蝠纹方水丞。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7 件,包括银胎蓝色内填珐琅长颈瓶一对、银胎绿色内填珐琅长颈瓶一对、银胎内填珐琅贴金炉瓶盒一套3 件。 通过对此 12 件银胎浮雕透明珐琅器物的胎体处理技法和釉面装饰特点的对比观察,这些器物在许多方面显示出其共性:在胎体浮雕处理方面,皆是在胎上先雕刻出主纹饰,再在主纹饰四周刻划更为细密规律的线条为地。地纹线条的布局形态也很多样化,或呈放射状,或呈网格状。虽然整件器物的胎体都被纹饰所覆盖,基本不留空白,但纹饰主次分明,繁而不乱。 在釉料施作方面,以蓝色和绿色两种透明釉料为主,在图案上直接填充透明珐琅料。每一件器物以一种颜色的透明珐琅为主,再在局部装饰部分填另外颜色的透明珐琅,不同色块之间形成鲜明对比。 通观这些器物,发现每件器物底胎上錾刻的纹饰和组合都不一样,似乎制作者在有意通过底纹的变化观察成品后的视觉效果。这些器物上所施釉料的透明度都很好,色彩鲜明,透过釉料清晰可见胎地上的雕刻纹饰,说明釉料的品质很好。但大部分器物上的珐琅似乎牢固度不够,脱落严重,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这些器物的试验性质。
图片来源于网络、嘉德拍卖行等;文章内容参考自网络、书籍;若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